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蒙杂种母羊与藏羊杂种后代在高寒牧区的适应性及生产性能测定

2019-12-27 09:02杜笑村
甘肃畜牧兽医 2019年11期
关键词:杂种小尾寒羊公羊

杜笑村

(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10)

经长期自然选择与驯化,形成了牦牛、藏羊等高原畜种,二者均具有抗逆性强、耐粗饲等特点,不仅能适应高海拔、低气压、空气含氧量低的高寒多变气候条件,且具有良好的攀爬高山陡坡的能力[1-3],对高寒草甸、草原区矮草和灌丛草地等的采食利用能力较好,但其个体相对较小,成熟晚,生长缓慢,饲养周期长,均为单胎单羔(犊),生产性能低[4],适合以放牧为主的粗放经营,不适应以集约化规模生产为特征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因此要提升牧区草地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需突破牧区草食家畜品种改良这一瓶颈,在保留其抗逆性强,耐粗饲等优良特性基础上,显著提高牦牛和藏羊的个体重、生长速度、舍饲性能,尤其藏羊的多胎性,适应当前草地畜牧业向舍饲、半舍饲集约化规模生产发展的需要,显著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促进草地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高寒牧区由于受高海拔(3000m以上)、寒冷、缺氧、多变的气候条件限制,引入育成优良品种大都不适应当地的生态气候条件和传统的放牧生产方式,发病、死亡率高,繁殖力下降[5]。因此高寒地区绵羊品种改良只能以藏羊为基础进行杂交改良,利用小尾寒羊、湖羊和陶赛特等地方良种和引进品种冻精,通过人工受精生产杂种羊,或引进高寒牧区周边F1或F2 代小尾寒羊和湖羊的杂种母羊,与当地藏公羊生产三元杂种羊,在提高杂种后代多胎性、生长速度和个体重的同时,充分利用藏羊抗逆性强,耐粗饲的优良特性。

1 测定内容

在天祝县抓喜秀龙乡南泥沟村连续进行了3年(2013~2015年)的跟踪测定,测定了从周边农区引进的寒×蒙(小尾寒羊♂×蒙古羊♀)杂种母羊,及其与当地藏公羊生产的三元杂种羔羊对高寒气候条件的适应性、生长性能、体尺指标和多胎性等,归纳总结了高寒区杂种肉羊繁育生产的饲养管理措施。

2 测定方法及分析

2.1 引进杂种母羊的适应性

2012年南泥沟村一牧户先后从周边半农半牧区引进10只寒×蒙(小尾寒羊♂×蒙古羊♀)杂种育成母羊,采用放牧加补饲方式进行饲养,因重视日常饲养管理和补饲,母羊生长发育和放牧、生产情况都很正常,引进母羊与藏公羊杂交,母羊繁殖率和双羔率均达到100%。

2.2 藏寒蒙杂种羔羊的生长性能

引进母羊与藏公羊杂交,生产的藏寒蒙杂种羔羊生长速度快,虽然公、母羔羊平均个体初生重较当地藏羊低13.96%,但3月龄断奶重、6月龄体重、周岁体重分别较当地藏羊提高4.46%、14.54%和19.55%,其中1月龄、2月龄和6月龄体高、体长和胸围等指标也明显高于群内同龄藏羔羊(体重、体尺比较见表1和表2)。

表1 藏×寒×蒙F1代羔羊体重测定

表2 藏×寒×蒙F1代羔羊体尺测定

2.3 藏×寒×蒙杂种母羊的繁殖性能

当地藏公羊与引进寒蒙杂种母羊生产的12只藏×寒×蒙F1代母羊,头胎共产羔21只,其中有1只产3羔,7只产双羔,4只单羔,多胎率达66.67%,繁殖率达175%。因此用藏羊与引进品种的二元或三元杂种羊组建基础群,从中选育具多胎性,生长快且抗逆性强,适宜在高寒区放牧生产的肉羊品种,是高寒区肉羊品种改良的选项之一。

2.4 高寒区引进肉羊饲养管理要点

本次调查测定对象为引进的寒蒙杂种母羊,因重视日常饲养管理和补饲,不仅引进母羊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得以正常发挥,其与藏公羊杂交F1代母羊的多胎性也得以很好的遗传和表现,多胎率达66.67%,繁殖率达175%,因多胎羔羊个体平均初生重较低、但其2月龄断奶重、6月龄体重、周岁体重均较当地藏羊高,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同村两户2015年引进纯种小尾寒羊饲养,因饲养管理粗放,尤其冬春季补饲条件和管理措施不配套,小尾寒羊发病率较高,生长缓慢,最终全部出栏淘汰。牧民改变传统粗放的藏羊生产管理模式,完善棚圈等冬春季保暖设施,加强和规范改良母羊补饲措施,通过精细化、规范化饲养管理,在高寒地区繁育生产多胎羊,尤其杂种母羊是可行的,可显著提高养羊业的经济效益。

总结牧户在高寒区成功养殖杂种肉羊经验,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配套棚圈等冷季保暖设施,做好冷季暖棚的通风换气工作。二是采用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饲养管理方式,尤其冷季、母羊妊娠期和哺乳期应加强补饲,提供营养全面、精粗饲料搭配合理的补饲料及补饲方案,定时定量,做到四季营养均衡供应。三是做好兽医卫生防疫和养殖环境清洁工作,有效预防羊疫病和疾病的发生。四是加强母羊产羔期的接羔、保暖和羔羊培育工作,提高羔羊成活率。五是建设必要的饲草料基地,储备充足的优质青干草,精料补充料(或储备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食盐、钙和磷等矿物添加剂)。六是做好精、粗饲料的加工调制,做到粗饲料粉碎,精饲料配方利用,提高精粗饲料利用率和补饲效果。

3 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湖羊作为我国优良的绵羊品种,在多胎性和哺乳能力方面均具有良好的表现,且肉质细嫩,适应性广[6],目前已成功引进并在甘肃进行大面积推广。在高寒区也可尝试引进湖羊及其杂种母羊,与藏公羊杂交,从中选育具多胎性,生长快且抗逆性强,适宜放牧生产的肉羊品种。

4 结论

采用放牧加补饲方式,寒×蒙杂种母羊在高寒区能正常生长、繁殖和放牧,能保持多胎性;引进母羊与藏公羊杂交,藏×寒×蒙杂种羔羊平均个体初生重较当地藏羊低13.96%,但3月龄断奶重、6月龄体重、周岁体重分别较当地藏羊提高4.46%、14.54%和19.55%,生长速度快,其1月龄、2月龄和6月龄体高、体长和胸围等指标也明显高于同龄藏羔羊;藏×寒×蒙F1代杂种母羊多胎率达66.67%,繁殖率达175%;用藏羊与引进品种的二元或三元杂种羊组建基础群,从中选育具多胎性,生长快且抗逆性强,适宜在高寒区放牧生产的肉羊品种,是高寒区肉羊品种改良的选项之一。

猜你喜欢
杂种小尾寒羊公羊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湖羊及其杂种生产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差异研究
玉米—大刍草杂种F1籽粒品质杂种优势分析
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繁育生产性能分析
小尾寒羊脑膜炎的分析与防治
公羊触篱
吃狼肉
非繁殖季节提高公羊精液品质的研究
小尾寒羊养殖技术
不同氮效率茄子基因型及其杂种F1的氮素吸收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