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柑新品种“太浩金”在重庆地区的引种栽培表现

2019-12-25 01:24洪林李勋兰杨蕾农江飞谭平
南方农业·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果实品质产量

洪林 李勋兰 杨蕾 农江飞 谭平

摘   要   太浩金系晚熟杂柑新品种,2013年从美国加州大学引入,2014年在重庆江津、忠县、开州和奉节等四个代表性生态区域进行区域试验。试验结果:太浩金表现为树势强,树冠中等偏大,果实呈高扁圆形,果形指数比较接近0.8,果实中等略偏小,平均单果重90~120 g,混栽情况下果实无核性状稳定,平均种子数0.1~1.1粒,果面橙红色,色泽艳丽,果皮薄,果面较光滑且油胞细小,肉质细嫩,化渣程度较好,水分充足,极易剥皮;丰产性较好,高换第2年至第4年连续三年的株产均值为20.43~42.13 kg,折合667 m2产量为1 225.8~2 527.8 kg,但易出现明显的大小年现象,栽培管理上应适当疏花疏果来控制产量,达到稳产和平衡树体营养的目的,此外生产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真菌性病害防控和适时采收。太浩金可作为休闲观光果园的特色品种在重庆地区少量推广应用。

关键词    杂柑;太浩金;栽培表现;果实品质;产量;重庆地区

中图分类号:S666.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1.006

太浩金(Tahoe Gold mandarin)是橙和柑、橘的杂交种,由Temple tangor、Dancy和Encore mandarin杂交创制而来,三倍体,无核晚熟柑橘品种,混栽情况下也无核,是近年来从美国引进的专利新品种之一。通过区域试验评价其在重庆的生态适应性,旨在为生产上的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引种与试验布局

太浩金是重庆天恒成华实业有限公司2013年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引进的晚熟杂柑新品种,2014年3月提交重庆市柑橘新品种区试申请,4月分别在江津、忠县、开州、奉节区试点进行高换,其中江津区试点以12年生梨橙为中间砧,基砧为枳;奉节区试点以7年生棱晚为中间砧,基砧为枳;忠县区试点以13年生哈姆林为中间砧,基砧为枳橙;开州区试点以7年生W·默科特为中间砧,基砧为枳橙;高换母树的栽植密度均为4 m×4 m,3株1个重复,重复3次,各试验点的栽培管理措施相同,按《重庆市柑橘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开展生物学特性和植物学性状调查、果实品质分析、产量测定及抗逆性调查。果实品质测定方法如下:用ATAGO PAL-1数显糖度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中和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斐林试剂法测定糖含量,2,6-二氯靛酚滴定法測定维生素C含量[1];MINOLTA CR-10型色差仪测定果皮L、A、B值[2]。

2 生物学特性

经过连续3年的系统区域试验,太浩金在重庆不同生态区域的生物学特性、遗传特性等表现稳定。该品种树势强,树冠中等偏大且相对较开张,呈圆球形树形,夏梢粗壮但枝梢不长,春梢抽发特点类似于普通甜橙,节间刺少,有叶单花比例高,着果率较高;春梢粗度0.51 cm,节间长2.4 cm;叶片呈卵圆形,叶长约8.6 cm,叶宽约4.2 cm,花量大,花较小,花瓣白色,雄蕊21枚,花丝分离,花柱呈弯曲状,柱头裸露于花药外。重庆地区在2月底至4月初萌芽,3月中下旬现蕾,4月上旬进入初花期,4月中旬进入盛花期,4月下旬谢花,4月底至5月初进入第一次生理落果期,5月底进入第二次生理落果期,果实膨大期为6—10月,果实一般于10月中旬开始转色,1月中下旬成熟采收。

3 主要经济性状

3.1 果实主要特征特性

太浩金果实呈高扁圆形,中等略偏小,平均单果重90~120 g,纵径4.7~5.6 cm,横径5.8~7.0 cm,果形指数比较接近0.8;混栽情况下果实无核性状稳定,平均种子数以江津点的最多(1.1粒),忠县点的最少(0.1粒);各试验点果实均表现为橙红色,色泽艳丽,果皮薄,果面较光滑且油胞细小,肉质细嫩,化渣程度较好,水分充足,极易剥皮;可食率为66.3%~76.9%,差异较大,其中忠县点的可食率显著高于其他区试点;成熟时中心柱充实度均为空心状态,以江津点的最大,奉节点的最小,中心柱大小与果实大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不同试验点的果实性状数据详见表1。

