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文化输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2019-12-27 22:22宋鸿畅崔馨月
文化学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宋鸿畅 崔馨月

一、文化输出的内涵及发展

探讨文化输出,首先应了解文化的内涵。中国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广义、侠义与深义三种定义。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侠义的文化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深义的文化是指在狭义文化的几个不同领域,或在与狭义和广义文化互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提炼、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存在于许多领域中的共同物质,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有特征的东西[1]。

具体来说,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品牌,都拥有体现自身特征的文化内涵,并以此传播自己的形象、传达自己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接收这些信息的每一个人的每一项选择。当这种传播是从本国向外输出,使其他国家的人在意识上接受本国的制度、语言、艺术、历史等物质与非物质事物,让其他国家感受到本国文化的先进性,产生崇拜,进而模仿学习该国文化,这种传播行为被称为文化输出[2]。文化输出能够提高本国文化的影响力,进而也会提升本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帮助获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另外,在他国模仿学习本国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必然会推动其他产业发展,尤其是对经济发展。

目前,各国无论在经济贸易方面还是文化娱乐方面交流都日渐频繁,全球性文化输出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而产生文化输出的第一步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这源于各国在完成工业快速发展后,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精神追求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具体表现在人们愿意将钱更多消费在享受生活上,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消费是针对文化类产品的,如电影电视、动画、文化旅游或文化相关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产业从人们生活的新鲜品变为必需品,人们慢慢地不满足于只吸收本国一种文化。虽然各国文化有较大差异,但蕴含文化思想的作品及产品中渗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对艺术的认识和对生活的态度是相通的。这些事物可以跨越语言、习惯甚至信仰而被全人类理解,因此,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也促进了文化输出。目前,市场上已经拥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如日本动漫产业、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等,同时这些文化相关产业的输出都为本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3]。

二、中国文化输出现状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中国一度被定义为世界的加工厂,通过消耗劳动力、环境资源以换取快速的经济发展,但这些年我国正在努力摆脱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意识到文化输出的重要性及其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潜质后,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对文化产业都给予了巨大的支持。目前,我国文化输出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传统文化,像历史文物、诗词歌赋、孔子儒家思想、名著相关作品、戏曲文化、书法文化,等等。其中,针对孔子儒家思想的文化输出发展较早,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为外国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特色文化的平台。另一种是现代文艺创作,其中包括现代流行小说、电影电视动画作品。针对这部分创作,我国依托于一部分传统文化,应用现代文艺创作手法努力将我们的文化推向国际文化市场。经过多方努力及尝试,我国文化作品确实在国际市场起到了一定的正面影响。例如:《如懿传》在Youtube热播,很多外国人甚至应用手机语音翻译软件逐句翻译来观看该电视剧。

虽然我国在文化输出的多方面尝试得到了一些初步的积极效果,但这些都不成规模,有些甚至昙花一现,无法发展为长期有效的模式。据统计,2018年我国电影总票房突破600亿,创下国内新纪录,这是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助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成效。在这些电影票房中,不乏许多高票房的中国本土电影及动画作品,如《红海行动》《白蛇:缘起》,等等。但在这些热映的电影中,以漫威、DC、迪士尼等为代表的好莱坞作品依然持续大满贯。从历史数据来看,虽然我国电影行业发展迅速,但2013—2017年的5年间,好莱坞电影在我国的总票房分别达到83亿元、126亿元、156亿元、206亿元、227亿元,呈现出逐渐递增的趋势[4]。观众相信其品质,愿意为其买单,甚至很多观众表示自己深受这些外国文化影响,无论影评好坏与否,为了情怀也要去支持。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文化输出对一个国家的宣传、文化渗透、文化自信,乃至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而我国在文化输出产业的建设上仍需花费大量精力研究与实践。

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过:“如果说我们能从经济发展史中学到什么,那就是文化会使局面完全不一样。”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从年年走高的票房数据和观众的反响可以看出,文化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重要的标志,他直接影响了文化市场输出。文化作品及产品在输出过程中,各种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展示会对与其发生思想碰撞的人产生极大的吸引力,这样就将文化初步输出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接收到所输入文化的人就会产生追随与模仿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输出国或地区的相关产品充分展示了其吸引力,因此被认识和购买的可能性就会增大,直接影响经济发展。

三、正面影响新时代中国文化输出与经济发展的四大关键要素

由于我国文化输出产业起步较晚,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因此,应该积极学习其他成功的文化输出案例,并修改扩展以适合当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播。中国文化产业市场的规模和潜力皆不可估量,要想更好地掌控该市场,可以结合以下四点关键要素形成合理的模式,并灵活运用。

