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月英殘詩掇補

2019-12-18 14:06陳尚君
中华文史论丛 2019年2期

陳尚君

徐月英是唐末至五代楊吴時江淮名妓,與徐温諸子有過往。有詩集,久已不傳。《全唐詩》卷八二録其詩二首又二句。《敍懷》一首出《萬首唐人絶句》卷六九:“爲失三從泣淚頻,此身何用處人倫?雖然日逐笙歌樂,常羨荆釵與布裙。”名妓生活豪奢,内心更羨慕普通民婦生活。其他詩以及其事迹,均見宋初孫光憲著《北夢瑣言》卷九:“江淮間有徐月英,亦娼者。其《送人》詩云:‘惆悵人間事久違,兩人同去一人歸。生憎平望亭前水,忍照鴛鴦相背飛。’又有云:‘枕前淚與階前雨,隔箇閑窗滴到明。’亦有詩集。金陵徐氏諸公子寵一營妓,卒乃焚之。月英送葬,謂徐公曰:‘此娘平生風流,没亦帶焰。’時號美戲也。”這裏“金陵徐氏”指楊吴時重臣徐温及其諸子徐知證等。《送人》應有一段故事,可惜真相已無法復原。另録兩句,寫孤寂落寞女子徹夜難眠之痛苦,以後李清照寫《聲聲慢》,就學這一筆調。

偶然機會,從明初佚名者所編《詩淵》第一册第六四三頁讀到高輔堯《寄友》詩:“獨卧良宵不是情,相思求夢夢難成。枕前淚與階前雨,隔箇寒窗滴到明。”這後二句,不就是徐月英殘詩嗎?僅末句一個作“閑窗”,一個作“寒窗”。《詩淵》將高輔堯列爲唐人,實誤。高輔堯是荆南主高保融弟保寅第三子,入宋登進士第。宋太宗時歷知同、汝二州,卒,事迹見《宋史》卷四八三《荆南高氏世家》。《全宋詩》卷三九九云高堯輔仁宗慶曆中爲東頭供奉官,當爲另一人。《詩淵》録其詩十首,應該是録自他的詩集。這首《寄友》詩到底是徐作還是高作呢?我認爲是徐詩混入了高集。孫光憲與高輔堯皆從荆南入宋,即來自同一個文化圈,孫能見徐詩,高也有機會見到。孫卒於宋太祖開寶四年,《北夢瑣言》成書於他勸荆南納土歸宋後,即孫按年輩説,比高年長許多,他不可能倒過來抄當時或還未成年的高某之詩。最可能的情況是,高有和徐詩,順便附收了徐詩,後之編《詩淵》者,不加甄别,作高詩收録。當然也有其他可能,這裏不多揣測。

閲讀《寄友》全詩,不難發現前兩句太直白,缺乏含蓄之味,或因此而爲孫光憲不喜,僅摘出其後二句。千年以來,一直僅見二句,偶得全詩,真屬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