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TCMI及其对我国幼儿社会教育的启示

2019-12-18 05:27周起煌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博物馆社区儿童

周起煌,阮 娟

(1.龙岩学院师范教育学院,福建龙岩 364000; 2.大理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创建于1925年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The Children’s Museum of Indianapolis,简称TCMI),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印第安纳州州府印第安纳波利斯市,以丰富多元的展览和饶有趣味的教育活动项目赢得广泛的赞誉,“占地面积117400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0平方米,是目前美国最大的儿童博物馆”[1]。该馆是盖瑞(Mary Stewart Carey)女士于1924年参观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后深受启发,在相关慈善人士及邻居的帮助下,运用独特敏锐的理念,基于儿童的兴趣、学习特点和认知方式设计、建立而成,因其重视儿童生活的社区文化而区别于其它儿童博物馆,“它始终融合着社区领导者、教育者和民众的援助力量”[2]。本研究探析TCMI部分教育活动项目,以期为我国幼儿社会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儿童博物馆的概念解读

国内学者对儿童博物馆概念的解释来源于—“Children’s Museum”的直译,早在1989年,《幼儿教育百科辞典》中对儿童博物馆做了如下阐述:“儿童博物馆——为丰富儿童知识而设立的一种课外活动机构。根据儿童心理特点,收集和布置科学、历史等各种有趣的展品,力求寓教育和学习于展品之中。参观时,儿童允许抚摸展品,以展品为玩具,并和馆内工作人员对话等,使儿童接受科学、历史等学科的专题教育。”[3]333也有解释认为:“儿童博物馆是专门为儿童设立的有别于其他一般性娱乐场所的博物馆机构,它是通过为‘孩子们提供娱乐’的方式来认识世界,了解科学发明和发现,从而达到教育儿童的最终目的的一个特殊的公益性教育机构。”[4]108-109无独有偶,美国博物馆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与国际性组织少年博物馆协会(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ssociation young museum)对儿童博物馆的定义则另有说法:“儿童博物馆是一个为儿童需要和兴趣服务的机构,它通过提供能够激发儿童好奇心的展览和活动促进儿童学习。它是一个有组织的永久性非盈利机构,由博物馆专业人员运用、保管和展览有形的实物并定期对公众开放,以达到教育的基本目的。”[5]概观以上论述,笔者尝试对儿童博物馆做出一种解读,即它是面向儿童,此外也包括家长、教师及其他相关研究和关注儿童教育的社会人士,以展览和教育活动项目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实现儿童教育的目的。

二、TCMI教育服务项目

进入TCMI官方网站,可以看到一系列的项目清单界面,主要类别有:参观(Visit)、展览(Exhibits)、加入(Join)、发现(Discover)、捐赠(Donate)、商店(Shop)、其它(Others)。有关儿童教育活动的项目,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和家校项目(Family and Home-school programs)

此项目作为该馆在超出博物馆的展览之外,唯一能够参加的博物馆家庭及家-校项目。通过近距离的向专家学习,儿童和大人都有机会接触并欣赏丰富的藏品,了解其中蕴藏的故事。儿童博物馆还为家庭和学校提供与博物馆展览、国家和国家学术标准相关的颇具吸引力的项目。所有项目的参与者必须注册,课程可能会因为注册率较低而被取消,参与项目的费用不包括非会员购买的博物馆门票。从最近的官方预告(Upcoming Event)来看,有如下活动:第一是超越展览(Beyond the exhibit)项目。如,在古窗之外(Beyond the paleo window)、尽情享受秋天的乐趣(Garving up the Autumn Fun)、10点半和下午1点的姜饼屋 (Ginger-bread Houses 10:30 a.m./ Ginger-bread Houses 1p.m.),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超越展览(Beyond the Exhibit)项目

