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脂肪利用率的影响

2019-12-19 00:37陈玉峰孙翠红
中国饲料 2019年22期
关键词:载脂蛋白乳化剂公鸡

陈玉峰,孙翠红

(1.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药品工程系,河北石家庄 050081; 2.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

家禽营养中使用饲料添加剂是一项常规工作,其目的是帮助家禽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肉仔鸡消化生理的特点是其内源性脂肪酶生产水平低,这可能会影响其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因此,日粮添加乳化剂,特别在早期生长发育阶段可以使雏鸡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日粮中的脂肪,从而提高能量摄入量和生长性能。乳化剂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增加渗透力,改善颗粒料中水分的分布。Roy 等(2010)在添加适量植物油的饲料中添加外源性乳化剂可能会显著提高肉鸡的性能。乳化剂(如卵磷脂)可能通过增加胆盐胶束的大小来减少游离脂肪酸的吸收,而胆盐胶束在水界面扩散得慢,阻碍游离脂肪酸向细胞表面的传递(于翔等,2014)。此外,Zhang 等(2011)研究表明,添加乳化剂可以通过提高脂肪酸消化率提高肉鸡生长期的生长性能。但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对使用外源性乳化剂的兴趣有所增加,但关于乳化剂对脂肪利用的影响还没有得到彻底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由外源合成乳化剂对雄性肉鸡生长性能、肉质、盲肠微生物计数、血浆代谢产物、载脂蛋白A1 和载脂蛋白B 作为脂肪转运相关基因在肝脏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选择1 日龄308 肉用公鸡600 只,随机分为2 组,每组10 个重复,每个重复30 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 小麦- 豆粕型日粮,试验组分别在1 ~12 d、13 ~22 d 和23 ~44 d肉鸡日粮中添加1 g/kg、0.75 g/kg 和0.5 g/kg 乳化剂。试验分为1 ~12 d、13 ~22 d 和23 ~44 d 三个阶段进行。试验材料乳化剂购自建明生物,肉鸡各阶段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

试验期间鸡只自由采食和饮水,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光周期和温度相同,光照周期是1 ~7 d 光照24 h,7 ~44 d 光照23 h,黑暗1 h,室内温度1 ~3 d 时35℃,然后每周下降2.5℃,直到温度维持在21℃。

1.2 试验数据与样品采集 分别在试验当天、12、22 和44 d 早上对各重复鸡只进行称重,每3 天统计1 次饲料用量,计算1 ~12、13 ~22、23 ~44 d 以及试验全期鸡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每天记录鸡只死亡情况,试验结束后计算死亡率。翅下静脉采血5 mL,置于肝素钠抗凝管,在4℃ 3 000×g 条件下离心10 min,血浆样品-80℃保存待测。鸡只屠宰后去除内脏,计算屠宰率,同时收集胸肌,计算胸肌产量。1.3 样品分析 肌肉在4℃条件下保存24 h 后测定pH,用色度计分析肌肉颜色,测定系水力、蒸煮损失及剪切力。肝脏匀浆后用于荧光定量PCR分析载脂蛋白A1 和B 基因相对表达量。相关引物设计见表2。参考李宗楠等(2016)的研究方法分析盲肠内容物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含量。血浆代谢指标采用商品试剂盒法进行分析(试剂盒全部购自南京建成生物)。

表1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表2 低聚核苷酸引物序列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采用SAS 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鸡只生长性能参数、胴体特征、肉质、盲肠微生物计数、血浆代谢物和肝脏基因表达均以重复为试验单位,采用T 检验进行多重比较,P<0.05 判定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性能和胴体特征 由表3 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乳化剂显著提高了12 和22 d公鸡的体重(P <0.05),显著改善1 ~12 d 公鸡的平均日增重(P <0.05)。乳化剂组较对照组使13 ~22 d 公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提高了2.34%(P<0.05),而23 ~44 d 及整个试验期间(1 ~44 d)料重比较对照组降低了1.27%(P <0.05)。对照组和试验组对公鸡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由表4 可知,乳化剂组公鸡屠宰率较对照组提高了1.26%(P <0.05),但两组对公鸡胸肌重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 >0.05)。

