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理念的福建当代星级酒店设计
——以武夷名仕园酒店设计为例

2019-12-20 05:07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酒店设计建筑设计

(1.福建工程学院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建 福州,350118;2.福州大学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建 福州,350116;3.福州市建筑设计院,福建 福州,350011)

酒店业的发展始于十五世纪末的欧洲,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形成了系统化、精细化的成熟行业。从满足基本吃住的经济型酒店到舒适、奢华的高星级酒店,不同程度上都体现了酒店的管理、服务理念和特色。国内酒店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经济和旅游业的开发发展,也促使酒店行业在短期内实现了跨越式的突飞猛进。随着国际酒店管理和设计机构的进入,国内的酒店设计面临巨大的竞争和挑战,但同时也促进了国内酒店设计水平的提高,就目前来看,国外专业酒店设计团队尤其在高星级酒店设计方面仍处于垄断地位,但不可否认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大型、高水平的设计机构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酒店设计经验。

国外在酒店设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霍华德·沃森《酒店设计革命》一书,从微型酒店到乡村度假酒店,极力强调多元文化在酒店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要运用设计方法引导人们体验酒店文化。[1]2003年弗雷德·劳森在其编写的《酒店与度假村——规划、设计和重建》一书中,重点介绍了酒店的室内设计、经营管理、文化特色和整体规划等,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为酒店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价值。2007年布赖·麦克多诺编著的《酒店建筑》,以广博的视角对不同类型的酒店设计,从策划、营销、规划、建筑设计及内部空间等方面对设计经验和方法做了详细介绍,为酒店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2]

近几年,随着国内旅游业和酒店业的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已经相当翔实。吕宁兴、徐怡静主编的《旅馆建筑》一书,主要从酒店的周边环境到建筑规划、设计方面对许多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比较,并对酒店的概念、策划、设计方法和经营管理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对指导酒店的设计、经营具有很高的价值。[2]大量的期刊和学位论文也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酒店设计进行研究。朱偲的论文《基于消费者行为视角的温泉度假酒店设计研究》,站在消费者行为和使用角度,对消费者与酒店的相互影响、作用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以指导和优化设计方法。邵芊在论文《温泉度假酒店空间设计研究》中,主要从空间设计的角度出发,运用理论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对酒店室内外关系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研究。[3]但尽管如此,当今的酒店设计仍然存在与理论研究严重脱节的状况,因此,对酒店设计的合理性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指导当代的酒店设计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当今国内酒店设计存在的问题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旅游、商务等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广泛,这直接推动我国城市酒店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我国目前星级酒店已超过1.6万家,其中四星级酒店以上约占总量的17.5%。但与旅游业、酒店业发展状况极不相称的是,酒店行业的经营现状却每况愈下。当然,酒店业利润下滑有多种原因,但与酒店设计不合理、没有个性、缺乏吸引力也有很大的关系。当今中国酒店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设计之初没有与酒管公司进行深入充分的沟通,前期调查研究缺乏说服力,造成设计依据条件不足与偏差。酒店设计之初,相关各方常常缺乏有效沟通,甚至各相关专业之间也因沟通不畅导致返工、修改,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建筑形式上追求新、奇、怪,缺乏对形式与功能关系的理性分析,呈现盲目模仿的同质化现象。设计往往没有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常常滥用新技术、新材料,盲目追求表皮的新颖和符号化倾向。

(3)建筑设计不重视地区自然资源、气候因素的影响,没有很好地体现生态和绿色的设计思想。[1]酒店设计没有考虑当地的材料、技术,运用被动的方式适应自然环境,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

(4)酒店设计缺乏特色,忽视建筑对地区人文环境、地域特色的关注,游客无法深入体验当地文化。[4]酒店为追求效率和利润的最大化,常常采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设计,使酒店设计呈现无地方性。[5]

2 武夷名仕园酒店设计的合理性分析

当前酒店设计受流行思潮影响很深,往往热衷于披上各类设计风格、各种设计流派的“外衣”,呈现出追求各种时髦的非理性现象。实际上,酒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设计中需要全面考虑各方的需求,要把规划布局、功能设计、建筑形态和自然人文整体考虑融为一体,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合理地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和每一个影响因素,将区域环境与当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生命力和丰富内涵的当代酒店。

合理性的设计,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内部功能、技术手段的理性思考,在总体布局规划、单体设计和环境景观方面合理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融合人文关怀因素,以营造当今酒店文化新模式。武夷名仕园酒店的设计主要在总体布局、功能设计、交通流线等方面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强调融合地域自然环境,注重游客的身心体验,通过精心、合理、科学的设计,营造一个融生态、人文和地区特色于一体的符合当代需求的星级酒店。