第二是家-校(Home-school)项目。如,上午10点或下午1点“瑞普利是否相信”( Ripley’s Believe it or not 10 a.m.and 1p.m.)、在上午10点和下午2点半之后的“假日剧院”(Behind the Scene of Holidays Theater 10 a.m. and 2:30 p.m.),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第三是其他(Others)项目。如,乔莉的欢乐时光(Jolly Days Extravganza)、正义联盟学院:拯救城市的比赛(Justice League Academy:Race to Save the city)、古希腊秋假营( Ancient Greece Fall Break Camp)、假日晚餐剧院(Holiday Dinner Theater)、与圣诞老人共进早餐(Breakfast with Santa),具体情况可参见表3。还可以在家中参与假日剧场的“圣诞前夜”儿童博物馆奥林比克运动会(Children’s Museum Olympics)项目。儿童可和家人一起来争夺金牌(Go for the gold),借助此项目可以制作属于个人的奥运火炬,了解夏天在巴西举办奥运会的信息以及有机会参加由官方组织的博物馆主题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等。此外还有探索未来的宇宙、21世纪的农民、穿越时光之窗等主题项目[6]。

表2 家-校(Home-school)项目

表3 其他(Others)项目

(二)我们社区的故事(Stories from our community)

通过聆听不同的人们讲解和口述远近社区和文化环境中的故事,从而感受他们内心的力量,在这样的情境中“把我们编织在一起(Weaving us together)”。该项目主题旨在:“发掘那些留存在我们生命缝隙和角落的独特事件,从而使口述和讲解的故事的内在蕴意得以丰富和升华。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存在,恰好是故事将我们联系在一起,正如每一个家庭、社区,不同人们的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故事口述者保留了我们的历史、传统和思想,你会发现讲故事的传统和口述的历史通过观察真实的事物和聆听感动的故事而被分享。”[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该活动项目有助于参与者通过倾听故事,了解和体会自己生活环境的过去和现在所发生的变化,增进自身与家庭、社区和周围环境的内在联系。

(三)带我去中国(Take me there :China)

该项目包括“飞越中国万里长城”、“着陆北京”等内容,主要凸显以“旅行”为主题特色。立足现代中国探索中国家庭的生活方式,通过艺术、音乐、茶文化、中国古代医学来体验中国古代传统和现代生活的不同方式。参与者可凭借丰富的想象和新奇的思索获得对中国更加深刻的认识。如,一架现代飞机飞过万里长城、紫禁城以及其他典型的中国地标性建筑;找出自己的生肖;尝试使用筷子和毛笔,练习写书法;随着中国大力保护“国宝”——大熊猫,谈谈“你”发现中国自然保护遇到的挑战;聆听中国传统和现代音乐,然后尝试着玩一种中国的乐器[6]。

(四)儿童的力量(Power of Children)

该主题主要以故事为导引,激起人们对身处逆境和承受不幸遭遇的个体的同情和思考,萌发对弱者的关怀,加深对社会的认识。通过呈现几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儿童的故事,鼓舞和激励更多的人们同命运的歧视与无情进行抗争,继而在整个世界传递正能量,即“三个年轻的声音,三个改变世界的人”。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经历了1940年的大屠杀,但人们更多是被她的书信所激励和鼓舞,至今她的信件在很多学校广为传颂,并且将持续地影响着更多的人们。通过她的写作,我们拥有了一个经历大屠杀的犹太女孩以第一人称的记叙:“恐惧、隐藏、更加美好的未来”。鲁比·布利奇(Ruby Bridges)是英格兰1960年代新种族隔离学校一年级的学生,然而她却勇敢地面对当权的裁决。瑞安·怀特(Ryan White)被确诊为AIDS患者,不久就被逐出了学校,然而他依然强烈要求回到学校过正常的生活,从而不得不同学校抗争,为争取公平同权力不懈地战斗,最终赢得了世界的赞誉[6]。

三、TCMI教育活动项目的主要特点

TCMI的教育宗旨与“家庭学习”、“自主学习”的理念相互渗透、紧密联系,通过提供丰富的科学、艺术、人文、自然等领域的思想资源和物质资源,使幼儿获得全方位的学习体验。

