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品质对生长期羔羊生长性能、养分利用和微生物氮产量的影响

2019-12-19 00:37张文华蒲小鹏
中国饲料 2019年22期
关键词:反刍动物黑麦草牧草

张文华,蒲小鹏

(1.通渭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甘肃定西 743300;2.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兰州 730070)

在世界上许多地方,以牧草为基础的饲料通常用于反刍动物的生长和育肥,但由于进口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农民使用低质量或中等质量的原料饲养反刍动物。Ichinohe 和Fujihara(2008)建议延长进食时间超过30 d 的变化可能改善代谢能和蛋白质的利用率,促进成年公羊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其研究结果表明,在瘤胃微生物和寄主动物的日常饲养方案中,通过不断饲喂一种饲料来实现有机物和氮的异步降解,瘤胃发酵和氮利用可能发生一些适应性反应。Saro 等(2014)发现,绵羊饲喂纤维含量高的牧草可以降解细菌和真菌的丰度。Dewhurst 等(2000)综述了日粮类型、日粮水平、补饲、瘤胃降解同步性和饲料原料质量对瘤胃微生物氮合成的影响。但关于饲喂时间对瘤胃微生物氮合成的影响与饲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数据较少。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信息来确定反刍动物对日粮的适应反应,以及不同营养价值和不同生理阶段的饲喂时间。了解长期饲喂低品质饲料原料对微生物发酵和宿主动物代谢的适应状况,实现日粮适应机制有助于建立反刍动物饲养方案。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价基础日粮中使用低品质牧草和饲喂时期对生长羔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平衡、微生物氮合成及部分血液代谢物浓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日粮 试验选择6 只平均体重为(26.3±0.82)kg 的羔羊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品质较好的猫尾草日粮和品种较差的黑麦草日粮饲喂9 个月。羔羊饲喂量为体重的2%,精料饲喂量为采食量的40%。各阶段日粮的营养成分分析见表1。牧草用电动切草机切成大约4 cm 长,羔羊在试验期间均自由采食两种牧草。正式试验开始前先经过14 d 的预饲。整个试验过程分别在上午9 点和下午4 点饲喂两次,每天根据每只羔羊前一天的采食量调整精料投喂量。

1.2 试验程序及测定指标 每周下午1 点称量每只羔羊的体重,每周根据体重计算动物的代谢能需要量和饲料供应水平。通过饲养试验,对每只羔羊每天的饲料摄入量和剩余量进行称重和记录。代谢试验过程中将动物从围栏中转移出来,置于恒温(25℃)、连续光照下的代谢箱中,收集粪便和尿液。将尿液收集到含有50 mL 10%(v/v)H2SO4的容器中,使尿液pH 保持在3 以下。整个

样品采集期间每天采集有代表性的饲料、粪便和尿液样本。试验结束最后1 d,饲喂30 min 后开始采集血液,每30 min 采集一次,持续7 h,全血离心后分离得到血浆,-20℃保存。粪便、饲料样品在60℃烘箱中干燥48 h,粉碎后过1 mm 分析筛,用于测定有机物、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根据Fujihara等(1987)研究发现,通过比色法测定嘌呤衍生物的每日排泄量,微生物氮含量根据尿嘌呤排泄量作为微生物氮在肠道吸收的指标来估算同时计算微生物氮合成效率。血浆葡萄糖和尿素氮含量采用商品试剂盒测定。

1.3 统计分析 采用SAS 软件的两因素方差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日粮和饲喂时期对采食量、日增重、养分消化率、氮沉积、瘤胃微生物氮产量和血浆代谢物浓度的影响。P <0.05 时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P ≤0.10 时为有显著差异的趋势。

2 结果与分析

2.1 日粮特征 由于两种牧草的批次不同,其日粮化学成分略有差异(表1)。猫尾草日粮的粗蛋白质含量在6.3% ~8.4%,黑麦草粗蛋白质含量在4.7% ~6.4%。两种牧草日粮的中性洗涤含量基本相似。本研究使用的浓缩料总可消化养分含量达到70% 以上。

2.2 生长性能 由表2 可知,两种牧草日粮对羔羊的日增重影响都达到100 g/d,由于3 月龄时生长速度较低,猫尾草和黑麦草日粮组羔羊的日增重分别为82.6 和66.2 g/d,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整个试验期间,干物质摄入量随日增重升高而升高,其中黑麦草组较猫尾草组显著提高采食量(g/d 或% 体重)(P <0.05)。不同牧草日粮组精料摄入量无显著差异(P >0.05),但随饲养期延长而显著增加(P <0.05)。两种日粮的饲料效率存在差异,且猫尾草显著高于黑麦草组(P <0.05)。在本研究中,试验5 个月时黑麦草饲料效率显著低于猫尾草组(P <0.05)。此外,在试验5 个月时黑麦草组日增重最低。

