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

2019-12-22 21:14
人民调解 2019年11期
关键词:纠纷现代化法治

本刊特约评论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全党的重大战略任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体系构成国家治理体系,党、政、企、社、民、媒构成国家治理主体,动员、组织、监管、服务、配置五大功能发挥着国家治理作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国家治理主体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人民调解作为人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就要充分发挥出人民调解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

一是发挥好人民调解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中的作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人民调解是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法律制度,人民调解要深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各个角落,依靠人民力量,通过自治、德治、法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通过调解,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引导群众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向党委政府反映调解工作情况和社情民意,综合施策,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是发挥好人民调解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法治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的进程。人民调解作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贴近群众、无门槛对接群众法律需求的突出优势,是群众获取精准、普惠法律服务的重要途径和有效保障。人民调解要主动适应人民群众的诉求,加强与公证、律师、司法鉴定、仲裁、法律援助等部门联动,让群众通过人民调解不仅能够解决矛盾纠纷,还可以链接享受到全时空、全业务的法律服务,满足群众法治需求,夯实依法治国群众基础。

三是发挥好人民调解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的基础作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共同化解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要求人民调解创新发展“枫桥经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与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的对接,加强与有关部门、地区、行业的配合,让更多矛盾纠纷通过调解解决;要求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使纠纷调解可以“面对面”,也可以“屏对屏”“键对键”,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工作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猜你喜欢
纠纷现代化法治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误帮倒忙引纠纷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纠纷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在芬兰遭遇遛狗“纠纷”
从一件农资纠纷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