(一)参与主体多元

TCMI通过不同的服务项目和活动形式带动了家庭、社区附近及社区内的邻居等,共同参与到博物馆的日常运营和管理中来。TCMI的幼儿园借助博物馆向儿童和家长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活动场地,幼儿园中有大、中、小三个年龄段6个班,每个年龄段分别设置有“一周两天或三天”的班级,大班为全天,中班和小班为半天,实行收费制[1]。此外博物馆里的师资多为拥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教师、助教和来自不同地方的志愿者,他们共同参与到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之中。与此同时,社区的活动使得TCMI附近的孩子享有优先的权利,各社区由于具备充足的财政经费和吸引了较多全职人员参与到不同的项目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既提升了该区域的安全度,降低了犯罪事故发生的频率,保留和扩充了本地的商业资源,同时使得该区域愈加优美。由于活动项目类型十分丰富,使得印第安纳地区的儿童和家庭,包括那些不能承担费用的低收入家庭也尽可能享有参与的机会。

(二)活动内容及形式丰富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儿童博物馆之一,其拥有大量的藏品,丰富的教育活动资源以及充满魔幻新奇、科技特色的场景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让参与者可以全方位地享受“古代-现代-未来”的多种学习和互动的体验。如,烟花玻璃(Firework of glass)、博物馆收藏(Museum Collection)、莉莉剧院(Lily Theater)、风火轮(Hot Wheel),等等。TCMI的教育活动项目借助多种途径加强了儿童和父母,评估员与社区,家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联系,例如在社区的网站上,可以进行个人在线捐赠或发起联合捐赠,以帮助低收入的家庭、学校组织、教育者等;教师可以借助不同展厅设置的场景,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儿童自主探索、学习和发现事物的特点及其内部之间的联系。除此之外,TCMI总结了“45种家庭成员间的互动行为,归纳为三个范畴:参与、合作与解决问题、提高。从而在展览设计、教育体验设计和项目实施等方面进行统筹和评估,使得‘学习型家庭’这一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得以在全馆贯彻,并体现在展览和教育活动中”[1]。

(三)注重在情境中学习

TCMI十分强调每一种教育活动项目对儿童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这与其提倡瑞吉欧和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密切相关。儿童具有某种内在的学习潜能,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为其创设“有准备”的真实、充满趣味和温馨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感知觉“刺激”,使其在自主学习和探索中获得知识和经验,继而促进自身的发展。TCMI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场景,展览设置,教育性故事的渗透和启发,模拟和仿真不同国家的自然环境、装饰品、独具特色的建筑坐标等,极大地让儿童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丰富多样的真实情境,充分地感知、体验、探索与学习,并尊重其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满足其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幼儿并不是孤立隔绝的存在,对周围生活和学习情境毫无反应,相反,社会情境(这里具体指教学活动情境),亦可作为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源泉,幼儿知识与经验的获得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和生成之中。创设的真实情境,可以同幼儿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生碰触,并与之建立有效的联结,以帮助幼儿对所获得的知识与信息进行加工、改造、转换、创新,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增强感知觉体验,促进其对新事物的意义建构。

四、TCMI对我国幼儿社会教育的启示

作为五大领域之一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基于思想品德与社会常识及儿童情意发展相关的内容整合而来。有学者认为“它是建立在幼儿自然发展的基础上,成人对其施加一定的影响,实现其社会性全面发展的目的”[7]。长期以来我国幼儿社会教育的形式主要是以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为主,幼儿较少能够亲身接触丰富的社会环境,只能识记教师讲授的有关社会教育的知识,却难以对其形成更加鲜活、深入的理解;幼儿教师使用较多的是园本教材、统编教材,其中诸多内容较为陈旧,无法与幼儿当下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更有甚者,不少幼儿园认为幼儿社会教育不太重要,活动内容和目标难以把握,使之处于从属地位。概观TCMI的部分教育活动项目,可给予我国幼儿社会教育以下几点启示。

