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老人”的奉献

2019-12-25 02:31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珠江路小学陈薛俊怡
辅导员 2019年18期
关键词:核武两弹一星祖国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珠江路小学 陈薛俊怡

近日,珠江路小学的队员们都在议论家乡的一位名人。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不幸的一生。他前半生为祖国的核事业隐姓埋名26载,后半生独自撑起艰难的家,照顾病重的老伴、患精神障碍的女儿和智力低下的儿子。他坚持写作,撰写的小说《禁地青春》被改编成电视剧播出。2014年7月,他走进中央电视台的《开讲啦》栏目,主持人撒贝宁和在场观众一起向他深深鞠躬;他做客由董卿主持的《朗读者》栏目,用铁骨柔情感动中国。他就是被人们称为“核武老人”的魏世杰。

不忘初心跟党走,无私奉献不言苦

来到“核武老人”魏世杰的家,队员们为魏爷爷佩戴了鲜艳的红领巾,并向他行队礼,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魏爷爷对队员们的到访表示欢迎,笑呵呵地说,自己好像也回到了少年时代。

队员为魏爷爷佩戴红领巾

坐在魏爷爷简朴而又温馨的家里,队员们认真聆听了他的故事。1964年,魏爷爷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后进入新中国的核武器研究领域。在党中央提出自主研发“两弹一星”的号召后,他和满怀热情的爱国青年一同踏上了开往青藏高原的列车。

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位于青海,平均海拔3200米,全年平均气温零摄氏度。在戈壁滩上,每天人们都会被大风吹得嘴里都是沙子,有时刮起大风,就无法正常行走。然而,艰苦的环境并没有阻挡魏爷爷作为科研人员奋勇攻坚的脚步。他全身心地投身科研工作,见证了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并荣获国防科委三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学铁人标兵”等荣誉。

26年风雨兼程,结束科研任务,回到家的魏爷爷又开始与命运抗争。他的妻子和一双儿女都患有慢性疾病,生活无法自理。但他不离不弃,悉心照顾,还常说:“世界上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只要勇敢面对,人生就会更加灿烂多彩”。

魏爷爷前半生为国,后半生为家。于国他舍生忘死、鞠躬尽瘁,隐姓埋名在核武基地荒芜的戈壁滩上挥洒青春;于家他耗尽心血、义无反顾,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和儿女。他是勇敢的科学家,也是坚强的丈夫和父亲!

听完魏爷爷的故事,队员们将自己读《禁地青春》一书的读后感交给了魏爷爷。他眼含热泪说:“孩子们,祖国有了你们就有了希望!”他为队员们签名并题写赠言:“世界上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

队员们和魏爷爷分享阅读《禁地青春》的感受

美好歌曲传心声,红色基因我传承

为表达对魏爷爷的敬意,队员们在寻访现场进行了才艺展示。队员胡紫媛用一曲《北国之春》,唱出自己对魏爷爷的崇敬;队员宋欣萌演唱了《美丽中国》,展现新时代的中国成就;队员侯凯程、李思阅、王孜慧、王立竹和学校德育处主任李艳芳、大队辅导员陈薛俊怡合唱了《明天会更好》。他们共同祝愿魏爷爷的明天更美好,祝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队员们还和魏爷爷一起唱响了《我和我的祖国》,以歌声传达心声。红色的种子也潜移默化地播撒进了队员们的心田。

猜你喜欢
核武两弹一星祖国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Defining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Non-Proliferation in Northeast Asia
我爱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