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西咸新区秦汉大道快速路方案研究

2019-12-19 02:36月,赵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12期
关键词:泾河西咸快速路

李 月,赵 汇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0)

1 项目背景

泾河新城位于西安大都市主城区北缘,南临秦汉新城及西安市经开区,东接泾渭新城,北临三原县,西靠空港新城,处于大西安中轴线北段,是大西安北部拓展区的核心区域。空间发展规划为“一主一副”的城市空间布局,定位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中心(见图1)。

图1 泾河新城空间规划示意图

秦汉大道快速路项目道路线位位于以秦龙大道为主轴的次发展轴线上。

泾河新城向南沟通西安主城区的道路匮乏,在茶马大道至吉元大街约8 km范围内无一条南北贯通廊道(见图2)。随着泾河新城的开发建设,匮乏的对外通道从等级和结构上很难满足泾河新城的发展需求。因此,建设秦汉大道,向南沟通秦汉新城及西安主城区具有较大的建设意义。

2 工程概况

图2 泾河新城规划路网图

秦汉大道是西咸新区规划的南北向城市快速路,拟建段落位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辐射秦汉新城。项目南接秦汉新城现状秦汉大道,向北局部避让望遗宫遗址保护范围,跨越泾河,北至泾河新城规划三路,全长4.26 km(包含泾河特大桥2.63 km)。道路红线宽度80m,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主线设计速度为60 km/h,辅道设计速度40 km/h,匝道设计速度40 km/h(见图3)。

图3 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秦汉大道道路现状横断面为4幅路,机非分离,考虑设置BRT双侧停靠站台,中央分隔带宽6m,主线机动车道宽16.5m,主辅路侧分带宽5m,辅路车行道宽11 m,侧分带宽1.5m,人行道宽3 m,总宽80m。道路全线纵坡平缓,现状沥青路面情况较好(见图4)。

图4 秦汉大道现状断面(单位:m)

3 工程总体方案

该项目南接秦汉新城现状秦汉大道盘道,向北局部避让望夷宫遗址保护范围后以桥梁形式跨越泾河、泾河大道、规划一路、规划二路,近期在规划三路路口前设置2条平行匝道落地与辅道连接。项目路线全长4.26 km。沿线设置秦汉大道-泾河大道节点半互通式立交一处,秦汉大道-望夷路分离式立交一处。根据项目的现状周边及规划情况,提出2个总体布置方案。

3.1 总体布置方案一:地面快速路+桥梁方案

该方案采用“地面快速路+桥梁”建造形式,在起点接现状秦汉大道后,以地面快速路的形式与曹参路、亚夫街右进右出,随后设置下穿通道(100m)与望夷路立体交叉,之后设置桥梁(2 620m)跨越泾河、泾河大道、规划一路、规划二路直到终点规划三路。

该方案横断面布置按不同段落,分为3种方案。

(1)秦汉大道至亚夫街段

道路顺接现状秦汉大道,断面型式为4幅路,机非分离,考虑设置BRT双侧停靠站台,中央分隔带宽6m,主线机动车道宽16.5 m,主辅路侧分带宽5m,辅路车行道宽11m,侧分带宽1.5m,人行道宽3m,对称布设,总宽80m(见图5)。

图5 秦汉大道至亚夫街段横断面图(单位:m)

(2)下穿望夷路段

在亚夫街至望夷路段主线以路堑的形式下穿望夷路,辅路维持地面形式,断面型式为4幅路,中央分隔带宽6m,主线机动车道宽16.5m,主辅路侧分带宽5m,辅路车行道宽11m,侧分带宽1.5m,人行道宽3m,对称布设,总宽80m(见图6)。

图6 下穿望夷路段横断面图(单位:m)

(3)上跨泾河段

在望夷路至泾河大道段,主线设置双幅桥上跨泾河,单幅桥布置为机非分离,单向4车道(含BRT车道),单幅桥梁宽度22.5m,机动车道宽17m,慢行道宽4.5m(见图7)。

图7 上跨泾河段横断面图(单位:m)

3.2 总体布置方案二:隧道+桥梁方案

该方案采用“隧道+桥梁”建造形式,在起点接现状秦汉大道后,设置隧道(700m)下穿亚夫街、望夷路,之后设置桥梁(2 620m)跨越泾河,泾河大道,规划一、二路直到终点规划三路。

该方案横断面布置与方案一相比,差异段主要为下穿望夷路段。

秦明月等直奔毛德君位于西区三楼的办公室,毛德君作为医院的特殊人才拥有自己独立的巨大办公室,他坐诊时则是下到二楼的办公室。办公室中虽然多日没有主人了,但是仍然被打扫得纤尘不染,几盆绿色植物也被打理得生机勃勃。毛德君的现任助手是一个相貌普通的女性研究生。

下穿望夷路段:在亚夫街至望夷路段,主线以隧道的形式下穿望夷路,机动车道宽16.5m;辅路维持地面形式,断面型式为双幅路,车行道宽11m,侧分带宽1.5m,人行道宽3m,对称布设,总宽80m(见图8)。

图8 下穿望夷路段横断面图(单位:m)

结合项目规划情况、周边现状情况及控制要素,总体布置方案的比较结论见表1。

通过对比分析,方案一在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影响、平纵面线形、施工难度及周期、运营维护及工程造价指标上均优于方案二。其主要优点是对道路两侧用地的阻隔效应小。综合考虑,确定项目总体布置采用方案一“地面快速路+桥梁”,主要节点采用互通式立交的快速路形式(见图9)。

