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设计策略

2019-12-20 05:36查道圣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17期
关键词:产城绿地布局

查道圣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 安庆 246000)

1 产城融合规划策略

1.1 土地利用规划—组团布局

依据“产城融合”思想,在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上,要深入细致地考虑用地布局问题,要在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健康性、宜居性、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基础上,对用地布局的结构实施科学设计,让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跟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协调,并依据这一原则,合理规划城市的各项功能,使其跟城市的产业发展与生态自然环境保护方案整合,科学设计城市的功能分区与景观布局,防止功能单一而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对城市的自然生态资源造成危害和损失的设计方案,通过充分考虑到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使得城市在规划设计上更加具有宜居性、生态性,从而为城市维护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2 公共设施配套—综合统筹

公共设施配套,分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具体如下:

1) 基础设施配套,城市布局的紧凑性会直接影响到基础设施的可维持性,紧凑型城市布局可降低交通的成本,还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有效节约交通系统建设的成本。通常,城市中大多数人每天的单向交通时间和城市的基本尺度具有相关性,一般保证交通时间在两小时内,才能发挥出城市的聚集效益,要是城市居住区太分散的话就不能维持基础设施,影响其提供良好服务。城市交通系统中包含步行交通、自行车、小汽车以及公共交通这四种,每种交通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这就需要综合各种交通方式的适用情况、优势、不足等,要有效发展公共交通就需要先找到每种交通方式间的平衡协调发展的方法,最大化的确保交通可以实现高效率的运转。

2)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产城融合的布局要求进行公共设施跟产业发展格局的配套规划,针对产业发展所构建的城市分区布局,构建与之配套的高效优质、信息化的公共服务设施。通过统筹规划,系统设计,考虑到未来城市主导产业发展的相关人口发展状况,工业区分布、商业区分布,教育与能源等相关领域的系统化布局,从而在此基础上行规划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形成科学的长期发展建设方案,构建“城市一社区”二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构架分配体系,以长期的系统化方案指导公共设置建设,逐渐形成功能健全、布点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

1.3 综合交通—区域互动,复合交通,畅通循环

首先要做好城市中不同分区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协调和衔接,通过从全局角度进行城市内部道路和环城路网、城际交通、高速路的布局规划,使得路网交通的衔接更加科学合理,适合城市的产业发展与生活出行。同时在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方面,要根据人口密度与产业布局,预计道路流量情况,并合理规划一些道路的等级标准,使得道路建设跟城市居民交通出行的需要相吻合。其次,应构建布局合理的公共交通网、地铁、快速公交等,构建形成立体化、高效便捷的复合型城市公交系统。并合理规划城市公共自行车与公交站点的配合布局,提高公交出行的效率,方便居民就近乘坐公交出行。依据交通流量预测与城市居民出行习惯,合理布局步行街和单行道,减少交通出行高峰为交通路网带来的压力。第三,要提升路网密度,打通人口高密度取的交通微循环结构。

1.4 景观风貌—蓝脉串联,绿楔渗透

应按照城市的现实情况,就其自然水资源系统与绿地分布情况进行统筹安排,构建形成科学的河流分布格局,生态自然景观与绿地资源的科学布局。充分利用城市原有的河流资源与绿地资源,在尽量维护和保持原有生态资源总量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景观设计与河流、绿地规划,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风貌景观带。

1.5 公共空间—以人为本,系统布置

将城市公共空间,按照产业分布情况进行分级规划,将其依据在城市功能方面的重要性不同,分为三级,在一级空间主要布局大规模绿地,公园、广场、博物馆等城市功能型空间和设施,并按照城市总体人口与功能区规划进行系统布局。在二级公共空间主要规划商业区、会展、餐饮酒店等公共功能模块,使得其跟城市的工业区,人口密集区相配套。在三级公共空间主要规划社区公共服务空间,医疗卫生、文体等与居民居住区域配套的公共空间布局,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规划,使得其能够为周边居民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与生活便利。

例如某市新区规划设计中,为形成高品质、人性化、多功能的活力公共空间体系。1) 一级公共度地区——一级公共度地区定义为滨江绿带、绿地公园、广场、等独立功能地块。2) 二级公共度空间——二级公共度空间提供商业、文化、休闲等公共功能。3) 三级公共度空间——三级公共度空间提供外部空间给公共使用。

2 结语

产城融合的城市规划设计能否做到科学规划、合理设计,需要建立在深入研究城市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与远期方案基础上,充分考虑的城市人口与功能分区的要求,在保障城市布局方案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合理的资源投入条件基础上,进行各个方面的微观设计,才能使得规划方案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受笔者水平所限,本文在这一课题上进行的研究是概括性的,不够全面的,不过希望可以抛砖引玉,通过观点的提出,为这一领域的理论发展与实务问题解决提供参考与帮助。

猜你喜欢
产城绿地布局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杭州市区春季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的研究
走进绿地
城市发展新结晶——产城融合一体化建设
VR布局
品质西区聚高端 产城文景共一色
加快产城融合 建设优质园区——以南昌市为例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
Face++:布局刷脸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