总体布局主要从规划的角度出发,考虑建筑群及单体与周边环境的配合,充分利用基地附近的自然景观,考虑地区的气候,合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形成与环境融合的整体布局。功能设计上要求分区明确,平面布局和垂直分区合理,结构和设备布置体现经济性,在满足酒店舒适性和星级酒店功能的基础上尽量节约能源,减少投资。交通流线的组织强调效率,人行流线和车行流线分开,避免交叉,即不同的人行流线严格区分,各得其所,车行流线也要根据不同性质进行相应的行走路线和停车场所设置。

2.1总体布局呼应环境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既指客观的大自然,也指自然的客观规律。“道法自然”就是要顺应自然,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在建筑创作中,则要尊重所处地段的自然和人文环境。[6]武夷名仕园项目地块位于迎宾大道上,距南平市区约1.5 km。总体空间布局源于对所处大环境的整体分析和理性把握,力求成为沿江景观的积极补充。基地前庭视野十分开阔,后区自然山体植被浓密,整体布局应景而生,建筑群的主体形态沿江面展开,力争最大的景观面。主体建筑武夷名仕园酒店,作为一座承接大型商务、会议、婚宴、度假为主的五星级酒店,其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与自然环境的渗透与融合,将地域、人文与星级酒店文化相结合,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使建筑获得归属感,并体现出自然地域性和人文特征。如酒店造型的水平线条处理,削弱了建筑的高耸感,并与平静的闽江水面相协调;酒店沿迎宾大道退让出较大的前庭广场,设计时根据现有的基地状况,将酒店主楼做了一定角度的扭转,主楼的形态顺着山势层层跌落,与闽江形成和谐的过渡,缓和了高层建筑与环境的紧张关系,使大部分功能房间都能看到美丽的江景。这样既使沿江立面层次丰富,又满足规划上限高的要求(见图1、2),达到建筑与环境融合、功能和形式结合的目标。[7]正如瑞士著名建筑师马里奥·博塔所说:“每一件建筑的艺术作品都有自己的环境,创作时的第一步就是考虑基地……我喜欢的并非建筑本身,而是建筑成功地与环境构成关系。”[8]

图1 沿江透视图Fig.1 Riverside perspective

图2 酒店透视图Fig.2 Hotel perspective

此外,建筑融合环境也促进了地区景观的优化和发展。建筑大师莱特(Frank L.Wright)曾说:“好的建筑是不会伤害到地景(landscape)的,而是会使地景比没有建筑物之前更美丽”。华中科技大学的李保峰教授也认为:“建筑依赖于地形,建筑是地形的延续,地形与建筑共同形成地景。”[9]

2.2 功能设计的理性思维

名仕园酒店为五星级酒店,各方面标准比较高。客房的功能决定了它对空间的要求,怎样的尺度才能合理有效地配置家具和洁具等设施,满足功能使用和舒适性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间和进深的确定。[4]尽管酒店在档次、标准上差别较大,但标准客房层的设计,在满足各方面使用功能及疏散的基础上都尽量节省面积以提高整体效益。名仕园酒店设计中通过与甲方及酒管公司密切协商,也参照国内一些酒店的数据(见表1)[10],将酒店的基本开间确定为4.5 m,进深为9.0 m。标准客房和行政客房面积从44.1 m2(含卫生间)到60 m2不等,这样的尺寸和面积满足客房功能舒适性要求,套房则有两间套和三间套之分(见图3)。精心设计的酒店客房布置在5~18层,横向长条落地玻璃窗的设计保证客房最大限度欣赏城市美景。位于17层的总统套房面积达370 m2,而行政酒廊则位于酒店顶层,视野开阔,客人可在此进行交友、联谊和商务洽谈。

表1 客房开间进深建议

注:客房面积不含卫生间和走廊。

图3 标准层平面图Fig.3 The standard floor

2.3 合理组织交通流线

2.3.1 出入口及人行系统

通过对用地情况以及人流、车流进出方向的分析,进入广场的人流分成三股,中间一股作为后部小区的主要人行入口经台阶和景观电梯方便到达,向南一股进入商场、写字楼、公寓组团,而向北一股则进入酒店区域。内部员工和后勤服务入口则转移至整个建筑群的东北角,除了一层设置出入口与办公区域联系外,另外还设置专门楼梯和非机动车坡道直达地下一层,满足地下一层后勤人员进出的需要,同时便捷的垂直交通也使上下联系方便,形成独立而隐蔽的后勤服务流线。