(一)鼓励多方参与

幼儿的社会化是促进幼儿从一个自然人逐渐发展成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在此期间幼儿需要不断习得来自外在世界关于学习、生活、做人等其他方面的规范和要求,继而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毋庸置疑,这是需要借助多种途径和多方力量来协助完成。实施幼儿社会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不仅仅只是幼儿园的任务,还需要主要监护人或家长、社区管理者或服务人员、社区代表、高校幼儿教育专家、妇联、少儿工委、志愿者等共同参与进来。幼儿主要监护人通常有祖辈、父母、亲戚、继父继母等,其日常生活离不开他们的照料、关怀、帮助,也就需要他们形成和具备正确、科学的幼儿社会教育知识和技能,并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此外社区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及社区代表则是构建幼儿所在社区的重要力量,如,社区中自然环境的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备、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等等。这些都与幼儿对社区的理解与认识、认同与归属、适应并融入息息相关,从而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而高校幼儿教育专家、妇联、少儿工委、志愿者他们同样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社会影响力为家长和幼儿园开设幼儿社会教育讲座,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教育服务。总而言之,幼儿社会教育不单指幼儿园内由教师传授或幼儿自己主动习得的社会性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在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引领下,共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提升。

(二)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

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激发社会情感,增进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使幼儿成长为能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中独立生存和发展的成熟的人。”[8]43首先,幼儿的自我意识从形式上看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从内容上看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和道德自我”。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幼儿可以在观察、分析、概括、评价的基础上,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性质、体验活动的乐趣、满足自身兴趣和发展的需要,这亦是幼儿提升自我认识、增强自我体验、促进自我调节的过程;与此同时,可以借助角色扮演或项目活动,帮助幼儿认识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提升参与不同任务的角色意识,明确自身在群体或同伴中的位置,给予他人和自己客观、合理的评价,形成良好积极的情绪情感态度以及自觉遵守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这样的过程,亦是帮助幼儿认识生理自我、体验社会自我、感受心理自我、建立道德自我的体现。其次,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可以围绕当代社会发展变化、重大事件及幼儿的日常生活开展主题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在后续的学习中将此前所习得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和改造,从而使新旧知识经验建立新的联结,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最后,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这与TCMI汲取了瑞吉欧教育理念及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即借助于真实具体情境下的学习,能够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和意义。正如有学者认为“通过模拟真实和创设情境(包括故事情境)进行教育活动,该种活动在幼儿的‘人际自立’和‘个人自立’养成教育活动中都可以运用。”[9]

(三)利用多种园外资源,加强跨领域间的合作

幼儿的日常生活范围除了幼儿园之外,还包含幼儿生活的社区、儿童乐园、亲子体验馆、博物馆、海洋馆等其他社会场所或机构,幼儿在这些地方同样能够接受和习得大量的社会性教育知识和经验。比如,幼儿可以参与社区中的公益活动、义务劳动,盛大节日表演,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交往、合作、分享与互助、不怕困难的品质,并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可以到儿童乐园中与同伴一起开展游戏,体验与同伴交往的乐趣,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享受成功的喜悦;可以同家人一起到亲子体验馆参加亲子主题活动,促进对不同活动规则和社会行为准则的理解和遵守,增进对父母的爱;可以到博物馆聆听中国文化名人轶事,感知祖国的灿烂文化,逐渐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的情感;可以到海洋馆了解濒危动物的独特生活习性和样貌,激发幼儿的关怀心、好奇心和同情心,等等。概观以上论述,这些场所和机构都蕴含着丰富的幼儿社会教育契机和内容。从TCMI来看,其自身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有效地加强了同社区的内在联系,其核心理念来源于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社区环境对其具有直接的影响和意义,从而实现了博物馆与社区的“双赢”。较之美国,我国儿童博物馆已异化为三种形式:在博物馆里开设儿童区、自主创办的儿童博物馆、以及幼儿园中的儿童博物馆课程[10],在数量及运营管理上依然处于发展阶段,不难发现,从TCMI中可以汲取许多有益的经验。加强与社会其他部门的合作,例如省博览中心、黄梅戏剧院、书法协会、消防中心、空军训练营、武术馆等。幼儿园可通过积极有效的方式,基于幼儿所处的年龄特征及其兴趣,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到跨领域部门开展的活动之中,促进其社会性发展。恰如心理学家阿德勒(Adler)认为:“幼儿社会性发展不能简单地视作幼儿接受集体生活规范的过程,而应是一种以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丰富与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11]一言以蔽之,加强跨部门之间的合作,合理利用多种园外资源来实现幼儿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猜你喜欢
博物馆社区儿童
社区大作战
博物馆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露天博物馆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
博物馆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