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融合、机制融合、创新融合
——文旅融合发展的着力点

2019-12-22 21:43由少平
人文天下 2019年1期
关键词:品牌战略文旅文物

由少平

文旅融合发展是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战略选择,但面临的问题也更加纷繁复杂。机构改革的完成只能代表形式上的融合,要实现事业和产业发展实质性、内涵式、深度和全面的融合,就需要去伪存真、删繁就简,积极主动探索解决制约融合发展的主要矛盾,找准着力点,加快“融合”这一历史进程。

从落地的角度讲,可以以“理念融合”“机制融合”“创新融合”三个方面作为着力点。

一、理念融合:政策融合、队伍建设

理念融合是全面融合的基础,这是共识。但一个行业理念的形成往往需要较长的历史过程,并且深入地渗透在工作和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观念和行为习惯并在,有时很难切入和把握。但是加快和促进理念融合又时不我待,以鄙之见,可以先从看得见、摸得着又十分迫切的工作作为切入点。

政策融合。理念至少有一种重要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政策和法规。要深入研究和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关于文化、文物和旅游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用新的视野找出融合点,通过政策融合促进观念融合。例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目前贯彻落实工作还处在学习和设计阶段,这就为我们从政策融合促理念融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要变文物部门改革为文旅综合性改革,政策的切入点就是理念的整合点。政策法规层面的融合是理念融合的重要基础。

队伍建设。干部队伍的群体意识是决定观念融合的内生动力。机构改革后,队伍中复合型领导和人才缺乏就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因此很难在工作当中实现能动性和自然而然的融合。“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是毛主席对新的历史时期干部队伍地位和作用的基本判断。当前是文旅融合启始发展的关键时期,干部队伍对新体制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要尽快启动干部培训工作,尽快培养一支既懂文化又懂旅游,既具有融合理念新思维和前瞻性,又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队伍。

二、机制融合:制度建设、社会参与

制度建设。新机构必然需要匹配新的制度。科学与合理的新制度是管理和运行科学、合理与高效的基础,因此,要把新制度创造和建设的过程,作为约束融合的强制手段。用制度促进机构实现整体性和系统性融合,用制度释放融合产生的能量。制度设计应全面、立体和富有创新性,依法和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事业与产业、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关系,既有机融合,又责权分明。同时要抓好法律法规修订、行政审批下放、管理工作下沉、事业单位改革等当前改革事项的推进工作,将新制度建设的理念渗透到所有相关方面。

社会参与。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文化和旅游丰富公共服务产品和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动力,因此,社会的深度参与有利于促进文化和旅游实现机制的融合。除公共服务领域外,也要积极探索资源保护、产业发展等领域的社会参与途径和方式。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应该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并根据社会的需要提供更加融合的“互联网+”产品。通过社会参与促进机制融合也是探索的方法之一。

三、创新融合:品牌战略、重大工程带动战略

新旧动能转换和供给侧改革更多的体现在经济发展领域,虽然我们还不能明确地梳理文化、文物和旅游业领域哪些是旧动能,哪些是新动能,但至少“创新”是新动能和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节点,那么创新融合也就成为文旅深度融合工作推进中的重要抓手。上个月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一基本要求同样适用于文旅事业的改革。文化、文物、旅游有很多创新点,不可能遍地开花,从创新的效率出发,可以先从品牌战略和重大工程带动战略入手。实施两大战略,不但可以推出更有影响力的产品,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理念融合和机制融合。

品牌战略。实施品牌战略要抓好两个方面,即老品牌的提升和新品牌的创造。品牌战略不是要将老品牌作为“旧动能”一股脑转换掉。山东有很多老的品牌,涵盖了文化、文物、旅游各个方面,有些在全国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但是从融合发展的新要求看,大多数老品牌都需要在内涵方面改变单一性,增强融合性。实施品牌战略要先从老品牌找创新点,通过创新的方式使老品牌焕发新的生命力,创造新的品牌效应。山东是文化大省、旅游大省,从大省到强省需要有新的品牌作支撑。山东的文化和旅游从来不缺创意,现在需要的是将创意转化为品牌。新品牌应该具有鲜明的山东特色,体现鲜明的山东经验,并且一定要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可见度和影响力。

重大工程带动战略。重大工程既是创新平台,也是创新融合的最好抓手。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例,目前文化、文物和旅游方面都有许多已落地且成效显著的工作或项目,有的是全国首创,有的已经成为热点,有的已经成为省政府主推的战略性工程。但是以融合发展的视角观察,这些工作或项目显得十分分散。乡村振兴是国家重大战略,政策密集度高,着力点多,文旅主管部门应该在繁多的政策中清晰地抓住主线,把各部门的自说自话集合成一个响亮的进攻号,把分散的、成功的经验放在一个新的平台上提炼出新的战略工程,真正打造出乡村振兴的齐鲁文化旅游样板。其他创新性的重大战略工程也是同样的道理,山东需要打造融合发展的高地。

另外,实施重大工程带动战略不能排斥国家级项目的参与。以文物为例,《国家宝藏》一经推出,立即成为社会、媒体和网络的明星,故宫博物院等相关文化文物单位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也随之有了新的提升。社会知名度对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具有不能替代的作用。借助国家平台,事半而功倍。要提高平台意识和参与度,山东需要在国家级平台上发声,从而持续扩大山东文化与旅游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品牌战略文旅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中国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文物的逝去
中国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