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厘米的误差”与青春怀旧
——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2019-12-27 03:47曾仙乐
网络文学评论 2019年6期
关键词:林静辛夷老槐树

曾仙乐

辛夷坞是网络文学的“80后”女作家代表,也是青春文学和暖伤青春的领军人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被改编为电影后,研究辛夷坞的文章突然增多,但从纯文学角度研究小说文本的却寥寥无几。有论者从研究综述角度认为对小说的研究不及电影,“研究范围深度”也有“明显的高下之别”,并得出“网络文学与电影的际遇不可同日而言”“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关注不平衡”的结论①。可以说,从文学作品本身研究网络文学,从现象及宏观研究回归作家作品,已成为当前网络文学研究的一种趋势。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辛夷坞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销售量超过300 万册,被评为“20年20 部网络小说”之一,引爆了青春文学、青春电影等潮流,可称之为“致青春现象”。它以青春为主题,用真实的细节描写追忆了80后一代人的大学青春生活和爱情故事,在故事中穿插了“老槐树”“梦想”等叙事线索,前后贯穿,形成了一个富有立体性的圆形结构。

一、“曾经的梦想”与老槐树

一些研究者注意到辛夷坞小说人物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并认为这种创作方法使她的小说成为一个完整的综合体。在单篇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也存在这种富有叙事技巧的圆形结构。从梦想在老槐树下见证爱情到与老槐树告别爱情与青春,从爱情萌芽到告别最爱与林静结婚,小说的首尾形成了一个圆形的叙事对接。

“梦想”是小说首尾呼应的关键词之一。第一至三章分别采用《大学的新鲜时光》《我们曾经的梦想》《再见,林静》的小标题定下了小说的叙事基调:大学是与过去告别,包括曾经最爱的人。第二章在酒精的催化下,四个年轻女孩高谈梦想,一场只与爱情、青春有关的梦想。阮莞“唯一的梦想就是青春不朽”“永远青春,幸福安逸,然后在最幸福中死去”;郑微希望“跟着我爱的——也最爱我的那个人”去婺源,让见证过母亲爱情的老槐树成为自己的爱情见证;朱小北期待与暗恋的人互相倾慕。但她们热烈希冀的梦想在现实生活中面临了难以实现的困境,最后一章取名为《阮阮,只有你的青春永不腐朽》,阮阮在“最青春”但绝不是“最幸福”的时候意外逝去,朱小北的暗恋梦想成为她一生难以实现的哀伤,郑微的老槐树之梦也始终是独自前行。引人探究的是,梦想中爱情的见证者老槐树,不仅不是理想的爱情祝福者,相反成了现实中的爱情埋葬地。第二章的标题做了明确暗示,当80后的一代大学新生怀揣希望追寻梦想时,作者用了追忆的标题,以“曾经”一词告知读者故事早已发生,“曾经的梦想”并没有实现。这种叙事方式既印证了青春少女梦想的虚幻性和无力感,也暗示了故事的伤痕结局。

“老槐树”是形成圆形叙事结构的重要意象,也是“梦想”的重要物化对象。婺源的老槐树在小说中一共出现了19 次(番外另有4 次),它见证并记录了两代人的爱情。父辈在树下定情,但终以撒骨灰祭奠、母亲再嫁的方式告终;年轻一代希望老槐树见证爱情,却让它成为失去爱情的证明。爱情证物如童话书、小飞龙等的埋葬,失去的不仅是爱情本身和对爱的期待,也是对爱情意义的一种无声消解。两代有着截然不同成长经历的年轻人,有着惊人相似的爱情结局:爱情是且只能是事业与利益的牺牲品,它可以是事业的锦上添花,但绝不能是个人发展的羁绊。引人反思的是,老槐树真的是“爱情见证”者吗?郑微母亲在那棵树下遇见了初恋情人、私订终身、送走最爱的人,也是在那棵树下重拾爱情、埋葬爱人。郑微不顾一切追求的老槐树式爱情,却从来没有在老槐树下相爱过,它只是曾经的梦想和青春的纪念。男主人公林静、陈孝正也分别去过老槐树,但他们也都只是在纪念或放弃爱情而非追求爱情。圆形叙事结构突出了对爱的追寻,也揭示了梦想与现实的对抗及理想爱情的现实窘境。