酒店朝向广场的南侧设置了两个出入口:东侧是人行主入口,人流进入大堂后可以通过大堂连通其他区域,或者通过壮观、大气的螺旋楼梯以及电梯到达其他楼层;靠西一侧设置了会议、宴会出入口,并有单独的垂直交通系统联系上下,既与酒店大堂有方便的联系,又形成独立的系统,分区明确、流线清晰。大堂的电梯厅北侧另设一个团体出入口,方便团体旅客直接从团队大巴停车场到达酒店内部而无需穿过酒店的主入口形成人流的交叉和干扰。酒店一层采用玻璃幕墙,使得酒店的体量得以弱化,在主入口设计上,将酒店入口空间向内凹入,并在上部设置出挑深远、简洁大方的金属玻璃雨棚,这一进一出构成巨大的入口灰空间,形成对宾客的欢迎之势,也有效摆脱喧嚣的城市氛围。酒店东侧设一个地下车库出入口,一方面作为地下车辆的出口与西侧的入口配合,另一方面也作为酒店后勤小型货车、清洁车等的运输通道,满足后勤运输及装载垃圾等工作的需要,避免酒店的后勤进出货物对后山住宅环境及酒店前区的影响,保证整个环境的景观延续性。

2.3.2 车行及停车系统

在车行及停车系统的规划上,按照五星级酒店的标准,综合考虑酒店、商业以及住宅部分停车,机动车停车分为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地下有两层停车库,共可停车820辆。地下一层主要供酒店及商业停车使用,地下二层则作为后山住宅小区的停车之用。另在酒店后部与住区临接处设置了32个停车位( 包括18个大巴车位) 的地面停车场,前广场也布置了12个地面临时停车位,方便车辆的就近停放。非机动停车设于地下一层靠近酒店厨房,设置专门出入口,满足酒店后勤员工的停车需要。酒店四周设置环形道路,符合高层防火的要求,由于酒店地处闽江边上,后区山上为住宅小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及台地地貌给方案设计带来优势,但也对建筑功能分区的布置提出了新的挑战。酒店的四周暴露在人流的视线下,对需要视线遮挡的后勤、服务流线及出入口的设置就得另辟蹊径,因此本方案将酒店的主要厨房设于地下一层,后勤货物流线避开酒店主要客流,通过酒店东侧的地下室出入口与地面取得联系。在机动车的交通流线设计上,根据需要机动车可直接通过前广场绕行将客人送至酒店主入口,落客完毕后,机动车可前行至酒店西侧经地下车库入口进入地下室停车,亦可顺西侧道路行至酒店背后的地面停车场。

2.3.3 垂直交通系统

酒店主楼部分的旅客垂直交通主要由四台电梯和两部疏散楼梯组成,裙房大空间用房较多,除了设置2台专供会议、宴会使用的电梯外,还在合适的位置增设了4部疏散楼梯。后勤管理部分的垂直交通在主楼中间部位,由一部消防电梯、两台货梯、一部疏散楼梯和一个污物井组成,内外垂直交通系统分区明确、互不干扰。垂直交通与水平交通的合理配置组合,共同创造出名仕园酒店简洁、明快、高效的“动线”流程。根据标准层的建筑面积以及疏散距离的要求,设计布置左中右三个疏散口,客房最远疏散距离小于15 m。中部的消防疏散楼梯前室与消防楼梯以及货梯共用,面积达15.26 m2,比较合理、经济,也是国内高层建筑设计中常用的处理方式。

3 绿色生态性是酒店发展的必然趋势

酒店建筑,尤其是高星级的酒店通常是能源消耗大户,做好酒店设计的节能、体现绿色生态性对当代的健康生活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绿色、生态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适应当代需求的酒店应该倡导绿色生态理念,这要求酒店从规划设计到最后建成运营,始终都要贯彻这一思想,名仕园酒店总体布局结合景观需求、合理利用气候条件,建筑形体及平面设计紧凑、集约,降低窗墙比和体形系数,合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和构造材料等以实现建筑的生态理念。

3.1 形体组合与节能设计

当前中国的建筑往往强调造型上的独具个性,力求建筑形象“20年甚至50年不落后”,在这种片面强调造型“好看”的风气下,出现了许多“奇奇怪怪”的建筑。相反,名仕园酒店的造型不过分追求形态的标志性,而是强调与地区文化、自然环境的适应,其中横向线条的立面处理与水平向绵延的闽江同构,是武夷山地区茶山的抽象表达。酒店主体呈折线形板楼,两翼的转折及角度的大小综合考虑地形、结构、观景和通风采光需求,并与办公楼、酒店公寓楼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关系(见图4)。建筑以酒店的性格特征为着墨点,既反映了各功能的形态特征,又不失内在的逻辑联系,充分体现了形式与功能的有机统一。