表1 总体布置方案比选

图9 总体布置方案一效果图

4 节点设计方案

依据立交规划及设置原则,快速路与快速路交叉节点一般设置枢纽互通立交,快速路与主干路间设置服务型立交。项目沿线设置秦汉大道-泾河大道节点互通式立交一处,秦汉大道-望夷路分离式立交一处。

(1)秦汉大道-望夷路节点

功能定位:秦汉大道是西咸新区规划的南北向城市快速路,望夷路为秦汉新城规划主干路。该节点是秦汉新城北部区域骨干路网的重要节点。

区域交通组织分析:规划秦汉大道与其延伸线共同组成了西安向北跨渭河、泾河,连接西安主城区、秦汉新城、泾河新城、西咸北环线的大西安骨干快速路。望夷路为秦汉新城规划主干路,是秦汉新城北部区域路网主骨架。为保证秦汉大道快速路主流交通快速通过,同时保证秦汉大道地面辅路及周边路网的转向交通,有必要在该节点设置立交。

图10 秦汉大道-望夷路立交节点效果图

(2)秦汉大道-泾河大道节点

功能定位:秦汉大道是西咸新区规划的南北向城市快速路,泾河大道是贯通泾河新城的一条东西向规划城市快速路。该节点是泾河新城南部区域骨干路网的重要节点。

区域交通组织分析:规划秦汉大道与其延伸线共同组成了西安向北跨渭河、泾河,连接西安主城区、秦汉新城、泾河新城、西咸北环线的大西安骨干快速路。泾河大道向西连接空港新城,向东与泾渭新城、高陵经济开发区相连,是贯通泾河新城的一条东西向规划城市快速路。为保证秦汉大道、泾河大道两条快速路主流交通快速通过,同时保证泾河大道地面辅路及周边路网的转向交通,有必要在该节点设置立交。

立交现状分析:该交叉口在泾河新城分区规划未预留立交用地,拟建立交范围象限内均为农业用地。

工程设计方案:综合考虑区域用地情况及交通分析,该节点采用“T型”互通式立交(见图11),即秦汉大道以高架桥形式(三层)上跨泾河大道(地面一层),解决南北向、东西向直行交通的快速通过。同时,设置两个半定向匝道(二至三层)解决泾河大道由东向南(ES)、秦汉大道由南向西(SW)的左转主流交通,设置两个定向匝道(二至三层)解决泾河大道由西向南(WS)、秦汉大道由南向东(SE)的右转主流交通。秦汉大道、泾河大道辅路以地面主干路的形式灯控平交,实现辅路间的转向交通;区域慢行交通通过地面灯控平交解决。

图11 秦汉大道-泾河大道立交节点效果图

5 快速公交系统(BRT)

遵循西咸新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西咸新区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本次设计考虑BRT快速公交系统与道路系统结合设置,利用道路横断面的划分保证其道路使用的优先权,设置独立的进出站台设施,保证快速高效运转。

车道布设:公交专用车道全线布设,采用中央专用车道,上下行车道布设在受其他车辆干扰最小的中央分隔带两侧。

车道宽度:设置分离式单车道专用车道,总宽度4.5m。专用车道与其他车道近期采用车道标线分隔,远期采用物体隔离及车道标线分隔。

站台布设:站台布置在中央分隔带内侧,中央分隔带6m设置双侧停靠站台,中央分隔带4m设置单侧停靠站台。车站设置在道路直线段;车站出入口道路纵坡均不大于2%,且不在凹曲线的底部。

秦汉大道快速路项目BRT快速公交系统整体设计、分期实施。近期桥梁、隧道、道路等土建工程按远期规模一次建成,预留BRT公交“分离式单车道专用车道”,宽度4.5m,近期用于公交车及大型客车的通行。中央分隔带考虑预留双侧停靠站台或单侧停靠站宽度要求,中央分隔带设计为4~6m宽;远期在公共交通配套设施完善后,利用预留的中央分隔带建设双(单)侧停靠站台,对预留的BRT公交专用道进行物理隔离改造及车道标线分隔,完成BRT公交专用道的建设。停车场、保养场、车站可分期建设,其用地范围应按远期规模控制,系统运营设备分阶段配置(见图12)。

图12 BRT 公交车站效果图

6 结 语

秦汉大道是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规划的城市快速路,是泾河新城向南与西安主城区联系的交通廊道。本文通过分析项目所在区域总体规划、沿线自然条件及建设条件,从结合道路沿线地块开发要求,减少征地拆迁,降低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影响出发,提出了秦汉大道快速路的总体设计方案。秦汉大道快速路的建设解决了泾河新城长期受到天然屏障泾河阻隔的局面,盘活了沿线用地空间。南北向交通廊道的贯通对于泾河新城与西咸新区的建设具有非常深远的战略意义。

猜你喜欢
泾河西咸快速路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城市快速路瓶颈区可变限速反馈控制方法研究
城市主题歌曲《我在西咸等你》正式发布
我在西咸等你
长三角智慧快速路车路协同应用探究
昆明太平新城安海快速路设计方案关键技术研究
幸福的泾河水
城市快速路图形标志驾驶模拟辅助式优化方法研究
幸福的泾河水
唱好西咸“融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