这与当时的整体社会环境相关。一段时期内,经济、权势等成为决定个体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映照到个体身上则逐渐演变为对个体利益的高度追求、对自我发展的极端重视,利益也就成为权衡事物发展的重要标准。就男性而言,他们更多承担了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个体价值和人生观的形成也更多受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

二、“1 厘米的误差”与老槐树式爱情的性别差异

小说写的虽然是80后的青春,但在叙事中以“老槐树”为线索穿插了上一代人的爱情青春记忆。经研究发现,两代男女主角虽都曾在老槐树下出现,但老槐树下的爱情观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爱情立场也因此截然不同,主要表现为女性主动、执着、积极,男性被动、放弃、隐忍。

小说的女主角完全颠覆了人们习常的被动、羞涩、矜持的女性形象,彻底抛弃了来自传统和社会的压力,勇敢、果断甚至有些鲁莽地追求真爱,大胆、直接、热烈地追求一个讨厌自己的男生,为了爱一再放低自我。这种义无反顾、放弃自尊的爱并没有获得尊重。小说的主要女性郑微、阮莞、施洁、郑微母亲等都具有聪明、美丽的特质,愿意为爱低到尘埃里,甚至接受小三的骂名,但她们的付出没有获得来自男性平等的爱。考上大学、赴美留学、家庭反对、不爱等都是分手的理由,甚至连正式分手都没有。母亲与林静父亲的爱情以回城告终,郑微的爱情以陈孝正悄悄出国与合同爱情收尾,阮莞的爱情以男性的懦弱结束。为了爱情,女性还牺牲了职场空间,如阮莞毕业后选择去邻市陪伴男友、决定嫁人后辞职照顾家庭,郑微辞去拼搏已久的工作等。这种以爱情或家庭为前提的职场牺牲,当爱情消逝时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

相较之下,男性的爱折射出更多动摇与背叛。林静父亲有过两次放弃,第一次是在恢复高考回城后慢慢跟郑微母亲断了联系。“他得到了高考的名额,考上了大学,才慢慢地跟我断了联络”,这是多年后郑微母亲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慢慢”“跟我断了联络”,说明选择分开的是男性,原因是“考上了大学”。回到七十年代的社会原场,对下乡女青年而言,一个断了联络的回城男友带来的伤害无疑是残酷而彻底的。所以后来他“就在树下跪在我面前,说下半生一定会给我幸福”。这一来自中年成功男性的“跪”极具画面性与冲突感,也简洁地揭示了男性曾经造成的巨大伤害。“跪”带来的是忏悔和承诺,但迟到的承诺被现实无情消解,这场中年旧恋使郑微母亲失去了婚姻,背上了小三、破坏他人婚姻的骂名,但林静父亲到死也没能再跟她在一起。虚幻的承诺使“幸福”再次成为假定。

恋爱中的郑微始终是付出的一方,包括感情和金钱。去动物园是郑微买门票,预备放假去婺源是郑微在省吃俭用,且这些安排都是女性提出的。与其说付出,不如说陈孝正数次将郑微置于危险之境:第一次见面把郑微推倒在地;初次约会郑微因大雨担心他的安全在山顶近乎疯狂的寻找,陈孝正却早已回到市区;第一次正式外出约会因书中相片把郑微独自丢在市区;最后一次把醉酒的郑微留在篮球场;就连最后的分别也以伤害告终。第一次见面,陈孝正呵斥、推、理由气壮的态度隐射了他的利己主义个性和个人主义色彩,这些动作神态一方面说明了礼仪的缺失,一方面也印证了他毕业前选择的合理性——要先爱自己。小说里80后一代的年轻男性都具有或懦弱或逃避的特性,造成再度伤害的也就不止上一辈的林静父亲一人。林静突然消失、回国后3年失联,陈孝正悄悄赴美留学、回国后的加班暧昧与女婿约定,阮莞男友的流产分手、最后一面爽约,吴江的不顾家等,都是对女性的不尊重与伤害。

