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价值哲学导向问题探究

2019-12-27 23:40杨振峰
文化学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感性导向马克思

杨振峰

引言

马克思价值导向问题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精神世界的基本问题,马克思的价值导向问题在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实现了从实践、感性到自由的现实路径的超越。以突破传统的主体价值本位,实现主客体统一的价值观路径,马克思的价值导向问题关注人们现实的劳动生活或者说是进行的实践活动,或者说自我与他者在感性活动中互通。马克思的价值导向问题的内生逻辑需要再现,明细和确认在自我与他者的层面上马克思价值路径,马克思价值导向问题是马克思的精神生活的重要问题。

一、以实践观念突破传统的思辨观念

近代的德国古典哲学,为马克思哲学的建构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丰富的理论准备结合现实的社会生活,一针见血地指出自己同以往的哲学家不同,不限于解释世界,对方式之超越,达改变之目的。摆脱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而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矮子,思辨活动应以实践的方式,应用于改造世界,推动人们的思想历程与社会历史进程。

理论的东西应包含在实践的东西中,这其中蕴含着以实践观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发展的必然逻辑。自古希腊哲学开始,研究人本身的问题,以及认识人自身的原初性是由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先哲们确立的哲学中心问题。将哲学从天国拉回到人世,关注现世的人生问题,以期解决人生困惑。西方哲学在经历中世纪的波折之后,到西方近代哲学时期,重新确立人在世界中的中心地位,以近代哲学对本体论审视后进展至认识论,提出:没有认识论反省的本体论为无效。[1]这一近代哲学的口号,它直指的是物质本体论和神本体论,告诉我们世界的本体应当是人,人应当处在世界本体的中心,为人所想,以人为本。西方近代哲学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对人的启蒙问题,即人之为人,实现人自身的解放,而给予解答近代西方哲学启蒙的本体论问题是德国古典哲学。

在这一时期,也是人们思想的启蒙塑造阶段,人的价值取向与目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人类对于自由这一话题永恒的价值追求,成为近代西方的大哲学家们迫切解决的目标,考察人们的认识能力,思考人类的自由本质,觉醒人自身的自我意识。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就是近代西方哲学思考解决人自由问题的范式之一,康德在实践理性中也是关注人类本性的价值取向,其中对实践的偏向对于哲学的转变有着巨大影响,蕴含着人类认识思想发展的必然性。德国古典哲学为马克思突破静态的、抽象的思维,解决精神与现实的不一致问题,为实现自由要义提供了理论前提。

以人为主体的认识论转向在中国的学术界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盛行,这种认识论转向以批判反思传统苏联教科书哲学的客观反应论为主要任务,当时人依然在世界运行规律中处于从属地位,各种思想流派交流碰撞,以期提升人的主体地位,但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面临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即本体论问题依然是这种认识论的实质与核心。

如若仅仅是局限于认识主体,则是无法完整的表达人的本质特征,因而确定人作为世界中心的任务,也就无法得到完成,必须要以实践的方式方法突破思辨的方式方法才能确立人为世界中心的地位,表达人的本质。这一本质总的来说是:自由。在实现人的自由的过程中,人们对于自由的自觉意识与追求,成为了去除那层层遮蔽之物的内生动力,以实践来解决人的自由问题是康德首先提出的,但康德的实践方式并不同于马克思的实践方式,他指出纯实践理性是自由的问题。这种观点还是从直观的形式去予以解释的,并没有从实践的活动去理解,虽然有实践的必然趋势,但依然属于思辨的应用范围。

二、以现实的历史之物向自由的演进

“实践”既是人所特有的生存活动,又是人之为人的本原活动。[2]以实践为基础,以主客体统一为主体之时,人通过以实践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站在自由的高度看实践,实践自身有了独立性,改变了实践受客体限制的有限状态,实践实现了主体活动,彰显主体的自由本性、类本性,也即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还有一个局限性需要认真对待,也就是实践活动本身的主观性问题。对于这一问题,马克思于《关于费尔巴的提纲》指出:实践。这一现实之物并不超越社会而存在,它改变自己来自于自身,也就是实践者改变自身。对于这一活动过程恩格斯提出了历史的“合力”思想,在人类历史的客观演进过程中,这种历史合力论就阐述了它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在肯定人类历史的进程的前提下,马克思以实践活动自身来解释实践的自由。