表3 乳化剂对雄性公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表4 乳化剂对雄性公鸡胴体特征的影响

2.2 肉品质和盲肠微生物 由表5 可知,日粮添加乳化剂肌肉颜色黄度显著提高(P <0.05),而与对照组相比,对肉色红度和亮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肌肉样本均未检出沙门氏菌,同时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计数也无显著差异(P >0.05)。乳化剂和对照组对肌肉蒸煮损失、剪切力和系水力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 >0.05)。

表5 乳化剂对雄性公鸡肉品质和盲肠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2.3 血液代谢指标 由表6 可知,日粮添加乳化剂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了血浆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8.94%、10.12%(P <0.05),但两组对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葡萄糖、非酯化脂肪酸、总蛋白、甘油三酯和尿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 >0.05)。

2.4 肝脏脂肪含量及载脂蛋白基因表达 在本研究中,测定的对照组和乳化剂组肝脏总脂质含量分别为(6.58±1.82)% 和(7.45±1.82)%,两组无显著差异(P >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乳化剂对载脂蛋白A1 和载脂蛋白B 基因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 >0.05,数据未列出)。

表6 乳化剂对雄性公鸡血液代谢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乳化剂的添加可以改善肉鸡生长性能(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这与Bontempo 等(2016)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在饲料制粒前将乳化剂添加到待制粒粉料中,通过调节制粒过程中的水分含量可以增加饲料湿度,降低制粒机械能耗,改善制粒质量,从而提高肉鸡采食量。Dierick 和Decuypere(2004)报道了乳化剂可以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增加消化产物的转运和吸收。胸肌生长主要发生在肉鸡的生长后期,本研究结果显示,乳化剂可以提高肉鸡屠宰率,说明肉鸡采食含乳化剂的日粮在完成其相对快速生长阶段后可能有助于提高胴体产量。

研究中发现,添加乳化剂影响了胸肌肉色。肉色是消费者对肉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是在去骨产品中,其常常决定畜产品的经济价值。Akit 等(2014)研究表明,日粮添加乳化剂改善了猪肉肉色的红度,降低肉的亮度,但对猪肉pH 和滴水损失无显著影响。相反,Kim 等(2008)发现卵磷脂对肉色无显著影响。本试验结果发现,乳化剂可以显著提高肌肉黄度,这可能与乳化剂增加肌肉脂溶性色素(如叶黄素)的积累作用有关。乳化剂可能会对微生物群产生直接有害影响,导致肥胖/ 代谢综合征和炎症性疾病的发病率(Chassaing 等,2015)。但本试发现,日粮添加乳化剂对盲肠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计数无显著影响。

据作者所知,目前关于乳化剂对家禽血液代谢产物指标的研究数据较少。本研究发现,乳化剂提高了血浆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表明其改善脂质代谢和转运。Wang 等(2016)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乳化剂处理后的雏鸡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无显著变化。Roy 等(2010)发现,外源性乳化剂对肝脏中脂类的去除率更高。肝脏是家禽脂质生物合成的主要场所,肉鸡脂肪组织中几乎所有的脂肪积累都来自肝脏或日粮。肝脏和肠道是成年鸡脂蛋白合成和分泌的主要部位,药物、日粮和生理因素都可能影响载脂蛋白A1 的浓度,进而影响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Jiang 等,2014)。载脂蛋白A1 和B 是鸡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蛋白组分,对脂质分泌和转运发挥重要作用。但本试验结果显示,乳化剂对载脂蛋白相关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作者推断与日粮添加乳化剂后试验的44 d 中产生了适应性有关。

4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乳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屠宰率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并可能影响肉色(黄度)和脂质代谢(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因此,外源性乳化剂对提高快速生长肉鸡肌肉脂肪利用率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载脂蛋白乳化剂公鸡
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与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复合乳化剂对草鱼生长及脂代谢的影响
冷拌超薄沥青混合料乳化剂剂量研究
两只公鸡
化验单上的载脂蛋白是什么意思
食品乳化剂复配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化验单上的载脂蛋白是什么意思
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说话的公鸡
聪明的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