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黄河上的四大浮桥

2019-12-22 11:56阎泽川
人才资源开发 2019年13期
关键词:又名浮桥兰州市

□阎泽川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母亲河,又是东方文明的象征,在古代,滔滔黄河水是中国人民南北联系的天然险阻。然而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凭着自己的聪慧才能,为沟通南北,曾在黄河天险上架过蒲津、大阳、盟津、镇远四座真实的浮桥。

蒲津桥位置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五里的黄河岸边。据《左传·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记载:秦公子鍼“适晋,其车千乘,造舟于河”。这便是见于历史记载的最早的浮桥——蒲津桥。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又在此“作河桥”。唐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唐玄宗任命兵部尚书张说主其事,改木桩为铁牛,易笮索为铁链,疏其船间,倾国力对蒲津桥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通典》《唐会要》《蒲州府志》均记载了此事。此桥延续了一千多年,直到元末被战火焚毁。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处著名的游览胜地。

大阳桥又名太阳桥,位置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北。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陕有大阳故关,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造浮桥。”唐人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图志》称:“大阳桥长七十六丈,广二丈,架黄河为之,在县东北三里。”此桥于北宋初年被黄河水冲毁。

盟津桥又名河阳桥或孟津桥,位置在今河南省孟津县西南。据《晋书·杜预传》记载:“晋武帝泰始十年(公元274年),西晋大将杜预率军出征,请建河桥于富平津(又名孟津)。”宋元以后,黄河改道,孟津段发生南北摆荡,浮桥也不复存。

镇远桥位置在今甘肃省兰州市黄河河段。明代洪武五年,朱元璋委派卫国公邓愈于兰州市西北七里处始建浮桥。几年后,宋国公冯胜移桥至城西十里处,取名“镇远桥”。后来,该桥又被移到现在的兰州黄河铁桥处。此桥结冰时撤掉,冰融后架起,是一座季节性浮桥。人们称赞它为“边徼之要津,千古之伟观”。史书还记载了该桥的工程设施和架桥方法。

现如今,山河变貌,黄河上已飞架起几十座铁路、公路桥,“虎可搏,河难凭”的历史已经结束。古黄河上的四大浮桥,虽早已不复人世,但我国人民勇于与黄河天险做斗争的不屈精神却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后人的宝贵财富。

猜你喜欢
又名浮桥兰州市
范乃军艺术作品欣赏
“龙生九子”都有谁?(下)
兰州市城关区西北新村小学优秀书画作品选
阳光少年的飞驰年华——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轮滑社团活动掠影
兰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葫芦瓜
兰州市艺彩少儿美术作品选登
落日浮桥
开路先锋舟桥部队
甄嬛演义等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