价值观的性别差异决定了女性爱情的失败。爱情是女性的全部,但它只是男性生活的附属品和点缀,选择权掌握在男性一方。这种不均衡性决定了女性不论是否坚守爱情,都指向悲剧与痛苦。为论证这种可能性,作者无意采取了多项对比分析。首先,经济压力并不是爱情失败的主因,家庭是其背后第一层原因。陈孝正以贫穷为借口离开郑微,“利他”还是“利己”成为二者冲突的关键。拒绝许开阳的追求可充分证明郑微的非物质爱情观,也从侧面论证了陈孝正离开理由的牵强。如果单纯从经济角度分析,两人同被中建公司录取,经济也完全不成问题。陈孝正母亲以父亲之名反对,成为压倒这场爱情的最后一根稻草。小说中的其他男性如林静、阮莞男友等家庭条件都很好,经济并不构成爱情的阻力,来自以男性家庭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势力的反对才是爱情失败的主因。林静因家庭纠纷放弃郑微,阮莞男友因家里反对妥协。在男性还没有取得独立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时,家庭立场是影响其爱情成功的关键。

其次,人物的个性差异也不是爱情失败的主因,男性担当能力的缺失是深层原因。与林静的成熟理智相比,陈孝正更易冲动;郑微和阮莞则趋于互补,一个冲动勇敢一个理性沉稳。小说中无论女性如何忠诚、主动、努力、为爱付出一切,都无法摆脱爱情失败的结局。究其根本,是男权社会中女性的被动地位以及男性的不担当行为使女性成为彻底的受伤者。从男性的爱情绝对主导权到找工作的性别歧视,女性总是被选择、被接受。从表面看,郑微在恋爱中非常主动,但实际上她只是被选择的一方。从小立志要嫁给林静,追赶了十几年,结果林静一声不响去了美国;在全校人异样的眼光中追到了陈孝正,结果陈孝正悄悄隐瞒和曾毓赴美留学。让人深思的是,在男性的世界里爱情究竟是什么、女友又代表了何种意义?如果说传统势力家庭的反对是男性动摇的外在因素,那么内在的利己和懦弱就是男性无法坚守爱情的根本原因。

最后,事业高于爱情的认知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再度伤害。身处当下的年轻一代,或许他们的爱情与家庭、事业不是融洽匹配而是对立、不和谐的关系,男性需在爱情与家庭、事业间做出抉择。在男性眼中,爱情是事业的羁绊,是人生与事业不容许存在的“1厘米的误差”,必须舍弃。为了成功,陈孝正留美回国后选择了爱情交易,即使仍爱郑微也只能装作不相识。从“小飞龙与陈孝正”到“郑秘书与陈助理”,变化的不仅是称谓,更是爱的失去和人情关系的冷漠。这是对陈孝正个人努力的一种绝妙讽刺与否定,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与企业内幕的一种无意揭露。最后,选择事业或逃避的第二代男性都后悔了,但追悔之后他们还是选择了事业与现有的一切。郑微的爱情悲凉而无声地结束,磨灭了纯真爱情的原本意义。这也就论证了林静父亲的一“跪”与陈孝正的最后一“抱”为何具有惊人相似性。把个体对事业和个人发展的追求凌驾于爱情之上,是两代男性的共通之处,也是源自社会文化背景的相似性。爱情的虚无使林静和郑微最后对彼此的认定只是仅存的一点爱的印记:睡中额头上的轻轻一吻、受伤时想要依靠的人。