太浩金果实在1月下旬即可成熟采收,熟期要早于重庆主栽杂柑品种W·默科特和沃柑。从各试验点的数据来看(见表2),太浩金果实内在品质较好。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奉节点最高,达到13.7%,忠县点最低,为11.9%,这可能与忠县点海拔相对较高有关,不同试验点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低依次为奉节点>江津点>开州点>忠县点;2)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为0.65~0.9 g·(100 mL)-1,除开州外,其余3个区试点的可滴定酸含量差异较小,其含量高低依次为奉节点>江津点>忠县点>开州点,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规律略有差异;3)总糖含量大小依次为奉节点>开州点>江津点>忠县点,忠县点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点;4)维生素C含量在各试验点之间差异较小,均在30 mg·(100 mL)-1以下,这是由其杂柑品种特性决定的;5)固酸比可作为成熟度和风味的评判依据,从4个试验点的数据来看,开州点的最高,忠县点的最低。综合品质分析结果,在4个试验点的太浩金果实品质表现优劣依次为奉节点>开州点>江津点>忠县点,以奉节点的果实内质最佳。

3.2 产量表现

从各试验点连续3年的产量统计结果来看(见表3),江津点梨橙中间砧高换树上的太浩金第二年(2016年)平均株产13.7 kg,要明显低于沃柑,但与W·默科特产量持平;高换第三年平均株产有大幅增加,为37.5 kg,基本达到较丰产水平,与沃柑水平相当,要显著高于W·默科特;高换第四年产量有所下降,为24.1 kg,要低于沃柑和W·默科特;从三年株产均值来看,江津点产量高低排序为沃柑>太浩金>W·默科特;太浩金按每667 m2栽60株计,折合667 m2产量为1 506 kg。

忠县点哈姆林中间砧高换树上的太浩金第二年(2016年)平均株产最高,达到53.9 kg,显著高于沃柑和W·默科特,达到极丰产状态;高换第三年平均株产下降较多,为29.6 kg,明显低于沃柑单株产量,与W·默科特接近;高换第四年产量大幅回升,达到41.2 kg,低于沃柑,但略高于W·默科特;从三年株产均值来看,忠县点的产量高低排序为沃柑>太浩金>W·默科特,太浩金和沃柑产量水平非常接近;太浩金按每667 m2栽60株计,折合667 m2产量为2 494.2 kg。

开州点W·默科特中间砧高换树上的太浩金第二年(2016年)平均株产达到24.6 kg,稍高于沃柑和W·默科特;高换第三年开州点受到洪水影响,太浩金树体受到的影响较大,造成非正常落果,平均株产减少至6.5 kg,而沃柑和W·默科特高换树定植区域未受涝灾,产量与2016年相比基本稳定;高换第四年产量回升,太浩金平均株产达到30.2 kg,与沃柑和W·默科特产量基本持平;从三年株产均值来看,开州点的产量高低排序为沃柑>W·默科特>太浩金,3个品种间的株产水平差异较小;太浩金按每667 m2栽60株计,折合667 m2产量为1 225.8 kg。

奉节点棱晚中间砧高换树上的太浩金第二年(2016年)平均株产高达55.5 kg,明显高于沃柑和W·默科特;高换第三年太浩金产量下降至29.7 kg,明显低于沃柑,但要高于W·默科特;高换第四年产量有所回升,太浩金平均株產增至41.2 kg,高于同期的沃柑和W·默科特;从三年株产均值来看,奉节点的产量高低排序为太浩金>沃柑>W·默科特;太浩金按每667 m2栽60株计,折合667 m2产量为2 527.8 kg。

3.3 抗逆性调查

通过对四个区试点连续三年的观察,太浩金树势较强,正常栽培过程中,在平坝通风透光性差的试验点易发生褐斑病、炭疽病和砂皮病,造成落叶落果,在建园时应科学选址。在夏季干旱缺水情况下,太浩金树体叶片较其他品种易出现卷曲,表现出较弱的耐旱能力,同时太浩金的成熟期在1月底,冬季寒潮来袭时易发生较严重的采前落果。综上所述,太浩金在重庆不同生态区域均表现为抗逆性不强,栽培管理中应加强病虫害防控和水分管理。

4 栽培技术要点

结合四个区试点的栽培管理经验,太浩金宜在年均温17.5 ℃以上或海拔400 m以下的柑橘种植区域内适当发展。育苗繁育宜采用枳、红橘作砧木,生产上栽植密度建议为667 m2栽60株,宜以机械化果园的标准建园;肥水管理上应增施有机肥,合理追施磷、钾肥,建议每年2—3月、9—10月施两次肥即可,以菜籽饼、腐熟牛羊粪或商品有机肥等为主,春季可加入适量复合肥,在进行叶面追肥时适当增加高效安全的广谱杀菌剂,以控制果园褐斑病、炭疽病、砂皮病的发生;修剪上注意及时短截强旺梢,控夏梢促秋梢,注重修剪后果园株行间的通风性和树体的透光性,对病害发生可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太浩金的着果率较高,但果实略小,自然生长具有明显的大小年现象,生产上可通过适当疏果来提高单果重和果实品质。

参考文献:

[1] 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11-212.

[2] 王武,邓烈,何绍兰,等.不同套袋时间对早香橘橙果实色泽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7):415-421.

(责任编辑:易  婧)

猜你喜欢
果实品质产量
国家统计局:2019年猪肉产量4255万吨 下降21.3%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避雨栽培对宿迁地区早熟桃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魁金’和‘金水杏’不同发育时期果实品质变化研究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