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研究

2019-12-25 01:14滕兆龙范双南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防范策略网络安全大数据

滕兆龙 范双南

摘   要:新时代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成熟,计算机网络发展越来越成熟,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成了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不可否认,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功不可没,但网络安全问题随之而来,风险概率在不断提升,社会新闻上报道了网络犯罪技术甚是猖狂,严重威胁着广大计算机用户信息的安全性以及私密性。文章针对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安全防范策略,以更好地促进计算机网络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网络安全;防范策略;互联网行业

要想防范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发生,就需要充分结合大数据和网络技术的自身特点,科学布控、合理防范,以此促进计算机网络行业的良性发展。大数据所包含的特征通常有:数据规模大和种类多、数据处理速度快、数据价值密度低。计算机网络安全需要通过建立专门的计算机网络信息防护体系来获得保证,各种先进的技术是构建这一体系的前提,最终目的是有效保障网络环境的安宁与和谐,全方位确保计算机网络用户的信息安全。

1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

1.1  环境因素诱发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风险

客观而言,计算机外部硬件设备的问题构成了计算机网络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要想计算机网络外部设备能够安全运行,就要尽可能地为其创造舒适的外部环境,避免计算机网络外部硬件设备处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中。雷电、水火、地震等自然灾害对线路的损害会直接引发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事故,比如用户信息数据的丢失等。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对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风险是没有办法预防的[1]。

1.2  系统软件自身漏洞诱发的计算机网络信息

安全风险系统软件自身存在漏洞,系统软件是一台计算机自带的软件,如果系统软件自身存在漏洞,将会带来巨大的安全事故,比如别有用心的人发现、利用系统软件自身漏洞,直接造成计算机网络信息的泄露、损坏等。目前,在开发计算机系统软件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对系统软件自身漏洞加密授权处理的方法,这是一项防范的策略,但并不是绝对安全的策略,它能够生效的前提是系统不被别有用心的人恶意攻击,而不幸的事一旦发生,所带来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1.3  人为因素诱发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风险

一些不法人员利用高科学技术在网络上盗取网民个人信息,严重威胁着老年人以及防范意识不强的网络用户,甚至会给用户带来财产损失。计算机网络在我国基本形成了全面覆盖,接触到计算机网络的人员越来越多,但部分网民计算基础素养较低,在操作过程中不了解详情,无意安装了计算机病毒软件,被恶意盗取浏览个人信息等,给自身带来了信息盗取和安全财产损失等问题。计算机安全隐患行为与个人计算机素质有关,应避免个人无意行为给自己的网络信息安全造成风险问题,减少个人财产损失[2]。个人信息泄露如图1所示。

2    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2.1  推广网络安全系统软件

网络安全系统软件的应用可以防止外来网络恶意进攻,为计算机网络系统提供安全保护膜。网络安全系统软件主要依靠防病毒软件以及防火墙进行推广宣传,对象主要是个人计算机用户以及企业等,计算网络系统为网络安全系统软件的推广与发展提供了方便。防病毒软件在计算机中对系统软件的运行起到了保护作用,对外来病毒入侵也有抵御防治的作用;防火墙可以说是计算机系统的第一道安全防线。网络安全系统结合大数据技术,通过不断更新病毒数据库,在技术水平上有了质的飞跃,为网络信息技术平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

2.2  增强计算机网络运行中对黑客攻击的防范意识

一些居心不良人员通过高新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牟取不法利益,再加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更为这些人提供了便利。计算机网络用户大都是普通使用者,对网络信息安全没有正确的认识,为不法人员提供了漏洞,因此,对于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使用者,更加应该进行技术防范,保护自身财产安全。对于企业来说,要掌握防止黑客攻击的技术方法,只有对网络攻击手段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有效防止黑客盗取资料信息。根据企业自身内部发展情况来看,首先,计算机系统只有不断更新才能减少系统中的漏洞。其次,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应用也可以为计算网络安全系统提供保障,避免入侵风险。最后,企业还应该做好信息数据安全保密工作,对外界访问进行严格控制,并在计算机上做好实名认证工作,为计算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保障基础,维护信息安全[4]。

2.3  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宏观布控是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前提,也是打击网络犯罪的保障,计算机安全管理要通过制度的落实来完成。网络信息安全与用户的隐私和财产紧密挂钩,基于时代不断发展的情况,网络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显得尤其重要。居心不良的人员盗取信息会对个人造成一定的风险,盗取钱财也是轻而易举。企业只有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对管理工作内容进行落实确认,才能提升企业信息网络安全。例如:可以通过展开培训来增强企业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制定奖励惩罚机制,从根源上增强员工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意识[4]。

2.4  改进网络中的身份识别技术

身份识别技术的不断改进,为解决用户信息登录密码问题提供了安全保障,防止密码盗取,为网络信息管理提供了便利。现阶段,计算机中的密码管理和收集仍然较为落后,其安全性能也比较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生物身份识别技术应运而生,采用了更先进、更高端的技术,当然,在安全技术上,相对于传统技术来讲,安全性能较强。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他人冒充、替代等问题,进一步保护用户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身份识别技术的不断改进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财产保护具备非常重要的作用[5]。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著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计算机的出现虽然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伴随着网络安全信息问题出现,严重影响网络用户信息以及财产安全。结合大数据技术发展特点来解决技术网络安全问题,先要了解计算机网络带来安全隐患问题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增强网络风险防范意识,有效为计算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提供防范策略,为计算机网络可持续发展奠定保障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园园.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2):131-132.

[2]王玲平.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策略的相关研究[J].科技风,2019(22):96.

[3]冯立.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策略的相关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19(13):54,57.

[4]薛瑞.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策略的相关研究[J].科技风,2019(9):72.

[5]林磊.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策略的分析[J].电脑迷,2017(28):60.

猜你喜欢
防范策略网络安全大数据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化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