三、青春怀旧与老槐树的价值解构

辛夷坞在写作《致青春》时还未成名,身处办公室的她“纯粹就是自娱自乐”②和“巧合”③,并没有明显的商业目的。作者更多注重于故事的讲叙和情感的释放,也并不避讳《致青春》与她本人的生活有关,人物原型来自她本人和大学同学。将私人回忆置换成青春怀旧的叙事策略,指引读者进入“对青春的想象和重构的文本意义空间”④。逝去的青春和永恒的爱情成为作者和读者的共同生活体验,诚实、真挚地追忆大学生活与爱情,形成了小说的青春怀旧氛围。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写实之笔真实地记录了80后一代的爱情故事与心路历程。与90后的网络聊天、游戏、火星语相比,80后的爱情有其独特性,发生地集中在校园,教室、饭堂、宿舍是主要活动空间。小说以精细之笔刻画了还原现实的在场感,准确地捕捉了人物的心理。初恋的甜蜜与苦涩、初次约会的期盼、暴风雨前的极度担心、初尝禁果的紧张与羞涩、分手的不解与痛苦等,几乎再现了人物当下的真实感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建构了审美与情感的统一。

小说题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其中“致”是给,“终将”暗含了不舍,“逝”表示已经过去,“终将逝去”也就定下了小说追忆的情感基调。“青春”是故事的主题,是每个个体必经的成长历程,也是人生最具热情、活动力最强、不受外界束缚的时期,一般与校园、恋情、友情有关。“我们”除了指郑微和林静陈孝正外,也可以宽泛地指书中人物,还可以包括读者和同代人。作者将写作定位为“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事”⑤,即80后。“我们”一词扩大了小说的主体范围,使小说具有更丰富的接受意义,更具代入感和现实感。校园青春除爱情外,还有友情和学习。小说所呈现的大学,认真读书已成异类,校园生活充斥着各种玩乐、社团、恋爱、游戏、看片,这与当时某些浮躁的社会现状相关,难免也会引起同类群体的共鸣。闲聊、应付学习、一起吃饭、互诉心事等是女性友情的联结线,宿舍情、闺蜜情在小说中贯穿始终,对郑微舍友的持续交代,也增加了小说的怀旧广度。

怀旧氛围的营造还与小说的“老槐树”情结有关。寻找记忆(想象)中的老槐树,赋予了老槐树更多情感意义。青春代表短暂,老槐树代表永恒,它们之间有着难以集结的时间差。老槐树的“老”意味着坚贞、长久,寄托了主人公对永恒爱情的追求。但在老槐树的时间流里,爱情是短暂也是永恒,但个体爱情只是时间流的一个小点,对老槐树的生命长流不构成影响。两代人在老槐树下的失败爱情,使老槐树失去了象征意义和传承意义。小说最后,老槐树的引路者和爱情故事的传播者——向导的离开,指明老槐树爱情故事失去了传承的可能,守护爱情成了郑微对老槐树的个人想象。同时,理想中只与爱情有关的老槐树,却是向导眼中的摇钱树,郑微埋葬爱情的代价——50 元——番外篇里转眼又被人以100 元买走。这说明当地女青年并不相信所谓的爱情,老槐树式的纯爱也就不复存在,也许从未存在。至此,“致青春”也就有了另一层含义,即青春的终结与爱情的终结,郑微的青春爱情也就成了无法掩盖的失败结局。

四、小说的局限

1998年痞子蔡在网上连载《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开启了中国“网络文学元年”。从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到今天网文作家超过1000万,接近5 亿的读者,接近100 亿的市场容量⑥,网络文学显然已成为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世界四大文化奇观”之一⑦。辛夷坞抓住了网络文学的热潮,成为网络小说的知名作家和热销作家。从小说文本分析其创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叙事相对单一的问题。

首先是叙事线索相对单一。小说以郑微的爱恋为故事主线,期间虽然提到了阮莞和母亲的爱情故事,但都一笔带过。仅以女性的故事讲述为主,缺少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全面性,男性包括林静和陈孝正等人物塑造缺少正面描写,完整性和立体性略显不足。这种叙事方式也使其他人物的经历和性格相对鲜明而单一,人物性格发展只能主要依靠作者叙述而非人物自身塑造。小说几乎没有围绕男性出现的生活网,陈孝正与林静的生活圈、社交圈、工作圈几乎都没有出现。仅以郑微为中心单线铺开小说叙事,缺少对人物的全面交代,不利于故事的多线索展开,成为作者当时写作的不够成熟之处。

