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019-12-19 14:00雷春艳
商品与质量 2019年26期
关键词:领导核心党的领导现代化

雷春艳

四川省广安市中共华蓥市委党校 四川广安 638600

毛泽东同志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邓小平也明确指出,“党是领导一切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 邓小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和中国人民长期选择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复兴,进行过前仆后继、英勇不屈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领导人民推翻了敌人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自觉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唯一宗旨,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和一切进步力量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它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培育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能够随时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所有这些,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巨大的政治优势,使它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1]。

2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1)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明确指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这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3)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持国家稳定、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中国共产党是一支由革命的理论武装、按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有铁的纪律的队伍。这支队伍是由各民族各条战线的先进分子组成的,他们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同全国人民建立了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全国人民,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成浩浩荡荡的社会主义建设大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 邓小平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邓小平指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邓小平还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问题是党要善于领导,要不断地改善领导,才能加强领导。”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

(1)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政治领导是方向,思想领导是基础,组织领导是保证,三者不可偏废。改善党的领导是要求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因而是为了加强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或者摆脱党的领导。有的人没有前提地讲党政分开,对坚持党的领导讳莫如深、语焉不详,这是完全错误的。邓小平明确指出:“现在提出党政分开,但不管怎样还是共产党领导,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其他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现在贯彻党的科学理论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强大执政能力上。

党的领导和其他国家机关行使权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党既要坚持和加强对一切国家机关工作的领导,同时也要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检察机关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保证党的各级组织依照党章规定行使权利。

(3)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党和国家现行的、存在着很多弊端的一些具体制度。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以达到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群众和基层单位积极性的目的。

4 邓小平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

(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凝聚全党、团结人民、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党的驾驭全局、处理矛盾、承受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组织建设是实现党的思想政治路线的组织保证。加强组织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照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其次要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党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关系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再次,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现,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2]。

(3)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重视党的制度建设,是邓小平党建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建设最主要的是完善和发展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保证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的集中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效贯彻和执行。

(4)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结合党的实际,努力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同时要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培育新作风。各级干部要时时处处重实际、求实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牢记党的宗旨,忠诚地为群众谋利益、为民族谋复兴。

5 实现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1)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要把从严治党全面贯彻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切实体现到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各个环节中去[3]。

(2)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深刻认识反腐败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不断把腐败斗争推向深入;把反腐败斗争放在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中来把握,放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位置上来抓;重点抓好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廉政建设。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带领群众同腐败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

猜你喜欢
领导核心党的领导现代化
坚持党的领导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增强核心意识,树立核心权威
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风范与政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