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经典,创新前行

2019-12-25 02:31
辅导员 2019年18期
关键词:焦裕禄中队少先队

王 欢

本期主题 :爱英雄

★主题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学习英雄,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推崇和倡导的。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英雄是人民的优秀代表。英雄用英勇无畏的浩然正气,凝聚起引领人民奋进、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他们的身上,充满了血性和果敢;他们的心里,写满了忠诚和担当。为了祖国和人民,他们随时准备牺牲一切。他们用一身英雄胆,铸就了中华民族魂。如何看待英烈,反映的是价值观,展现的是精气神。对光辉历史的铭记、对英烈的怀念和崇敬,是对我们砥砺前行强有力的鞭策和激励,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本期,我们以“爱英雄”为主题,为大家提供少先队工作者和辅导员推荐的7个活动案例。让我们共同回眸少先队70年发展历程中,那些致敬英雄、传承英雄精神的少先队活动。

【注:经典活动案例1~4详见《辅导员》杂志9月上刊】

★经典活动案例5

“卢志英中队”建设

卢志英是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雨花台的革命烈士。“卢志英中队”是1955年由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中心小学丁芝秀老师和队员们创建并延续至今的英雄中队。

在一次中队会上,丁老师朗诵了由卢大容写的《和爸爸一起坐牢的日子》一书中的片段。书中介绍了卢志英19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三次被捕入狱都坚贞不屈。当敌人把卢志英和年仅11岁的卢大容一起关进牢房后,卢志英仍坚持给儿子讲革命斗争的故事,教儿子念英语、学算术。南京解放前夕,卢志英被敌人活埋在雨花台。

队员们听后非常感动,大家在雨花台找到了卢志英烈士墓,主动献花圈,鞠躬默哀,还请美术老师画了一张卢志英的画像,悬挂在教室里。在卢志英精神的感染下,队员们进步很快。半年以后,这个原来的“乱班”变成了先进中队;到队员们毕业时,全体成绩优秀,还有7个队员加入了中国共青团。

于是,共青团南京市委决定以卢志英的名字命名这个优秀中队。从1955年到1966年,丁老师连续带领了7个“卢志英中队”,她将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化为理想的种子,播种在队员们的心田,并浇灌辛勤汗水,使它们生根、发芽、开花。1978年,南京市中山门小学三(1)中队被命名为第8个“卢志英中队”,中队辅导员陈秀英就是当年第3个“卢志英中队”的队员。自此,“卢志英中队”继续传承。

InAs/GaAs 量子点生长的 KMC 模拟 ························陈 龙 徐凯宇 (3,367)

■推荐者感言:

少先队英雄中队活动在南京历史悠久,从1955年命名第一支“卢志英中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开始,60多年来,英雄中队的队员们在清明节、建队日、烈士遇难日,都会来到雨花台祭扫,开展“心中的丰碑”“学习烈士精神,续写光辉历程”“继承先烈志,同唱一首歌”等主题活动,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卢大容在父亲墓前给“卢志英中队”的队员们讲父亲的故事(照片选自《星星火炬》画册)

如今,用英雄模范的名字命名少先队英雄中队,已成为南京市少先队组织聚焦思想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少年儿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的品牌教育活动。

(共青团南京市委学少部 胡舒)

★经典活动案例6

学习焦裕禄,“五比”我进步

2014年3月和5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河南省兰考县视察,倡导全国人民学习焦裕禄。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更是开封和兰考人民的骄傲。

在纪念焦裕禄逝世50周年之际,河南省开封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辅导员王蕊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结合《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四年级“学习榜样”的目标要求,以“敬业”为主题,带领队员们共同设计开展了“学习焦裕禄,‘五比’我进步”少先队活动课,引导队员们以焦裕禄为榜样,学习他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开展“五比”活动:比学习好榜样,心中有志气;比爱心献社会,从小自己做;比读书好习惯,勤奋爱学习;比双手勤又巧,劳动要积极;比每天一小时,锻炼好身体。王蕊老师通过“五比”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了形象化、情感化、榜样化、行动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视察时,提出了新时期学习焦裕禄的内容: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让焦裕禄精神代代相传。今天的兰考在焦裕禄精神的指引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桐花飘香,人民喜气洋洋,农村有了新气象。