“现实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的精神生活表现为依凭现存而具有的有限的精神活动。”[3]马克思以现实的人,处在历史进程中的人为研究对象,实现现实的人的自由和解放为目的。马克思肯定人的政治解放,同时又指出政治解放的不足,即宗教被驱离社会的政治生活后,来到经济生活以商品拜物教的形式存在,当今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资本就如同那庙里的“神”。这样一“物”使得劳动与人相异化,马克思在批判异化劳动时,指出资本成为了异化的发起者与载体,或者说是中介物。马克思认为社会中要消灭异化的关系,就要消灭担任中介的载体的作用:资本的作用。以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方式,解放劳动,破除资本对劳动的束缚。从而人的本质回归自身,才能实现人的解放。创造“人自身”真正的历史需要自由。

现实也是历史之物,它是与人有关涉的、调试和超越的对象,现实是自我超越,自我生成的,是在历史的活动中不断显现的自身。必然性蕴于现实性之中,马克思的价值导向实现了现实的价值与必然的统一。马克思哲学价值深刻地揭示了人超越传统存在的价值,这种植根于现实感性活动,不是以单一的要素而是以揭示人作为社会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作为社会价值主体在社会的运转中所付诸的实践,这也体现了人们价值的追求。对于价值这一精神生活的标志性内容,是精神与现实所共同拥有的关键内容,精神活动本是作为人所专有的样式,其暗含着内容与形式在实践的,主体的感性活动方式。人类在客观现实世界中,通过生产生活劳动创造思想与价值,马克思哲学价值内容从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产生,蕴含于实践之中,并在实践中得以实现,马克思哲学价值不单是实践活动,也包括精神生活在内。这种精神生活不是停留在思想中的游戏,是以现实性为根基的感性活动。现实是存在于价值导向中的现实,价值导向也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中,又引领着现实生活。

人是如何描述现实的实践活动,在这里,马克思将感性活动充当实践活动的中介,以此达到哲学思想的变革。于是马克思超越了实践为基础的主客统一,达到了感性活动为基础的主客统一,实现了对主客二元对立论的破解。强调人作为世界主体的主体性、创造性,突破世界物质统一性这一旧唯物主义的观点,打破了机械化的价值观念。在现实社会中,社会生产劳动体现了创造与实现人生命的价值,劳动是人本质的体现,是实现历史前进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已逐渐通过社会遗传因素取代生物遗传因素,这一路径正是马克思价值根本方向,从历史生成的角度来说,主体的存在实现了过去与未来两种存在的中介性存在,主体的现实生活是个体与类本质的中介。

三、以自由为现实的感性生活之价值

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一伟大创新:历史唯物主义。历史的“物”兼具非实体性与非经验性,是一种关系性存在的场域。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社会存在由一种富有功能性和创造性的能力所决定,而这种能力的实现方式就是实践,实践的问题在前面已经谈到,这里就不再过多阐述。

正如张一兵教授谈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物”一样,在马克思那里,“物”是关系性的存在,这一关系性的问题应是自我与他者这一动态式的、现实存在式的对象性问题,并构成了人们的感性活动以及人们的精神生活。处在一定的场景存在中的自我与他者构成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张一兵教授以“伙伴式”来形容自我与他者的这种关系,是非常贴切的。马克思追求的人的解放、人的自由是其开始的目标,不过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不是存在于空想上的,他是切实为寻求实现这一目的的解决道路。正如马克思所认为对于哲学家来说,应当立足于人类社会和社会化的人类去改变世界,创造理想社会形态,即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社会活动本身是对象性的活动,这一感性活动实现了自我与他者的和解,自我与他者的历史可追溯到费希特时期,只不过费希特提出的是自我与非我的关系,自我通过自我的为他性意识建构起来,他者的概念意义创立于自我之后,直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才成形。他者是“另一个”的“自我”,每个人的劳动也都是为了他人而劳动,自我被运用于关系概念,自我与他者的这种关系,又被译为“关涉”,这是海德格尔的说法。自我与他者是关系性的、双向的建构关系。这种关系本体显示出为生产劳动所建构的功能性的物,这种物也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关系,人与社会都是由关系所建构的,在人的本质关系中,价值这一范畴显示出不竭的动力,存在于现实的世界之中,交叉于社会性关系的人的现实自由,摆脱了抽象的概念形态,超越了本体论哲学。立足现实的感性活动的人的本质,而非人的“类”本质的马克思哲学价值,以“既定性”的形式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并伴随着历史的前进而发展,深挖社会形态更替去把握人的发展的价值导向问题,以历史的生成、变化、发展规律,去寻求人的自由问题。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从人的依赖性占主体以及物的依赖性占主体后,提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形态,实现了“人”真正的独立性,真正的达到了人的“自由”,这一价值导向进一步说明了实现人全面发展,实现全人类解放的理想信念,并非是“解放的神话”,它是最高的社会理想,最高的哲学理想,也是人类最高的现实理想。

猜你喜欢
感性导向马克思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马克思像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感性概念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