工夫茶与工夫茶具

2019-12-18 07:09沈志辉
魅力中国 2019年27期
关键词:工夫茶潮人工夫

沈志辉

(潮安华声群艺馆,广东 潮州 515644)

茶具包括了茶壶、茶标、盖瓯、茶洗、茶垫、水钵、水缸、红泥火炉、砂铫、羽扇、铜箸、锡罐、茶巾、竹箸、茶桌、茶担等一应用具。可以看出,潮州工夫茶具在工夫茶文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翁辉东先生所著的《工夫茶》自序中有关潮州工夫茶作了详细记述:从取水、活火、到茶具的选择等。可以说,没有工夫茶具,今天的潮州工夫茶将是另一种境况。

一、潮州工夫茶

潮州是工夫茶的故乡。饮茶是天下潮人每天必做的“功课”。有“天下潮人皆嗜茶”的说法。在潮州,想找到一家没有茶的、不喝茶的家庭是很困难的。客来奉茶的民风在潮州根深蒂固。在潮州到处都可见到三五成群的人围着茶台长斟短饮。工夫茶早已深深地融入到潮人的血脉之中。在潮人的心目中,其它茶类或饮法只是将茶作为一种为解渴而喝的普通饮料。唯独工夫茶才能达到“够意思”的境界。就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经济困难时期,虽然许多家庭每日三餐都无着落,但是即使饿着肚子的农民还有喝茶这样的雅兴。可见潮人对茶的嗜好之深。这也充分说明了只有这种方法才能满足潮人在闲暇之时调节生活,交流情谊的精神需求,所以“才够意思”。

潮州茶是潮州茶事的总称,具有明显的潮州文化属性。潮州茶是一个有别于其它茶事构成和饮茶习俗的。潮州茶以工夫茶文化为内核,融合了单丛茶、茶具等具体物态,和茶礼、茶俗等非物质的理念。特色鲜明的潮州茶的架构是“一条二块”。其中的“一条”是指潮州茶的文化传承脉络,从唐宋一路发展至今的发展路径,以及反映鲜明特色的潮州优秀文化传统。“二块”指的是茶品、茶具。“一条”与“二块”三者共同构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潮州工夫茶文化的基本内容。

二、工夫茶具

茶具乃文雅之品,讲究名产地、名厂家出品。精细、小巧,质量上乘的茶具就是一套工艺品,体现潮州茶文化中的高品味的价值取向。泡冲泡工夫茶所用的茶壶,主要有江苏宜兴所产的朱砂壶和潮州当地所产的朱泥壶。当然也的用盖瓯的,由于装茶方便,冲泡简单,也受人欢迎,但与上面所提及的壶相比,逊色很多。

长期以来,潮州的茶具以手拉朱泥壶为主。朱泥壶无论在制作工艺和欣赏价值上都有独到之处,是潮州的传统特色工艺。近年来潮州茶壶在制作工艺上有所创新。通过材料和技法上的创新,不断丰富文化内涵,使潮州茶壶上档次,成为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的工夫茶具精品。潮州工夫茶具成为收藏的新热点。

说到茶壶,人们自然会想到宜兴的紫砂茶壶,而不知潮州除了闻名遐迩的手拉朱泥壶外,也有特色鲜明的潮州紫砂茶壶。这里也谈一下什么叫紫砂。按照专业的界定:紫砂是一种含铁量较高的瓷土。制作紫砂壶的泥料,分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土”。用紫砂泥制作紫砂茶具,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这样说来,实际上朱泥也是紫砂的一种。

紫砂其实也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它是一种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有出产的矿土。只是以前在潮州不这样称谓罢了。作为“中国瓷都”的潮州,当然也有这种矿物质的存在,为这种技艺正名有利于发展这一制作技艺。

近年二十年来,潮州茶壶工艺师们在传承本地朱泥文化的基础上,致力于紫砂茶壶的本土化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大量的有较大影响力的潮州紫砂茶壶作品面世。潮州紫砂茶壶因其造型典雅、表现力丰富、地方特色鲜明而受到茶文化化爱好者和茶壶收藏家们的热捧。潮州紫砂茶壶作为一种独特工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行家的认可。

