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也能“华丽转身”

2019-12-27 06:08徐东亚
孩子 2019年12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共育家校

文/徐东亚

我校是一所创办于2006年的低收费民办小学,地处东莞市清溪镇。在学校开办的初始阶段,生源全都来自外来务工家庭,并且是低收入家庭,家长因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另外,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家庭教育知识缺乏,所以,对孩子要么不管不问,要么把摆脱自卑的所有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不少孩子在日记中经常写到:“爸爸妈妈很少过问我的学习,一看我成绩差就会打骂。”“爸爸妈妈不是加班就是打牌,多想爸爸妈妈能多陪陪我呀。”家长的漠不关心和强迫施压,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孩子也因此产生了厌学心理。这些现状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普惠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家校共育之路该怎么走呢?

我们深深地感到:要想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关键是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所以从2009年,在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张润林老师(现为东莞市教育局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的指导下,我校开设了父母学堂,邀请专家来给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观念和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

一、理念引领下的“华丽转身”

我们坚信,所有父母都是爱孩子且愿意为孩子做出努力的。部分家长不来学习,并非否定我们的做法,只是因为学习时间和工作时间冲突,另外没有完整的理念体系支撑,缺乏被愿景激励的动力。2012年,我们在张润林老师的指导下,重新构建了以“崇和悦上”为核心理念的学校文化,把家校共育作为学校文化五大体系之一纳入其中,并明确提出了“和睿家长”的概念和标准,建构起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家长“持证上岗”制度。

在凝聚“和睿家长”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实施。

(一)优化父母学堂教学模式,立足于家庭教育需求,激发家长的学习热情

我们制定了《和睿家长的基本素养及常规要求》《父母学堂学员学习制度》,并且给家长购买了教材,印制了学习手册,定期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培训,每学年四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专题和内容,三个学年共计12学时的学习。为了见证家长的蜕变和成长,每一次培训活动都要请家长写微感言。

接着,我们制定了《和睿家长“持证上岗”评价体系》,结合父母学堂的学习教材和课程内容,在家长学习结束后进行考核,通过结业考核的家长将获得结业证书,真正实现“持证上岗”当家长。坚持才有回报,坚持才能走出困惑与迷茫、不解与埋怨。2015年,我校第一批“和睿家长”顺利结业。有位家长在拿到证书后马上在朋友圈动情地写下:“本以为我不行,但我做到了;本以为我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其实我的育儿之路才刚刚开始。专家和老师说得没错,教育真的是一个坚持的过程。为了自己,为了孩子,我要继续坚持。”

(二)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亲身体验师生的工作与学习

持证上岗的“和睿家长”在教育好自己孩子的同时,充分发挥引领帮扶的作用,逐渐和学校家委会一起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充当学生考试的巡视员与监考员,孩子上、下学时的护学岗,主动策划组织班级活动等,特别是学校十周年校庆活动中,有近300名家长志愿者到现场服务,家长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和睿家长”的内涵,同时也在无形中影响孩子们,潜移默化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再者,我们也把家长委员会建设当做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为此我们安排一位德育主任全程参与家委会章程和制度、方案的制订,并将家委会平时的工作进行记录,学期结束进行考核评估,评估结果计入“和睿家长”的评价体系。

(三)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学校每个年级每学期定期举行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分享在家庭教育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一些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此外学校还定期征集家庭教育成功案例,集结出版《和睿家长案例集》,把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推广到更多的家庭中,让更多的家长受益。

另外,学校还利用家访、线上平台、家教论坛、家长沙龙、亲子活动等形式,让家长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与经验,沟通形式的多样性和系统性,加深了家长、孩子、老师彼此之间的了解,拉近了学校与家庭、家庭与家庭、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孩子、老师与孩子相互之间的距离,使学校与家庭成为了亲密的教育合作伙伴,共同为孩子的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二、与时俱进的“和妈”“睿爸”

随着家庭教育工作的深入,我校在家庭教育工作稳步前进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向专业迈进,大力培养家庭教育指导师,进一步的对家校共育深入研究。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家校共育的理念就像种子一样,深深地扎根在我们每一位老师的心上,并逐步渗透到每一位家长的心中。

随着研究的深入,2019年春季开始,我校对“和睿家长”又作了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思考,根据一个幸福家庭元素的组成,结合父母双方因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对孩子影响的不同,提出了“和妈”“睿爸”的概念,并制订出了一套标准和评价体系,让家长更加明确自己在培养孩子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和定位。为此我们还设计了“和妈”“睿爸”的动漫形象,做成吉祥物,由孩子们将其颁发给获得“和妈”“睿爸”称号的家长们,不光给家长树立了榜样和标杆,还影响孩子心智的成长,促使孩子努力进步,成为家长和众人心目中的“美娃”。

我们的家校共育之路快速发展,证明普惠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家长也能实现从无知、无法、无奈到科学育儿的华丽转身。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继续在专家的指导下努力探索有效的家校共育策略。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共育家校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广电媒体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关爱报道”的探讨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