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衡阳县文化强县战略

2019-12-28 03:09
文化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衡阳县船山强县

肖 璐

文化对于一个人犹如血液,融入了我们的生命;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犹如旗帜,引领这个民族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衡阳县委县政府立足自身优势,在2016年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文化强县”的战略构想,用文化引领未来发展。

一、文化强县战略的时代价值

文化,顾名思义是以文教化,以文化人。文化强县就是要做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兴旺发达,实现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目标。

(一)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传统产业发展方式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靠高消耗资源能源,牺牲环境的粗放式发展难以持续。就衡阳县而言,农业大而不强,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有限,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发展新兴产业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依托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资源,促进旅游观光、餐饮娱乐、教育文化等相关产业和行业迅速发展。

(二)有助于提升竞争软实力

如果说一个县的资源、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能让县域经济发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文化、精神等软实力则能为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积蓄能量、凝聚后劲。实践证明,开发、利用好历史名人文化,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是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王船山作为衡阳县的标杆性历史人物,船山文化作为“湖湘文化”的核心部件,深度开发、利用好船山文化品牌,既可以提升衡阳县的文化品位,又能提升衡阳县的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三)有助于丰富文化生活

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是实施文化强县战略的重要动力之一。在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和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

1.丰富公共文化产品

目前,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可以逐步解决地方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总量不足、公共文化资源匮乏的问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结构失衡、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少、精品力作少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2.改善公共文化设施

统筹考虑文化设施建设,如文体活动中心、综合档案馆、农家书屋等。衡阳县以县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为龙头,以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为依托,以452个农家书屋为基础,基本形成了城区10分钟文化圈、农村10里文化圈积极打造,提供完善便捷的文化设施。

3.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衡阳县开展“欢乐潇湘·幸福蒸阳”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创造“乐涌蒸水”“九峰山歌”“农家书香”等一大批有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举办船山故里国学飘香、船山文化夏令营、曾熙书画笔会以及系列民俗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作用。

二、文化强县战略的必备条件

建设文化强县要有的良好基础和条件。衡阳县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建设文化强县的现实优势和独特条件。

(一)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衡阳县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名人辈出,影响广泛。三国时西蜀尚书令刘巴,明末清初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船山,晚清中兴名臣彭玉麟,“革命先驱”夏明翰,言情大师琼瑶,我国台湾前“行政院长”刘兆玄,都孕育于这方古老的热土。船山文化和陶瓷文化闻名天下,界牌火灯节、九市稻草龙、渣江春社和“赶·二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

(二)有优美的文化景观

衡阳县自然景观丰富,也有历史悠久和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东部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岣嵝峰,南部有织女湖,西部有湘西草堂,夏明翰故居更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可以说,山水与人文融为一体,历史与现代相得益彰。

(三)有支撑的文化产业

文化建设依赖于政治经济的发展,而文化产业的发达支撑着文化繁荣和发展。立足衡阳县实际,我们通过打造万源湖-琼瑶旧居文化旅游区、船山故居-明翰故居文化旅游区、岣嵝峰文化旅游区,文化旅游产业已显雏形,已为文化强县战略实现提供强大助力。

三、文化强县战略的实现路径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文化强县战略的一体两翼,文化事业是公益性的,文化产业是经营性的;文化事业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的骨架。实现文化强县战略,应重点做好以下三点。

(一)做好文化事业,搞好文化传承

衡阳县人杰地灵,历史上出现了不少的名人学者,留下了影响深远的文学著作,文化古迹较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较多,可开发的文化资源相对较为丰富。第一,深度挖掘文化资源。文化与旅游相互依存、相辅相成。通过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用文化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点往往积聚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革命和民族民俗文化等资源,这是旅游的第一资源。第二,不断创新文化活动。衡阳县传说典故、名胜古迹、工艺技艺等乡土文化元素众多,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我们已经承办了全省首届农民艺术节,开展了全省“书画之乡”创建活动。编辑出版了《船山选集》和《乡土衡阳》,拍摄电视连续剧《铁血男儿夏明翰》在中央台播放。第三,不断传承文化遗产。开展民间民俗、民间艺术调查,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人、传习所以及生产性保护基地,全面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衡阳县委、县政府提出 :“大力弘扬以明翰精神、玉麟风骨、船山思想、大禹文化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精神传承的重点,营造向上向善向好的社会价值观。”

(二)做好文化产业,夯实经济基础

坚持产业推动战略,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第一,建立文化产业示范区。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来说,单独的景点和产品,甚至单独的一个企业,都没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单打独斗也是没有成效的。只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才能使文化产业竞争优势持久发展。衡阳县重点推进夏明翰红色文化、王船山古典文化、琼瑶言情文化、大禹历史文化和山水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第二,延伸文化产业链。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质量。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做好“吃、住、行、游、购、娱”这六项事业。第三,注重文化科技融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改造传统文化的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方式,盘活衡阳县历史悠久、积淀深厚、风情独特的文化资源。

(三)做精文化品牌,扩大文化效应

栽好梧桐树,吸引凤来栖。历史文化名人和地名景点商标是一个地方重要的知识产权,一旦被大众所熟悉,就可以形成较高的知名度,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将无法估量,相应的商标品牌价值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衡阳县开辟“一寺二湖三山四名人”(一寺,即伊山寺;二湖,即织女湖、万源湖;三山,即岣嵝峰、黄门寨、九峰山;四名人,即夏明翰、彭玉麟、王船山、大禹)的山水人文旅游专线,促进以旅游业为基础的区域文化及文化产业大发展。依托船山文化、明翰文化、大禹文化,借助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对传统工艺品进行改进,为传统工艺品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使传统工艺品的文化品位更高,形成区域品牌、知名品牌、世界名牌,以品牌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

猜你喜欢
衡阳县船山强县
《(同治)衡阳县图志》作者考
船山与宋学关联的再探讨
衡阳县:禁毒宣传进校园
衡阳县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张船山 社日朴园斋中咏燕》
南县稻虾产业富民强县
创新农业产业发展 打造县域经济强县
老促会“添油加醋” 助推英山旅游强县
中国最具竞争力特色经济强县
唐君毅先生之船山人性论浅释(下)①
——探《船山之尊生尊气与尊情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