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9-12-23 01:24吴韵喆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激励理论企业管理作用

吴韵喆

【摘 要】论文就几种常见的激励理论、企业管理工作中应用激励理论的作用、我国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现状以及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主要应用进行了简单阐述。

【Abstract】The paper briefly explains the several common motivation theories, the fun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motivation theory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motivation theory in China's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the main application of motivation theory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

【关键词】激励理论;企业管理;作用

【Keywords】motivation theory; enterprise management;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11-0001-02

1 几种常见的激励理论

1.1 内容激励理论

内容激励理论主要强调的是激发动机的诱因,通俗来讲就是分析人们的实际需要,然后尽量去满足,从而激发人们的动机,这就又涉及了人们的需求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主张将人的需求从低层到高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主要指的是人们对于空气、水、食物等的需求;安全需求主要指的是人们对于自身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健康体魄等方面的需求;情感需求指的是人们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等方面的需求;尊重需求指的是人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人格独立等;自我实现需求则主要指的是人们的理想、抱负和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等。另外,亚伯拉罕·马斯洛还强调了人们的低级需求主要是为了维持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只有在低级需求都得到满足以后,人们才会产生高级需求。因此,企业的管理者也可以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对员工的需求进行合理划分,在制定激励方案时优先考虑员工的低级需求,然后再考虑高级需求。

1.2 过程激励理论

过程激励理论从内容上来讲,更加注重人们从产生动机到出现行为的整个心理过程。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提出了期望理论,即“激动力量=期望值×效价”的公式,其中,期望力量指的是人们自身的积极性,期望值指的是人们想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效价则指的是预期目标可以为人们带来的价值。企业的管理者在应用过程激励时,可以为员工制定具体的目标,并保证这个目标是员工通过过程的努力可以达到的,员工在完成目标后可以得到一定的个人利益,从而保证激励理论的应用效果。

1.3 行为后果激励理论

行为后果激励理论主要强调人们在做出某种行为时带来的后果。美国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就是对行为后果激励理论的主要阐释。该理论将人们的行为后果作为实验刺激条件,实验结果也表明了只要某种行为可以带来有利的后果,那么这种行为将会一直出现,相反如果某种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是不利的,那么这种行为就会逐渐消失。因此,企业管理者在实施激励政策时要尽可能地采取正面的、积极的激励措施,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

2 在企业管理中应用激励理论的作用

2.1 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应用激励理论,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一,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实力,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第二,企业在利用激励理论时可以对员工进行正确地诱导,从而帮助员工制定科学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有利于企业员工将自身的職业规划和企业的长久发展联系起来,实现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双赢;第三,企业通过应用激励理论,也有利于创设和谐、团结、公平的企业工作氛围,增强企业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2 有利于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

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应用激励理论,也有利于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具体表现为:第一,企业通过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表现优异的员工自然会成为其他员工的榜样,进而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最终带动其他员工积极进步,实现人力资源水平的整体提升;第二,对于一些消极怠工的员工,企业也可以进行一定处罚,让员工自己认识到消极情绪给企业到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增加压迫感,自己主动进行改变,进而保证企业所有员工都可以各司其职、共同进步;第三,企业应用激励理论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可以从所有员工中找到专业能力较强的员工,然后进行人员调动,完善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配置。

3 我国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现状

3.1 对员工的专业性培养不够

现阶段,在我国企业管理工作中应用激励理论时,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员工的专业性培养不够,使得员工的专业素养还有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提升。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我国传统的企业管理观念的影响,我国部分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企业的经济业务上,对于员工的管理力度不足,从而没有重视培养员工的专业技能,导致企业的很多员工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难以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

3.2 企业的竞争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从我国企业管理的基本现状来看,企业在应用激励理论的过程中还缺乏完善的竞争机制,使得企业员工缺乏工作动力,不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通常情况下,我国企业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都较为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和生产过程中的平均,因此,很多企业的员工在绩效评定上都采取的是相同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工作能力较强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的内部竞争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员工普遍缺乏创新的动力,最终影响企业的生产力[1]。

4 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主要应用

4.1 需求层次理论的应用

企业的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员工结构也有着不同的层次,企业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激励理论就是需求层次理论。具体的应用措施如下:第一,通过对员工的分析,企业按照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需求合理划分员工层次,从低到高,在激励制度上尽量满足员工的层次需要;第二,企业需要制定多样化的激励政策,让员工根据自身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从而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保证工作效率;第三,企业需要及时调整激励政策,在员工的低级需求基本上已经被满足以后,要将这部分激励政策进行舍弃和调整,从而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四,企业在制定各项激励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企业员工需求的层次性与变化性,这就要求企业相关的管理员工充分了解不同岗位、不同员工的需求,保证激励机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层次性,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4.2 公平理论的应用

第一,企业需要完善员工的薪酬管理制度,在制定绩效的评价标准时注意维持员工内心的公平感,从而营造和谐、公平的工作氛围,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第二,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加强对员工的指引,帮助员工理解企业的激励标准,从而把控好员工的心理建设,根据员工的心理变化制定相对公平的绩效评价、奖励、补偿政策,从而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效果,保证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的长久经营。

4.3 期望理論的应用

第一,企业要合理设置员工的工作目标,在保证工作内容的同时也要符合员工的实际工作水平,避免预期目标定得过高,员工难以完成,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二,企业为员工制定目标时,还需要注意保证目标对员工的吸引力,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对员工的分析,从而明确员工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然后在预期目标中进行体现,保证所有员工的工作目标都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三,企业的管理者要注意提高员工内心的期望值,从而使得员工在面对具有一定难度和创新度的目标时也愿意去尝试,最终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员工竞争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基于此,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获得长久发展,就必须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激励理论作为一种有效的内部管理手段,对于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水平、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国企业应该加强对激励理论的研究,明确几种常见的激励理论的内容,从而在实际的企业管理工作中,通过应用需求层次理论、公平理论以及期望理论等,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促进企业的持续经营。

【参考文献】

【1】黄道成.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8(25):94-95.

猜你喜欢
激励理论企业管理作用
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的运用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分析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