(一)文化本体精神面貌直接影响文化输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文化输出产业无法运用工业产业求快的发展模式以达到产生经济效益的目的,文化产业是一个潜移默化、任重而道远的事业。想让人们主动地接受认可该文化信息,心甘情愿地为该文化买单,那么该文化需要真正扎根人们心里。因此,首先文化本体需要自身强大,这包括经济实力强大与文明的高度繁荣。如果文化本身是强大且优秀的、积极向上的,就能对人产生积极作用。文化本体强大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的本性都喜欢美丽而强大的事物,如果本国文化能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人们的工作态度以及社会素质都会有所提高,社会内耗小,继而促进内部经济发展;第二,本国优秀的文化能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拥有了文化自信的设计师才能做出更优秀的文化产品;第三,输出产品的同时,文化输出也是思想输出与文化渗透。通过在思想境界,思想道德方面的引领作用,得到其他文化更多的认可,也会促进经济发展。比如: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美国却是目前世界上文化输出的大国,美国好莱坞作品中不但充分体现了本国经济的强大、社会的高度文明,还将真善美、坚持、勇气等全人类的良好品质作为作品的主题,展示了本国良好的文化内涵。因此,大力发展我国文化输出事业的首要事务是增强我国经济、科技、文化内涵等各方面的实力。

(二)提高文化吸引力,建立相应的销售模式

各国文化经历了多年发展都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我国想要在百花齐放的文化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找到自身文化特点,突出独特性与吸引力,根据自身特点设计适合的方案做强本国文化产业。中国拥有璀璨的五千年文化积淀,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物质上都是极其丰富的,这就有了文化输出的物质基础。比如:中国素有“诗的国度”的美誉,在语言文学上留下了美丽的诗篇,更是以最美的书法形式将汉字的魅力展露无遗[5];除此之外,中国的孔子儒家思想也已经得到许多外国人的认可,甚至已经影响了他们的思想与信仰,因此,中国完全有能力承担起更多的世界文化建设,甚至在未来主导世界文化导向。

在互联网时代,本国文化想要在众多文化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与众不同的吸引力。有效的文化输出必须建立在得到广泛人群的认可和喜爱的基础上,使他们自主接受甚至追捧该文化及相关作品、产品。例如:日本动漫产业对中国学生的文化输出,据统计,发现中国大学生学习日语的比例非常高,这离不开日本动漫对中国学生的影响。学生大多首先被日本动漫的画面及剧情所吸引,当兴趣越来越浓,一部分学生便开始尝试学习专业日语,希望通过学习日语了解更多的日本文化。另外,大部分的日本动漫作品都积极展现了日本独特的建筑风格、饮食文化、穿衣习惯等,这些文化信息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文化输出。文化输出有时就跟教师讲解知识一样,如果只是一味地强硬要求他人接受只会适得其反,而通过娱乐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文化输出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文化输出可以看出,必须挖掘本国文化中独特的吸引点,并配合这些特点,采用恰当的方式在作品、产品中充分展现出来。

(三)宽容面对文化输出,适当进行文化融合

社会是多元化的,人们的喜好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文化市场也永远不会呈现一家独大的状况。我国宣传及发展自己文化的同时,要抱着宽容的态度面对市场,学会与其他文化共存,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在作品中通过文化融合使更多的人接受我国文化。这方面,文化多元化的美国是一个正面的例子。比如:美国皮克斯长篇动画“寻梦环游记”中主要的显性文化来源于与美国地理上相邻的墨西哥,但影片在展现墨西哥文化的同时,其传播的隐性文化,即其传达的思想却很典型的美式思维[6]。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其对其他文化包容的态度,这点值得我国文化产业相关人员思考与学习。

(四)与时俱进,适应互联网时代高科技的传播形式

不同的文化传播方式,直接影响文化输出的效果。现今是以互联网为主的时代,人人一部智能手机,随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到信息,已经不会再出现文化传播受限于传播方式的情况,现代传播进入了“内容为王”的时代。因此,在保证传播的文化内容能吸引观众的同时,我们的文化输出方式需要配合这个时代,不能只依靠像电影电视、纪录片等这样需要大制作的传统传播方式。抖音、H5等制作成本低、传播范围广的传播方式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注意,这些传播方式用实际的市场数据、市场影响力证实了其在互相网时代的重要地位。

处于高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国不能只单一地依靠五千年历史文化宣传,应学会接受新技术,结合高科技、高效率地发展。比如:可以利用目前流行的AR、VR技术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进行产品开发。目前,我国已有一部分博物馆、美术馆在积极探索这方面的合作,但依然处于初步阶段,更多是学习模仿国外已有的模式,在这方面我国应该花费更多精力研究适合中国特色的创新模式。

四、结语

当今时代,各国都意识到文化是本国在世界格局中重要的一环。中国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快速增长,使其他各国都注意到了中国文化市场的巨大潜力。日本、欧美等文化产业强国即地区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相关文化产业来势汹汹,致使中国文化产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人将钱花在了支持外来文化产业上。我国的文化产业虽然一直尝试从多方面进行突破,但却不成规模、效果不够显著,因此,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刻不容缓,我们不只需要将本国的观众找回,对他们进行文化输送,使国人能重视自己的文化特色,更要向其他国家展示我们的文化,在文化输出的同时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