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

2019-12-26 08:40姿,马
关键词:生物学习题考核

刘 姿,马 亮

(安徽工业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的概念首次于1967年由斯克里文(M.Scriven)提出[1],它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并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以促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形成一种动态持续的正反馈运行模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重要区别在于反馈这一环节,进而实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策略及教师的教学策略,以达到教学质量及学习主动性提高的目的[2]。我们将形成性评价用于细胞生物学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形成性评价应用于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意义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化学生物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是生命科学以及与生命科学交叉领域的基础前沿学科。它利用各种现代技术和方法,从细胞的整体、超微结构和分子水平研究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的规律,为学生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形态、生长、发育、分化、衰老、死亡等生命过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可为学生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防治规律提供思路与方法。为全面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我们在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形成性评价试点工作,推进“多形式、多阶段”的考核方式改革,进而带动考核内容的转变,以期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促进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提高。

二、形成性评价在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应用

细胞生物学的课程考核成绩采用形成性评价成绩与期终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价成绩比之前的平时成绩比例(20%~30%)有较大提高,占课程考核成绩的40%~50%,具体的形成性评价考核项目包括课堂学习、课程作业、阶段性小测验、课堂展示和课内实验考核五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下。

(一)课堂学习

主要从出勤率,课堂提问、小讨论和学习笔记四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1)出勤率:通过课堂考勤系统由任课教师随机进行5次以上点名,主要对自控力差的学生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2)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手段[3],合理设计和运用课堂提问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此种方式主要是由教师和学生针对上节课所学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提问,在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每次课前复习上次课内容,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和提问题的机会。这样既要求学生课后及时复习所学内容,温故而知新,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师也因此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有效调控教学过程。(3)小讨论: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2次小讨论,要求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对给定内容进行发言和讨论,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分析问题能力、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缩短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距离。(4)学习笔记:多媒体上课方式的普及,往往导致很多学生过度依赖教学课件而忽视了学习笔记的记录,但是,学习笔记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及提高学习效率非常重要[4]。因此,将学习笔记作为课堂学习考核的一部分,要求学生对每章内容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总结,成绩由学生自我评定和教师评定共同确定,以督促学生养成记学习笔记的好习惯,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二)课程作业

课程作业方面的评价包括课后习题、小论文撰写和专业英文文献摘要翻译三个环节。(1)课后习题:每章内容都有对应的习题,且注重习题类型的多样性,以基础性题目为主,兼有综合总结性题目和开放性题目。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任课教师对3~4章的习题进行检查评阅,其他习题完成后公布答案,不懂之处可以利用课间、QQ、微信、网络教学平台APP等多种方式和教师讨论交流,以通过基础性习题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总结性习题督促学生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整合总结,通过开放性习题锻炼学生获取相关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2)小论文:针对自学章节的内容按要求撰写小论文。为了使学生实质性参与自学过程,要求学生针对自学内容,结合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写一篇约2 000字的文献综述。通过撰写小论文,学生可以对自学章节进行自主计划和学习,且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查阅文献、整理资料和归纳总结,同时结合已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自学能力、独立获取知识能力及创新思维都得到提升。(3)专业英文文献摘要翻译:细胞生物学的进展日新月异,且很多最新进展都是以英文文献发表,因此为了学生能及时了解学科的最新前沿进展,有必要尽早地开展专业英语的学习。因此,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关键专业术语都会用英文配套标出,PPT中多选用英文插图,且选取在知名杂志上发表的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英文文章以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对文献的摘要部分进行翻译,不仅使学生能了解到本学科的前沿进展相关学术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专业英文能力的提升,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专业英语文献的氛围。

(三)阶段性小测验

本课程内容包括细胞的结构及功能和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重大生命活动两大知识模块。因此,在学完细胞的结构及功能这一大块知识模块后进行一次阶段性小测验,检测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对测验成绩进行分析,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学生,并进行点评和指导。测验有利于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及时巩固课堂知识和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四)课堂展示

课堂展示主要采用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学生比较熟悉的章节内容(第六章第二节 叶绿体和光合作用)将学生分成4~5组,要求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进行课前学习、查找相关资料和制作PPT,并选出小组代表在课堂上进行10~15分钟PPT讲解展示,组间学生互相提问,最后教师总结。评价方式通过组间互评以学生评价为主,并辅以教师评价。此种表现性评价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讲解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动力,又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五)实践考核

本课程实践考核以课内实验考核为主,从实验报告、实验出勤、实验表现和实验前考核几方面来综合考评。实验前考核主要以布置实验预习思考题及随机提问的方式来实现。通过预习思考题及提问的方式使学生能较好地预习所做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能有条不紊地执行实验操作,比较得当地分析所得实验结果,实验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形成性评价的效果

通过形成性评价试点,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取得了初步效果。首先,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各方面能力特别是专业文献的初步阅读和科研思维的培养都得到提升,这对于大学三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其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有不少学生选择报考细胞生物学或相关专业方向的研究生,2018届毕业生中有学生考取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此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最终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试点前后两学期的课程成绩比较如图1所示,良好和中等成绩的学生人数显著增多,而及格和不及格人数有所减少。

图1 细胞生物学形成性评价试点前后学生成绩比较分析

四、结语

与传统终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能更加全面、客观地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性评价,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但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如何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数据并反馈教学过程,是后续工作需进一步完善的环节。可以将形成性评价与智慧课堂有机结合,在智慧课堂APP(如超星学习通、蓝墨云、雨课堂等)上进行形成性评价[5-6],利用APP的数据分析优势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数据,进而改进教学,实现有效的形成性评价反馈循环,以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生物学习题考核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内部考核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