图4 视线与景观分析Fig.4 Analysis on sight line and landscape

设计过程中首先在保证酒店室内使用舒适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建筑设计、构造、材料等被动式设计手法,尽量减少对设备的过分依赖。酒店建筑主体采用简洁的折板楼,外轮廓线没有过多的凹凸,经计算,体形系数仅为0.13,远低于南平地区节能系数要求。整体建筑通过合理地设计遮阳降低阳光辐射,既满足了视野开阔的观景需求,又大大降低了夏季的空调能耗,可谓一举两得(见图2)。

3.2 立面材料与构造设计

材料和构造对体现建筑地域特征有很大的影响。考虑到酒店对景观的强烈需求以及建筑体量的虚化处理,外立面采用通透的落地玻璃与横向线条相结合的现代简约风格。色彩温暖和谐,水平流线型的外观处理,展现了当代酒店的时代特征和形象张力。除了就地采用传统砖石等材料外,综合考虑价格、性能、节能、环保和运输等因素,尽量选择当地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外墙以玻璃、外挂铝板及花岗岩相结合。外立面通过与幕墙公司密切配合,力求设计的精细和精致,以保证整个工程设计的完成度。玻璃窗采用了Low-E(低辐射热)镀膜中空玻璃,这种玻璃虽然价格较高,但是性能优越。它是在优质浮法玻璃的表面均匀地镀上特殊的膜系,夏季这种膜系可以让有效的自然光线进入室内,而将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阻挡在外,同时还能反射出绝大部分肉眼看不见的红外线。这样,经过膜系的过滤,进入室内的是“冷光”(即透光不透热),成功地解决了以往玻璃采光与节能难以兼顾的矛盾,实现科学合理地利用太阳光照的目的。同理,冬季的时候室内的热量也不易散发出去,达到节约采暖能源的目的。实践表明,与普通单体玻璃相比,Low-E镀膜中空玻璃夏季可以节省降温能源60%以上,冬季可以节省采暖能源70%以上,从而有效节省空调费或取暖费。而窗户的开启设计也可有效地组织自然通风,此外,还对节点的构造细部进行了优化设计(见图5、图6)。

图5 玻璃幕墙节点一Fig.5 Joint Ⅰ of glass curtain wall

图6 玻璃幕墙节点二Fig.6 Joint Ⅱ of glass curtain wall

3.3 露天泳池与屋顶花园

建筑屋面是室内外能量交换最为敏感的部位,屋面的热工性能对整体节能意义重大。屋面泳池和屋顶绿化景观相结合对屋顶的保温隔热作用明显。有数据显示,在夏季,这种蓄水和种植屋面可使顶板的内表面温度至少降低2℃,而土壤和水良好的热阻性能可有效杜绝热交换。[11]由于泳池下部为无柱的大宴会厅空间(梁跨度达24 m),主梁承受巨大的荷载,为满足大空间防水和结构的双重需求,除了采用梁高达1.6 m的预应力主梁,还在游泳池底部设计了双层楼板,将宴会厅顶板作降板处理(下降1.65 m)。这既使宴会厅空间高度经济合理,又能满足泳池西侧设备用房的净空要求,同时将游泳池四周抬高与室内标高自然衔接,屋面的泳池功能与室内洗浴休闲空间有机结合,下部设置管廊,有效地解决了泳池的排水换水问题(见图7)。泳池西侧的设备用房高出屋面5.5 m,给泳池遮挡西晒、提供阴凉空间创造了条件。位于平面东北侧的水疗中心是酒店功能的重要内容,完善的设备设施和良好的服务管理为酒店经营锦上添花,是酒店设计的精髓。

4 结语

在特定区域环境中的建筑设计应以得体、适宜、谦虚的姿态顺势而为,以当代建筑语汇表达对自然环境的崇尚。[12]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酒店的要求除了要有舒适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要有美好的精神享受和文化品位。武夷名仕园酒店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建筑设计力求功能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整体造型简洁明快、大气舒展,是对自然资源、地理气候和人文环境的完美应答。酒店设计应该结合生态理念,根据类型、定位进行合理地规划、布局,在造型的设计上不应过分关注“与众不同”,希望这样的探讨和尝试能为当今的酒店设计提供思路和借鉴。

图7 宴会厅及游泳池剖面(标高单位:米)Fig.7 Banquet hall and swimming pool profile(elevation unit: m)

猜你喜欢
酒店设计建筑设计
“宅度假”时代下的未来酒店趋势探索——度假酒店设计专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东方文化符号在酒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将艺术融于奢华酒店设计——访HBA新加坡办公室主事人Robbyn Carter
有种设计叫而专
海滨度假酒店设计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