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客家女子蓝衫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2019-12-28 03:09李海燕
文化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阑干客家人

李海燕

一、客家蓝衫形制特征

客家蓝衫与中原汉服一脉相传,又称为“长衫”“大襟衫”。“长衫”,是指其衣长及膝;“大襟衫”,则是就其开大襟的形式而言。因其颜色多以蓝色为主,称为蓝衫。蓝衫素雅、简约,制作工艺精湛,在衣身、领子、袖子、阑干、纽扣等的制作上,不但实用,且极富寓意。

(一)衣身

(1)剪裁。蓝衫是一种平面剪裁方式,裁片没有任何省或立体结构,衣身和衣袖均为离身性很高的服装结构,既能很好地遮蔽身体,又符合山区高温湿热气候穿着通风凉爽的需求。另外,在剪裁缝制上亦非常精简,常常将布边安排在后中缝合部分,缝合后劈开熨烫即可,不必包缝处理,充分显示了其功能导向在服装裁剪的运用,在存世实物均可见。

(2)衣长。客家蓝衫的礼服衣长较常服长,均长及膝盖位置,日常服稍短,大致到臀部,此正符合传统客家女子“行不露臀,坐不露股”的穿衣原则。

(3)缝骨倒向。传统客家蓝衫的肋边与袖下缝口在缝制时肋边开衩以上部分的缝份必须倒向后片,使整件衣服的前身片平顺,向前中心伸展,如果缝口倒口倒向错误,则称为“反骨”,被认为会给婆家带来不顺或灾祸。

(4)穿着形态。客家女子穿着传统蓝衫时,会将前襟提高折叠至腰处,形成“前襟短后襟长”的造型,使工作时不会因服装太长垂下弄脏,只有在重大的节庆典礼、家中有丧事或祭祀、拜神时才会将衣襟放平。提高折叠前襟时需特别注意对直前中心线不可以歪斜,以彰显客家女子端庄整齐的特质。为了满足着装需求及蹲坐方便,蓝衫两胁边都开有很高的叉,长度大都超过55厘米。

(二)门襟

门襟分为里襟(小襟)和外襟(大襟)。在小襟的处理上,有许多拼接。据介绍 :“以前的人,在小襟的制作上,有时甚至用2~3块以上的其他多余布料来组成,主要是为了节省布料,也为了充分利用起边角料,不至于丢弃浪费”。充分体现出客家节俭的美德与物尽其用的巧思。至于襟头的镶滚主要有两种 :一种为右肩绕过左肩延续到右前片腋下,多用于礼服;另一种为前中延续至腋下,多用于常服。两种制作方式上均将位置止于腰线上,便于妇女哺乳,干活时又可将前身折短系于腰间。

(三)阑干

客家蓝衫一般较少纹饰,尤其在日常便服中,仅在大襟处或袖口反折部分镶嵌滚边装饰,年轻女子再于镶捆的配色面料外缘加缝花边织带,称之为阑干。阑干主要用织带或配布裁成细条,宽度1.5~2.5cm,礼服和日常服的差异不大,常服的装饰较少,礼服除了使用花边织带,还会绣上珠子作为装饰。[1]我国台湾客家蓝衫传承人谢国耀先生说 :“年轻的女孩子用双滚边,老人则用单滚边,黑色或白色布料,不使用花布,镶有珠子花边的蓝衫大多是年轻客家女子的专利,老人家穿太花了会让人说不自重。”除了有细绲,还有大边,即所谓的“大边小绲”。年轻女孩的衣服襟头镶绲明显,从大襟头领口绕经后颈缘,一直延伸至右前身片的小襟里面,而老年人的只有前襟才有。制作客家蓝衫的老手艺人邹春仙先生介绍 :“最细的绲边大约是用4分(约1.2厘米)的布条,用缝纫机对折缝合后,再对折缝合,成为0.3厘米的绲边,必须缝得又直又匀,否则袖口在接合的时候绲边便不直不匀,就会错位或者宽窄不一。这还只是直的,较简单,难的是领口处,‘厂’字形的衣领要全部绲边,两条绲边还要平行。”[1]