表1 各阶段日粮营养成分分析

2.3 养分表观消化率 由表3 可知,不同牧草日粮的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 >0.05),但猫尾草组较黑麦草组有提高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的趋势(P=0.07)。日粮× 试验周期对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 <0.05)。与黑麦草日粮相比,猫尾草的可消化蛋白摄入量(g/BW0.75)显著提高(P <0.05)。虽然试验时期对可消化蛋白的摄入量没有显著影响(P >0.05),但日粮与试验时期对可消化蛋白摄入量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 <0.05)。

表2 牧草品质对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2.4 氮平衡和微生物蛋白合成 由表4 可知,猫尾草日粮组氮摄入量显著高于黑麦草(P<0.05),且不受试验时期的影响,同时猫尾草组组尿氮排泄量也显著大于黑麦草组,日粮与试验时期对尿氮排泄量、氮摄入量、氮沉积量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 <0.05)。但在数值上黑麦草组的氮沉积与氮吸收之比(56.6%)较猫尾草组(50.7%)有显著提高趋势(P=0.06)。试验期第2、3、5、7 和9 个月的氮沉积与氮吸收的比值分别为58.5%、41.1%、57.3%、51.2% 和45.6%、59.2%、63.8%、53.9%、44.2% 和61.7%。牧草日粮和试验时期对微生物氮及微生物氮合成效率均无显著影响(P >0.05)。

2.5 血浆生化指标 由表5 可知,猫尾草组血糖、尿素氮浓度平均值显著高于黑麦草组(P<0.05),且日粮和试验时期对两个指标的影响有显著交互效应的趋势(P=0.07)。但试验时期对血浆葡萄糖和尿素氮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 >0.05)。

表3 牧草品质和试验时期对羔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表4 牧草品质和试验时期对羔羊氮平衡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

表5 牧草品质和试验时期对羔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本试验中,燕麦草用机械切碎的粒度小于猫尾草。虽然我们没有确定饲料颗粒分布对动物采食行为的影响,但似乎牧草物理性质的差异可能有助于适口性,在进食时易于形成颗粒进行吞咽(Ueda 等,2001),因此,可能被认为是影响生长期羔羊采食量的原料。猫尾草和燕麦草日粮在采食量变量上的差异与Assefa 和Ledin(2001)的研究不一致,其研究表明,动物采食高蛋白含量的日粮多于低蛋白含量的日粮。在开展本试验期间为羔羊提高了浓缩料,但不同日粮浓缩料摄入量无显著差异,且随饲养期的延长而显著增加。此外,用低蛋白含量的黑麦草饲喂羔羊9 个月可能导致日粮类型与饲喂时期的交互效应。因为Loy 等(2002)研究表明,低品质牧草日粮能量水平是影响反刍动物生长的第一限制因素。从本研究的采食量来看,无论是日粮类型还是试验时期对代谢能摄入量均无显著影响,且两种日粮和整个试验期间均保持在0.7 左右。但在1 ~3 个月的研究中并没有日粮能量水平低对羔羊日增重的影响。

瘤胃微生物和宿主动物均可将尿素氮浓度作为反映营养状况的指标。本试验结果发现,两种日粮对氮摄入量和尿氮排泄量存在显著差异,这与血浆尿素氮含量一致。Merry 等(2006)阐述了尿素氮与微生物氮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此外,Bruinenberg 等(2004)报道低蛋白日粮会降低瘤胃氨浓度,从而由于瘤胃微生物对瘤胃氮的有效捕获,减少瘤胃氨的损失。本研究得到的结果与Bruinenberg 等(2004)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但关于微生物氮合成率与尿素氮浓度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还尚不清楚。与Ichinohe 和Fujihara(2008)的研究结果相反,生长期羔羊饲喂低质量牧草为基础饲料300 d 时,宿主动物微生物氮产量或代谢调节对蛋白质利用无适应性反应。

4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低品质黑麦草饲料的饲喂价值低于猫尾草饲料,但其可作为反刍动物长期饲喂的基础饲料,且不影响反刍动物的生长性能。

猜你喜欢
反刍动物黑麦草牧草
反刍动物营养需要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与应用
认识草,也是一门学问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不同行内生草影响葡萄果实品质
反刍动物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理与防治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不同类型黑麦草营养价值评估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幼龄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系统基因组学解码反刍动物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