其次是故事背景相对单一。小说以大学校园和郑微办公室作为主要场景,以小我的情感发展为主线,缺少对故事大背景的交代与深入描写。小说的写作范围仅局限于几个单一的生存空间:大学校园(以宿舍为主)、职场(以个人办公室和宿舍为主),人物也主要局限于郑微身边的人。这种叙事拘泥于个体情感,没有辐射出社会原本的人生百态和时代特质。缺少大背景支撑下的小故事,极大地削减了小说的价值和意义。小说提到的出国、个人发展、职场纷争、企业内幕等问题,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但作者只把它当作个人情感变化的因子,缺少对影响人物性格的背景分析和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意义剖析,使作品的支撑力略显不够。

最后是故事缺少必要的深层内涵。整篇小说体现的只是个体诉求,特别是女性对爱的诉求,但又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与生命关照,没有对社会的深度思考和人文精神追求。爱情、青春的写作意义作者没有探究,男性缺少担当的原因也没有深入分析。作为青春叙事,作者没有写出80后群体的特殊成长背景,也没有观察他们在大变化的社会背景下的生存压力、现实焦虑与精神危机;既没有80后常有的社会批判意识,也没有80后一代表达与宣泄自我、建构自我中心的代际言说。此外,创作题材的单一性、类型化、同质化也容易造成内容的空洞与审美的疲劳。

这种不足与局限并不是辛夷坞小说的独特现象,而是网络文学的普遍特征。网络作家除了少数具有精品意识与人文追求外,大多追求点击率与商业价值,一味浅显地迎合读者趣味,失去了文学应有的深刻性。“高扬”文学的“产业化功能”,“轻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娱乐化写作”倾向是当前网络文学的通病⑧。作者以流畅的文字技巧、跌宕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但在单薄的生活阅历、快意的生产方式背后,小说是否留下了值得讨论的烙印,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了。当网络文学成为一种纯娱乐的消遣物,作品也就难以留存长久的生命力。以读者为中心的网络文学,脱离了特定历史时期或读者兴趣发生转移、同类身份消失时,这类缺少人类共通情怀作品的生命周期堪忧。虽然辛夷坞把自己的作品视为“餐后的甜点或一颗巧克力糖”⑨,但足够的能量和回味的力量是甜点和巧克力成功的关键。因此,网络文学要“沉下来,理性地反思历史、现实和人生”⑩,辛夷坞的小说亦应如此。

注释:

①周伟.辛夷坞网络小说研究综述[J].当代文坛,2017(05).

②卫毅.辛夷坞意外畅销的青春[J].南方人物周刊,2013(15).

③辛夷坞.纯属巧合的写作生涯[N].文艺报,2011-8-26.

④赵宜.不可复制的青春——“80后”的退场与青春片的“终结”[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0).

⑤卫毅.辛夷坞意外畅销的青春[J].南方人物周刊,2013(15).

⑥顾天娇.网络作家中的小镇青年 用梦想和坚持实现弯道超车.光明网[EB/OL].(2018-12-17).http://reader.gmw.cn/2018-12/17/content_32185502.htm.

⑦王瑜.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围[N].光明日报,2017-12-11.

⑧徐兆寿.网络文学研究的尴尬和出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7-19.

⑨辛夷坞.纯属巧合的写作生涯[N].文艺报,2011-8-26.

⑩舒晋瑜,欧阳友权.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元老”[N].中华读书报,(2017-10-30).转自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1030/c404027-29616662.html.

猜你喜欢
林静辛夷老槐树
你好,我叫乌鸫
辛夷坞里辛夷花
山羊奶奶的老槐树
老槐树
两棵老槐树
世经版图
世经版图
树洞艾生的江湖往事
我愿做你的树洞
爱情杀毒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