(四)领子

客家蓝衫以立领居多,领子高度一般较低,约在1.5-2cm。虽领子高度极低,但客家蓝衫都不会省去这道复杂的工序。衣领的制作也尤为重要,做大了立不起来,达不到立领的效果,还会外翻,做小了又勒脖子。

(五)袖子

蓝衫在穿着时,袖子必须反折,用线缝紧或用布纽固定,形成袋状,可作为放置东西之用,称为反袖口袋。反折的袖子必须折好扣正,不可以随意平放下来,否则会被视为懒惰或者家中有亲人遇丧。到了冬天,为了遮挡里面所穿衣服的袖子,也为了保证干净卫生,客家女人们会做两个类似现在的袖套套上,再用安全别针别在反袖上。不同的袖子即使搭配同一件衣服,都像是一件新衣裳,一衣多穿的巧思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六)纽扣

(1)样式。纽扣分为布扣和金属扣,其中,可拆卸金属扣是客家蓝衫一个极具巧思的特色,传统蓝衫在缝制时不直接将扣子固定在衣服上,而只缝扣袢以顺应场合需求更换不同的扣子。另一种是布扣,一般的盘口是八个眼,而客家蓝衫的布扣是九个眼,因九为极数,九眼也更为饱满结实,九眼的顶端多出一个结头,有“长长久久出头天”的寓意。

(2)数量。正统客家蓝衫的纽扣的总数是五颗,这绝非偶然。谢国耀先生介绍 :“五乃五常,即仁、义、智、礼、信。”可见,客家蓝衫的处处细节,都蕴含了客家先民的大智慧。

二、色彩

客家人喜用素色,尤喜蓝、黑、白色,深色、素净的暗色给人素雅严肃的印象,就像客家人沉稳内敛的性格,耐脏的特色也较适应农耕生活,所以客家蓝衫偏向蓝色[2]。而粤东山区适合山蓝、木蓝生长,叶子含靛,靛经氧化后,称为靛蓝。

三、客家蓝衫独特的艺术文化特质

(1)实用为美。从蓝衫的机能上,体现了实用、经济的原则。无论在衣身剪裁、制作,领子、门襟、纽扣等细节设计上,均可见蓝衫实用性,其真正折射了客家女子勤俭、质朴的生活风貌及深湛智慧。

(2)素朴为美。从款式、色彩方面体现了客家人朴素的品质。客家蓝衫向来具有“不分贵贱贫富”的特点,仅在礼服和常服上稍作区分。蓝衫颜色多以深蓝为主色调,深色、素净的暗色给人素雅严肃的印象,就像客家人沉稳内敛的性格。

(3)和谐为美。客家人顽强的生存能力表现在与大自然的契合上,能够适应新的自然环境并与之和谐相处。蓝衫服饰材料多采用麻、棉质天然材料,染色用天然蓝草萃取原料,这点体现了客家人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4)承传为美。客家人非常重视对祖先所培育出来的质朴无华的传统精神的继承,客家蓝衫承载着自身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情愫。单一的形制,却延续了中原服饰的传统形制,体现了客家不慕虚荣、崇尚勤俭的客家精神,也是对祖辈们缅怀和敬仰的一种体现。

四、结语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透过服饰可彰显一个族群的兴衰,也可透过织染工艺了解一个地区的风土气候与产物,通过不同织法及染印的异同,观察不同族群彼此间的交流[3]。

在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浪潮中,客家蓝衫的裁剪制作看似简单,实则有相当大的学问。古代的蓝衫与女红物品几乎成为客家文化精神重要的代表性符号之一,不论其构造、制作甚至着装形态,处处透露着客家人对生活特有的态度及讲究机能、崇尚简洁的服饰美学,是客家文化精神重要的代表性符号。全球现有八千多万客家人,我们应对客家文化深入学习、研究,将其结合现代设计应用,使其与时俱进,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猜你喜欢
阑干客家人
客家人
中秋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清平乐·阿美歌舞
浣溪沙·偏遇平安夜不安
思远
松影阑干
宁化石壁:客家人的第一中转站
罗江怨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