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文化市场执法管理工作的思考

2019-12-27 07:08姜凯馨
文化产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出版物文旅监管

◎姜凯馨

(临沂市兰山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山东 临沂 276000)

临沂市兰山区位于城市核心区域,文化市场经营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执法监管任务重。在机构改革中组建了兰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加挂“临沂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兰山大队”的牌子。机构改革后,多头执法状况得到彻底解决,进一步明确了文化旅游市场的执法监管权责。

面对文化市场行业监管新形势,如何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一、文化市场执法管理工作现状

针对机构改革后文化市场行业监管新形势,兰山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切实统一思想,在意识形态、安全生产、文化市场监管、“扫黄打非”、移风易俗等多项工作稳步推进。2019年以来,共计立案处罚各类违规经营行为280起,结案202起,行政处罚136万余元;深入开展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暨无“小耳朵”创建活动,出动执法人员160余人次、车辆40余台次,检查各类宾馆饭店和居民小区40余处,拆除地面卫星接收设施11套;在安全生产方面,对全区300余家人员密集型文化经营单位和151家印刷企业深入开展了安全生产集中检查,大大增强了文化经营单位(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在文化市场监管和“扫黄打非”工作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工作措施,大力扶持具备条件的印刷企业升级改造,不断提高印刷行业的环保意识,环保油墨使用率目前已达到95%以上。

以此同时,不断加强出版物市场整治,积极营造文化市场良好环境。出动执法人员120余人次,执法车辆20余台次,异地封存非法出版物约21000余册,立案调查22起;全面开展5个“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取缔销售非法教材教辅读物游商摊点15处,立案处罚60余起,收缴非法出版物2000余册;以网吧、电玩、歌舞娱乐等场所为重点,立案查办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案件12起,16家单位依法受到严肃处罚;深入开展扫黑除恶“百日会战”,营造兰山区文化市场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文旅市场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文旅市场行业监管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齐;版权保护力度偏弱;执法管理工作能力亟待提升;管理和服务尚不能完美结合。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文旅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文化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齐

主要体现在从业人员守法经营意识不强等方面,如网吧、KTV、电子游艺等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超时经营等现象仍时有发生。这说明,文化经营单位过分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1]。

(二)版权保护力度偏弱

主要体现在出版物市场盗版出版物屡禁不止等方面。“扫黄打非”工作始终是意识形态领域管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扫黄打非”工作力度不断增强,持续不断地向基层渗透,涉嫌政治性、淫秽色情、封建邪教等非法内容的出版物在兰山区已基本绝迹,但如何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随着印刷复制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往粗制滥造的盗版图书也逐渐“高大上”起来,很多出版物已经无法从直观上判定是否侵权盗版,给执法管理部门的鉴定、评估带来很大压力。

(三)执法管理工作能力亟待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繁荣发展,文化市场新业态不断涌现,一些文化经营方式已经超出监管范围。例如整个网络文化市场的监管就是我们当前工作的空白,原因主要是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和网络市场监控技能、设备和权限的不足[2]。

(四)管理和服务尚不能完美结合

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在不同程度上依然存在。尽管兰山区文化产业持续多年向好发展,但多数是随着市场的发展自然形成的,相比北上广深及苏杭等地域,政府和行业监管部门在引领、主导、倡导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运营商环境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工作的建议

根据《兰山区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在对旅游管理职能进行整合的同时,还将加挂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区文物局的牌子,并归口区委宣传部领导。这意味着在下一步工作中,“扫黄打非”、文化市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物和旅游执法等行业监管不仅不会削弱,任务反而将日加繁重,执法力量亟待大力增强。面对机构改革带给文化市场执法监管工作的新机遇、新挑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尤其要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和新兴自媒体的力量,强化对文旅从业人员,特别是对单位企业法人、主要负责人的法律法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守法经营意识。要积极学习其他地区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在提升文旅市场服务力上下深功夫、真功夫。

(二)建设版权信息鉴定平台

以往在查办侵权盗版案件时,我们要将涉嫌盗版的出版物邮寄到出版社进行鉴定,鉴定报告再由出版社寄回我单位[3]。这样既增加了办公成本,又影响了办案效率,同时还存在很大的监管漏洞。若能建设版权信息鉴定平台,融合全国所有出版社相关资源,不论图书报刊还是影视光盘、电子出版物,甚至KTV曲库,均可实现“一键鉴定”侵权盗版,这样既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又能最大程度缩小或填补行业监管漏洞。

(三)提升行业监管能力

首先要加大对文旅市场特别是出版物市场“实体店”的监管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借助“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12318文化市场举报”这两个平台,鼓励群众举报反映违法经营行为,深挖非法出版物的“黑仓库”“黑窝点”,严厉打击销售和储运非法出版物的行为。同时,增强对网络文化市场的管控。充分发挥文化市场管理和“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作用,融合网信、网监、文旅市场执法等相关资源,重点提高行业主管部门在线监管水平,补充专业技术人才,线上、线下紧密衔接,对网络文化市场实现全面有效管控[4]。

(四)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增强文旅产业诚信教育,整合社会信用资源,形成以政府、行业、中介机构为基础,实现信用信息联合征集、专业评估和信用公示的社会信用体系,营造文化旅游市场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出版物文旅监管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目录
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名单
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系列出版物
首届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