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是有家歸未得 杜鵑休向耳邊啼」台商對民進黨增訂「中共代理人」法條的看法

2019-12-27 09:32丁鯤華
台商 2019年9期
关键词:協會民進黨台灣

丁鯤華

蔡英文女士日前宣示2019年9月民進黨將提出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訂「中共代理人」法條,內容為禁止台灣人民、法人或團體等為大陸黨政軍機構、相關團體或代理人進行危害「台灣安全」的政治宣傳,包括出席或參加其所舉辦或與其共同舉辦的會議,發表決議或共同聲明等,違者最高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並課以新臺幣500萬元以下的罰金;最輕則可罰3萬至50萬元不等的罰鍰,並可按次連續處罰。

消息一出,在大陸工作的台商群情激憤。全國台企聯發言人孫德聰代表大陸台商發表聲明強烈反對,並指出:當前每年數以百萬的台灣民眾在兩岸往來已成常態,彼此自然接觸,相互溝通完全在情理之中,民進黨所謂「中共代理人」條款含糊不清,未來只要任意扣上「危害台灣安全」的帽子,就可以堂而皇之的箝制言論、限制交流、禁止往來,無異製造「綠色恐怖」,讓台商回不了家。

民主倒退民進黨專制弄權

199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機前後,台幣兌美元由40:1到28:1升值近四成,原物料、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不斷升高,以外銷為主的台灣中小企業在匯率及生產成本變動的雙重衝擊下大量倒閉,而家具、服裝、制鞋、玩具等傳統製造業被政府歸為夕陽產業,採行不救濟、不支持原則,許多企業為求生存不得不含淚外遷,其中大約兩成轉往東南亞,八成移到大陸異地重置。

30年來,大陸台商在李登輝「戒急用忍」及陳水扁「有效管理」的兩岸政策下,一直遭受台灣各種無形打壓以及「資匪賣台」的冷嘲熱諷,直到2008~2016馬英九先生執政期間因兩岸開放「三通」、直航,鼓勵觀光交流,才爭取到較大的發展空間。可惜後期因「馬、王政爭」及太陽花學運等,兩岸服務貿易協定被迫中止簽訂,斷送許多商機,讓人扼腕。2016年民進黨蔡英文執政之初,曾宣稱將「謙卑、謙卑、再謙卑」,並許諾「兩岸維持現況」,但就任之後卻不斷限縮兩岸交流的管道,迂回「助獨反統」,以致台海局勢更趨緊繃。此次民進黨修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對主張兩岸和平統一的台商更為敵視,甚至荒謬到無需大陸「任命」,只要與民進黨看法不同,就會被視作「中共代理人」,以此強迫台商噤聲,限制其言論與人身自由,不但暴露民進黨專制弄權、整肅異己的用心,更將使台灣民主大幅倒退到戒嚴年代,我們完全不能接受。

開路搭橋為台灣創造更寬廣的未來

回想台商早年為打拚事業背井離鄉,其後隨著大陸經濟快速發展而佈局全球,不僅帶動本土產業轉型升級使台灣成為世界製造供應鏈的重要一環,也為台灣創造大量經濟收入。單以2018年為例,兩岸貿易額達2262.4億美元,其中,台灣順差達1289.5億美元,足見大陸台商對台灣經濟的貢獻。而在此過程中,台灣從未在大陸設立任何服務或協助台商、台胞的單位,也未提供任何實質支援,在震盪的兩岸關係中台商只能自求多福,相互取暖。從1990年北京、深圳分別成立台商協會迄今,大陸各地已有148個台商協會;合計在大陸的台商企業近11萬家,輻射會員家庭不計其數,且仍在逐年增加。我由天津台協到全國台企聯,在台商協會中服務21年,經常參與不同單位和省市政府的各種協調會議,表達台商及台胞的意見與需求,所涉及事務包括與企業經營有關的金融、稅務、環保、勞動法爭議;海關進出口、人員入出境;以及青年就學、就業;文化、宗教交流活動乃至護照遺失、交通事故、醫療救助等個人緊急事項,各種聯繫溝通極為繁雜,尤其兩岸制度與認知存在巨大差異,幸好有國台辦、各地台辦及省市政府相關單位的支援,才能使多數大陸台商的事業和生活有今日的發展與便利。

台灣人說「吃果子、拜樹頭」,我們感恩自己生長的土地,也銘記艱辛轉型過程中的一切接納和協助,因而願意弓身把自己做為橋樑,希望雙方減少誤解,增加互信與合作,讓後輩將來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遺憾的是如今反被視作異端,被定義為敵人,被分化、被排擠,甚而用各種懲罰加以威脅,叫我們如何能不憤怒與激動?

兩岸之間血緣與歷史切割不斷,但1949年國共內戰以來,戰爭的陰影始終存在,我們肯定「九二共識」,是因為一個中國的認同就是最佳「和平協議」,共同發展就是現在最好的方式;我們支持「一國兩制」,因為兩岸分治70年,台灣一直治權獨立,多數人更習慣自己的政治體系、社會價值和生活方式,統一後我們當然希望保留與延續,除此之外我們不相信會有更好的選擇。

台商不是「中共代理人」,我們是一群真正了解兩岸現況,有良知、說實活、愛台灣、也用行動為台灣付出的台灣人。民進黨有關「兩岸關係條例」的修法是打壓、是恫嚇,是故意製造「綠色恐怖」,我們必將反對到底,也會更堅定在兩岸間開路搭橋的決心,為台灣創造更寬廣的未來!

猜你喜欢
協會民進黨台灣
蔡英文與賴清德演雙簧?
「九合一選舉」催生的台灣最大黨
從盧麗安到王炳忠
「台灣競爭力論壇」談台灣競爭力
22年彈指一揮間
和睦一家親深圳台商協會舉行26周年慶典
2014是「台勞」元年?
民進黨廢除台獨黨綱的誘因
「最後一哩路」蔡英文不走了?
大陸有多少個台商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