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质量问题双归零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2019-12-19 14:00白博张辉
商品与质量 2019年26期
关键词:知识库科学质量

白博 张辉

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 陕西西安 710000

科研项目出现了质量问题,常用技术和管理双归零办法进行处理,所谓“技术归零”,就是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从技术上按“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的5条要求逐项落实;所谓“管理归零”则是从管理上按“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的5条要求逐项落实。2002年航天科技集团将“双归零”管理制度上升为管理标准,颁布了《航天产品质量问题归零实施要求》[1],此后,“双归零”质量管理逐渐在其他军工集团推广应用,2015年,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18238 Space systems-Closed Loop Problem Solving Management(航天质量问题归零管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此项国际标准的发布是我国首次将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管理最佳实践推向国际,是我国向国际输出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重要成果,彰显了中国航天的软实力[2],质量问题“双归零”研究理论方面和具体执行标准已经趋于完善,但是在实际问题处理中,仍存在质量问题“归零”处理认知偏差;重技术归零,轻管理归零;“举一反三”范围不够科学等现象和问题,本文将针对目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通过深入理解质量问题归零处理科学内涵,以科学态度理解并实施质量问题归零处理方法,双管齐下抓好问题处理“双归零”,确保举一反三工作范围科学等维度,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双归零”得到科学的应用。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对待质量问题“归零”处理认知偏差

在科研管理实践中,“归零”是科研团队最不愿意遇到词汇,一方面是代表产品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一方面是需要面对繁琐的归零处理过程,还有 “面子”的损失等等,科研团队容易对归零工作产生抵触,再叠加对归零工作内涵理解的偏差,本来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质量问题归零处理,难以得到科学的认识和有效执行。久而久之,质量问题就回避“归零”处理,不敢推上台面,遇到质量问题时,一般不会按照归零处理要求进行问题处理,有时即使按照归零的步骤完成了问题处理,进行评审也往往换个称谓,如改进设计,优化评审等等,问题处理的效果容易打折扣,这种现象对科研氛围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得当质量问题容易在未吃透技术、状态、规律的情况下草率处理,对科研水平的提升极为不利。

1.2 重技术归零,轻管理归零

科研过程是以科研人员为主体的活动过程,当出现质量问题时,单纯的技术问题或许存在,更多的是技术问题夹杂研发人员思路不清、管理人员观念滞后、研发或者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或执行不力的综合现象。而目前,当一个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时,往往是项目团队和管理层压力最大、包袱最重的时候,进度要求紧,周报、日报,层层加码,此时主体责任单位最普遍的想法是“先解决问题,先灭火”,当火灭了之后,对问题本身深挖、总结、反思少,这样就容易只聚焦问题本身,而忽视问题背后深层次的管理问题,这样的处理方式背离了“归零”的初衷,只解决了技术问题,却忽略了应该建立的秩序,就容易形成问题复发的隐患。

1.3 “举一反三”范围不够科学

在进行问题归零处理时,通报典型案例和共性问题,并组织其他项目团队落实举一反三工作是归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其他项目具有“防火墙”的现实意义,每一个科研成果的背后,曾经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往往比科研成果本身更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而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种种原因,归零“举一反三”往往在本项目团队中落实,对于其他项目的指导意义并不突出,这部分宝贵的内容往往只存在少数人的脑海里,无法对其他项目团队起到警示、预防、指导的意义,这将不利于整个单位、行业的发展,造成这样的原因之一就是问题归零处理时“举一反三”的范围不够科学,这样实际已经造成了研发效率下降、资源浪费、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

2 解决措施

2.1 以科学态度理解并实施质量问题归零处理方法

在科研阶段中努力追求“零缺陷”,强调完全“吃透技术、吃透状态、吃透规律”,相信是所有科研工作者的目标,但是从产品全寿命角度看,试验成功不等价于技术成熟,技术成熟也不等价于产品可靠,随着科研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技术指标和使用要求不断提高,质量问题的发生从科学角度看是难以完全避免的,那么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应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当问题出现时,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解决,应是每一位科研从业者应当履行的义务,应着重注意避免主观及情绪因素的干扰,积极进行问题双归零,这样才能够逐渐提升研发水平,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有利于科研团队的持续发展。

2.2 双管齐下抓好问题处理“双归零”

为了将“归零”工作实质化推进,在重视质量问题技术归零的同时,也应展开管理工作内容,因为从相互作用的关系上看,大多数的技术问题的深层原因或多或少均存在管理上的不足,而目前存在的重技术归零、轻管理归零的态度往往容易导致管理原因深挖不彻底,进一步导致责任落实不到位,无法确保“归零”工作的有效性。管理归零是技术归零的延续,是技术归零后在更深层面上铲除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的根源、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典型问题管理原因会诊分析机制,全面分析问题背后的管理原因;建立并完善质量问题归零工作抽查机制,定期复查技术和管理归零工作的落实情况,确保归零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3];建立质量问题管理归零知识库,以便在相关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汲取经验教训制定预防性管理制度等。

2.3 确保举一反三工作范围科学,结果有效

举一反三实际上是指归零工作中对后续研制工作的预防性措施,是归零工作的预防性延伸,有着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普遍性存在举一反三范围不够科学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在不造成国家秘密泄露的前提下,应在单位类似项目团队及时通报问题归零处理工作情况;二是充分凝练问题归零要点,归纳普适规律,在单位内部公开并纳入相应归零问题处理知识库中;三是定期根据归零知识库要点严格进行全项目梳理问题,查找不足,排查隐患,确保不出现归零问题知识库中的问题;四是制定预先举一反三制度,在项目方案设计初期,首先查看相应归零问题处理知识库,从源头避免问题发生;这样的举一反三可以充分积累共性经验,确保同样问题不再反复发生,降低了研制风险,提高了研制效率。

3 结语

质量问题双归零已经被实践证明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及实践性,作为质量管理的有效工具,用好双归零措施是每一个科研管理工作者必备的基本要求,在实践中,针对仍然存在的对双归零理念的认识偏差、理解片面、执行不全等问题,需要科研管理者进一步深入理解双归零科学内涵,在面对质量问题时能够不掩盖、不回避双归零要求并以科学的态度严肃执行,最终实现问题“归零”;进一步重视管理归零工作的有效性,在进行技术归零的同时,积极排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归零,最终实现从“救火”到“防火”;重视举一反三范围的科学性,分类分级建立双归零知识库,确保在本单位出现过的问题不再出现,最终实现研发质量和效能的提升。

猜你喜欢
知识库科学质量
汉语近义词辨析知识库构建研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质量投诉超六成
科学拔牙
我国联合虚拟参考咨询系统知识库现状研究*
——基于与QuestionPoint的对比
睡个好觉
位置与方向测试题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