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2019-12-19 14:00王瑶
商品与质量 2019年2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情境数学

王瑶

四川省电子商务学校 四川达州 635000

高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渠道有很多,可以向同学学习,可以从网络上学习,还可以从哥哥姐姐那里学习数学知识。除此之外,还有一大部分是通过数学课堂向数学老师学习的。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数学学习的渠道,并且对这些渠道进行正面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合理的安排时间,学习一些有意义的数学知识,并向学生提出一些自学要求。另外,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是多样性的,除了布置书面作业外,还可以布置一些让学生走出校园进行调查研究性的作业。为了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抛出一些中心问题,让这些问题成为学生之间交流的思想启迪。当学生与学生交流时,他们的思维才会更加敏锐,对问题的看法也更加深刻。因此,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应该是开放型的。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就某个问题随时做出问答,这样的课堂学生听起来更加起劲,关注率更高。他们都乐意在课堂上能够听出老师的漏洞,以便于有一次站起来提问的机会,这种质疑的能力是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培养的,也是非常珍贵的个性化资源。学生提问的过程,就是他们深入思考的过程,是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

1 创设应用化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策略的实施,要求教师能够让学生在生动而又具体的情境之中进行应用性、创新性的学习.在“专注应用,注重创新”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学习心理会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比较容易接受数学课堂上的知识和信息,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加快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用是学生学习的有效驱动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多创设应用化的教学情境,要有针对性地降低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感,降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负担.如,很多数学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很多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应用价值,创新性的学习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非常吃力.对此,在讲解这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开展应用性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趣味性,以便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1].

2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体,如何培养和发展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创造一个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找出正确答案。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在理解题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快速成長。因此,数学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解题思维的同时要寻找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方法,提高学生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这样他们才会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学生习惯参入实践活动并尝试找出正确答案,随着知识的积累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也在不断增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发展[2]。

3 注重高中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知识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基础,所以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可以说“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了知识”,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数学这一特点,把高中数学知识积极向我们的日常生活引入,并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服务,从而促进数学知识与生活的有效融合,实现两者的共同进步。同时,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掌握。

4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教学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开展,取决于教师的业务实践能力,这样讲的原因是教师只有对教材、课程理念、学科知识等方面业务充分熟练掌握,才能够让一节课的教学有效性发挥到极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室里每位学生的数学基础都了如指掌,然后对一堂课的节奏进行科学的把握,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依据每位学生的数学基础素质进行方法实施教学,这样才能让班级的数学整体水平得到提升,激发每位学生在数学科目学习上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开始展开一节数学课之前,应先将教材上的课程设置进行科学分析,安排出自己的教学节奏,配合适宜的教学方法对数学模块知识与学习窍门传达給学生,让学生彻底掌握,并可以承上启下将知识进行吸收,防止知识架构出现脱节的问题,促进课程掌握更为科学、高效。定义在数学知识体系中起着基础支撑的作用,是学生知识掌握体系架构的核心。如高中数学中的“函数”,这部分知识引入了对应关系,这等于是将函数的知识学习进行了深化,教师此时应简化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可以更为轻松的理解,并学会定义对数学题目进行分析、求解,引导学生通过更好地理解方式对其进行拆分、解答,细化整个学习的过程。教学情境的科学建立可促进学生思维更为活跃,让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更加有效。但想要设置出吸引人的问题情境,需要教师知识体系上的良好掌握与对每个学生的了解[3]。

“我们的大脑不应该被看成一个被水盛满的容器,应该把它看成一块海绵”,我们应该注重有效学习的共有特点,要培养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和坚韧不拔的学习态度,要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改革我们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积极转变我们原有的教学方法。最后,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有效的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情境数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