在少先队活动课上,队员们展示了有关焦裕禄的图片,交流了学习成果,表演了快板剧《无私奉献的焦裕禄》;以诗朗诵《焦裕禄——我们永远的英雄》和歌舞表演《争做美德好少年》,歌颂焦裕禄一心为民的崇高品质,表达向英雄学习的决心。

焦裕禄的长子焦国庆也来到队员们中间,讲述他对爸爸的深情回忆,也让队员们“零距离”感受到了焦裕禄教育子女的严格作风。“不占公家任何便宜”的故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让队员们懂得了“从小接受帮助,才能健康成长”的道理。

焦裕禄长子焦国庆参加开封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焦裕禄中队”的活动

在学习焦裕禄精神的过程中,中队里开展了争章活动,设立了“奉献章”“爱心章”“勤奋章”“体育章”“劳动章”等特色奖章。队员们积极实践,努力争章,学校涌现出一批“学英雄好少年”,“焦裕禄中队”也被评为“全国优秀英雄中队”。

■推荐者感言: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国人民学习焦裕禄,少先队员该怎么学?开封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焦裕禄中队”把学习焦裕禄精神及其好家风结合起来,找到了一个富有创意且与队员生活密切相关的好角度。他们开展的“学习焦裕禄,‘五比’我进步”活动,有效地激励着队员们在学习中感悟焦裕禄精神,在实践中自觉向上向善,争当新时代好队员。

(全国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带头人 皇甫鸿昌)

★经典活动案例7

少年英雄知多少

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第三小学三(2)中队的男队员常模仿武打电影中的人物,进行“比武”,有时为了一点小事就打得不可开交。辅导员发现,队员们都知道霍元甲、陈真是英雄,却不了解少年英雄。

根据这一情况,中队辅导员召开了队干部会,商量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中队长提议:“如果我们搞一个活动,使大家对少年英雄有所了解,把他们练武打那股劲头吸引到学少年英雄上来该多好啊!”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少年英雄知多少”活动开展起来。

队员们自愿组成小组,先向老师、家长询问,再上网搜集关于少年英雄的材料,然后召开了一次汇报会,分享了王璞、刘胡兰、刘文学、张高谦、龙梅、玉荣、韩余娟等少年英雄的事迹,这些少年英雄也从此走进了队员们的心里。

围绕“谁是英雄”这个问题,中队委通过讨论认识到:英雄是指那些为人民利益英勇斗争而有功绩的人。

为了让少年英雄的事迹深深印在队员们的心里,中队连续召开了三次讲英雄故事会。“韩余娟是20世纪80年代的少年英雄。她助人为乐,为救他人献出了生命……”韩余娟的故事刚讲完,一个平时爱打人的队员坐不住了。他诚恳地说:“过去,我最佩服那些武艺高强的豪杰,把和队员打架当作快乐的事,认为让伙伴们怕我才算英雄好汉。现在我知道错了,今后再也不打人了!”

在队员们一个接一个的发言中,少年英雄的崇高形象在他们心中树立起来。

这时,队员们又想到,少年英雄的事迹应大力宣传,让他们的名字传遍校园。于是,队员们开展了“少年英雄知多少”活动,他们成立了故事组,给一年级的弟弟、妹妹们讲少年英雄的故事,帮助他们了解少年英雄和少先队的光荣历史。清明节时,他们悼念革命先烈,学习少年英雄,还连续多日在红领巾广播中向全校师生讲述少年英雄故事。在一次次学英雄活动中,队员们坚定了理想,向着明天、向着未来前行。

■推荐者感言:

历史告诉我们:是无数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呕心沥血,携手并进,才有了如今繁荣昌盛的新时代。然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队员们,对“英雄”知道多少,又是如何理解他们的呢?“少年英雄知多少”活动,帮助队员们明确了“英雄”的含义——他们是正义的化身,无私忘我、不畏艰险,为人民利益英勇奋斗,是令人敬佩的人,同时引导队员们树立了正确的“英雄观”:英雄并非高不可攀的超人,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乐于助人、向善向上,平凡的人也能成为英雄。

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听党话、跟党走,心怀祖国,磨炼意志,练就本领,为长大后成为担当社会主义建设重任的接班人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焦裕禄中队少先队
我热爱的中队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我爱我的中队
焦裕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