除茶壶外,聪明的潮州艺人充分利用紫砂这种材料的特性,把紫砂文化融入到博大精深的潮州工夫茶文化中。以工夫茶文化为核心的涉茶工艺品可以说是一应俱全。紫砂储水罐有效地解决了长时间储水产生的水垢问题。用紫砂水罐储水,时间再长也不会产生水垢。还有茶海、茶洗、茶杯、茶摆件等不仅拓展工零花要具的门类,也使工夫茶艺更具表现力,丰富了潮州工夫茶文化的内涵。

三、对潮州茶具的思考

潮州茶具以做工精细而著称于世。潮州工夫茶典型的配置是三个茶杯。所谓“三口 成品”,因而“品”成了工夫茶文化的内核。杯小,且只有三个的情况,使工夫茶壶具与其它泡茶茶具相比,显得较小七玲珑。这是由于潮州工夫茶特殊的冲泡方法决定的。故工夫茶具以小见长。通常的工夫茶壶以能冲泡三杯量的茶汤为宜,即壶的内容积以30-50 CC为宜。在历代艺人的努力之下,潮州茶具已发展成为一个很有地方特色的工艺门类。

与潮州工夫茶文化发展不相称的是潮州工夫茶壶不但体量“小”,出产量也“小”,很难形成产业化的规模。潮州茶壶必须走产业化之路,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技艺的传承

潮州人重视技艺传承,把技艺当成是生存的根本。要突破把技艺成为自家的看家本领,和传内不传外的传统。广大壶艺大师们要站在传承民间艺术的高度,让更多的人学习这门技艺。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只有更多的人学习了这门技艺,潮州的壶艺这一非遗项目才能得到弘扬。

由于于茶具的创作需要长期学习,还要耐得住寂寞。而且在开头的学习过程中经济收益较低。这影响了年青人学习茶具制作技艺的积极性。要致力于培育大批有志向,有志潜心学艺,追求艺术的年青年青壶艺大师。

(二)门类的拓展

应该说潮州工艺茶具的门类较少,层次分布也不均衡。这可能是由于潮州艺人过于注重其“工夫”所致。我们在相关的店里看到的,基本上都是较为传统的造型,而且拿得出手的价钱基本上都要几百元起点。多的则要上千上万。这样的一个价位对于普通的茶人来说都是难于接受的。我们知道,高端的艺术品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享受得起的。就是说,高端的人才能买得起高端的茶具。这无疑把那些对茶文化有兴趣,而经济承受能力受限的群体对这种高端茶具望而却步。市面上也有价钱低廉的“普通”茶具,但质量又太差,用之也很难体验到把玩,或使用这种茶具的乐趣。因而,要拓展茶壶的品类,致力于开发出更多的价廉物美的茶具,让人们有更多的选择。

(三)“工”与“艺”协调

精工细作是潮州工艺的最大特色。潮州茶具的制作在做工完美上有独到之处。潮州茶具的做工精细,注意细节,整体看确实是非常完美,挑不出有任何毛病。但这还不够,要从设计理念上做文章,要有独特艺术造型的作品出现。这样才会越来越多的人喜爱茶壶,才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茶具行业才有强劲的竞争力,行业的发展才具可持续的特性。

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具行业缺乏明确的规划,发展的思路不清。对于行业发展的宣传明显不足。这使广大艺人弄不清茶具行业的发展路在何方。在茶具艺术人才的培养上力度也不足。茶具是一种特殊产业,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上也出现某种不足。

(四)打造良好品牌

潮州茶具是冲泡工夫茶的最佳选择,其造型新颖,工艺精湛,独具匠心。但是,潮州茶具的发展缺乏品牌的支撑。说到茶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广州、深圳等地大品牌的茶具产品。说到茶壶,人们想到的多是宜兴的紫砂壶。这是因为这些地方的茶具产品注重品牌的塑造,通过品牌来提高这品的竞争力。潮州是闻名遐迩的中国瓷都,但潮州茶具能拿得出手的品牌几乎。潮州有大批技艺高超的茶具制作大师,要靠品牌让潮州工夫茶具走出潮州。促进潮州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工夫茶潮人工夫
小“潮人”上门打卡,编辑部上演“T台秀”啦!
泡好三道“工夫茶”,落实乡村学校名著阅读
西游潮人的对话
“工夫”与“功夫”
一杯热茶的功夫
钟武研究员的“工夫茶”
“诗内”与“诗外”工夫
“功夫”和“工夫”
潮人
各界潮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