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行政人员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19-12-20 08:47张骞刘子变
卷宗 2019年33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辅导员

张骞 刘子变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国家相继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務,切实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明确要求。本课题以高校行政人员与辅导员的育人工作特点为切入点,提出“一体两翼三讲四环境”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以期探索构建高校行政人员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

关键词:行政人员;辅导员;协同育人

1 高校行政人员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1.1 管理育人是行政人员岗位职责的重要内容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重要职责之一,高校行政人员作为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格局中“管理育人”的重要承载方,担负着重要的协同育人职能,也是“三全育人”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参与者,其育人质量的高低将直接产生“木桶效应”,影响育人效果。

1.2 管理育人是辅导员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补充

在深入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行政人员的言谈举止也会对学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行政人员育人是对辅导员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补充和递进,加强高校行政人员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力度,将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全方位提升,在学生管理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高校行政人员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问题分析

2.1 育人方式方法掌握不同步

在学生思政教育方面,辅导员可以得到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专题学习研讨和素质能力培训,具有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而行政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难以系统学习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和方式方法,在管理育人的“内功”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对学生的教育会捉襟见肘,无法在育人方面与辅导员育人形成良好衔接和互补。

2.2 育人时空环境掌握不均衡

辅导员从多方面、多角度、多维度与学生接触,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融于日常,而行政人员对学生的教育多停留在固定方式、固定场合。育人时空环境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导致对学生教育理念的不同,两者教育相差较大时,学生会形成不稳定的价值观,也会对教育工作者整体形象的认可不高。

2.3 育人资源信息掌握不对等

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对学生全面的了解是开展工作的良好基础。辅导员能够准确掌握每一名学生较全面的信息,为开展思政教育奠定扎实的基础;而行政人员,在与学生有限的工作接触中,存在着对学生信息掌握不全面的情况,无法做到有的放矢。

3 高校行政人员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

基于以上情况,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构建“一体两翼三讲四环境”的行政人员与辅导员一体化协同育人体系,为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提供实践性“路线图”,切实提升育人质量,开创工作新局面。“一体两翼三讲四环境”即以增强创新意识为主体,以增强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两翼,在讲政治讲纪律讲规矩上达成协同,统一行政人员与辅导员的知识环境、同理环境、语境环境、工作环境等协同育人环境。

3.1 以增强创新意识为主体

当前,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创新。通过与不同学生群体的访谈,关于何种类型的教师最受学生欢迎的问题,答案多集中在“具备较强创新意识”等方面。创新方面的协同育人要求两者寻找最佳的契合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达到工作方式的创新。高校办公室可结合学生助管岗位性质,结合行政人员参与主题班会等作为育人指标,督促行政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有目的地教育引导学生,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两者工作结合。

3.2 以增强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两翼

学生教育离不开理论与实践教育。行政人员和辅导员所学的专业可能与接触的学生群体所学的专业有着天壤之别,难以做到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教育接触的学生群体,因此要在扩展知识和实践能力基础上,强强联合;要更加主动适应岗位需求,掌握并精进所在岗位的“知识”和“实践”能力。如可建立完备培训计划和学习实践方案,使之能够真正成为所在岗位的专家;也可创造轮岗或挂职实践的机会,增加对彼此岗位的理解和认识,以求在协同育人工作中做到“授之以渔”。

3.3 在讲政治讲纪律讲规矩上达成协同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回答好我们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时代之问,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全面统一认识,将学生教育工作贯穿每一个环节,将讲政治讲纪律讲规矩的要求同步融入到学生教育的每个过程,不仅要求学生做到,教育者本身也要随时警醒,避免出现“灯下黑”的情况。

3.4 统一四个协同育人环境

一要统一知识环境。即行政人员与辅导员的知识体系要相统一。可建立定期集中沟通交流机制,通过举行每学期一次的“行辅协同”研讨会,开展思想理论大学习大讨论,在“三全育人”的大前提下,分享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统一知识环境。

二要统一资源环境。行政人员与辅导员的同理心、对学生的了解面要相统一。可建立行政人员与辅导员不定期走访座谈制度,增进彼此了解,实现以人为本。

三要统一语境环境。即要有相似的语言艺术表达方式。管理育人的职责是思想政治教育“外立面”加固工程,辅导员的职责是思想政治教育“内环境”精装修工程。避免教育语言表达不一致的情况。

四要统一工作环境。要营造有交集的工作环境,可以通过深化行政人员担任本科生导师,创新行政人员担任学生班级班主任等形式,使之融入到辅导员工作当中,构筑行政人员与辅导员相匹配的工作环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成效短周期内难以看出,量化衡量也不宜实行。由接受协同育人的学生群体对行政人员和辅导员进行主观评价,再对其自身的学习成绩、等进行加权计分,得出协同育人效果分值,进行参考。无论采取何种评价机制,最终目的是为了真正实现“行政人员+辅导员”的工作效果达到“1+1>2”的协同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声宇.高校行政从基层管理向协同育人创新机制转化的实践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7:224-225.

[2]郑丹丹.浅析高校转型期行政管理和辅导员工作的有机结合[J].才智,2017(19):102.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现代建筑技术协同育人基地的构建研究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