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庙内涵 弘扬优秀儒学文化

2019-12-28 03:09
文化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庙庙会沧州

李 翱

儒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合理的精华部分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且对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作为儒学传播的重要载体、传统儒学教育的理想场所,文庙的文化价值也得以彰显。各地许多文庙积极行动,以自身这个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极为丰富的地点作为依托的场所,举办国学讲座、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等[2],更好地发挥文庙所具有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沧州文庙在挖掘文庙内涵,传播弘扬优秀儒学文化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一、发挥文庙本身功用,通过陈列推介孔子和儒学

沧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位于沧州城区运河岸边的文庙更是几百年福荫一地、教化一方的文明圣地,是省内11个设区市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儒家文化道场。沧州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600多年来,经过前后近20次的维修增葺,逐渐形成了庙学合一的规制。作为一座保存比较完整且规模宏大的明代梁架斗拱结构建筑群,其建筑布局和建筑形式都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和精髓,是研究明代建筑史和儒学发展史的实物资料,也是地方建筑中的精华,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1993年,沧州文庙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融合中,文庙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纪念性建筑的本身含义,成为中华多民族文化的象征。文庙的存在体现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2009年10月到2012年7月底,沧州文庙进行了一次历时三年多的复建修缮工作。2016年,沧州文庙更新了幞城杏坛展览室作大哉孔子专题展,展览主要由孔子的生平、孔子的思想、孔子及其思想在海内外的影响等部分组成。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展示了孔子不平凡的一生和他作为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的光辉一面。同时,沧州文庙培育讲解人员,为游客提供优质、精细的讲解服务,让游客更清楚地了解文庙既具有祭祀孔子的功能,又具有推崇文人政教的作用,领悟到文庙所包含的数千年的文化底蕴,消除部分游客对文庙场馆本身的一些误解,改变了他们只把文庙当作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观光游览之地[3]的观念,以及在文庙内嬉笑打闹、言语无状的不文明行为。

二、吸纳社会力量,弘扬传统民俗文化

文庙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一种有益的社会教育资源,沧州文庙积极利用文庙场馆,充分挖掘自身内涵,探索创新传播儒学文化的方式,举办多种传统文化活动[4]。

融入社会力量办庙会成为文化庙会的一大亮点。重修后的沧州文庙充分利用文庙场馆,积极协调引导沧州本地知名企业赞助文化活动,为文化庙会增添技术和资金支持,用社会力量解决活动社会化参与问题,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按照“文化为社会、社会办文化”的工作思路,沧州文庙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融入社会力量举办祭孔大典、国学讲座、少儿国学大赛、文化庙会等活动,打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地和沧州地方历史文化的教育基地。

与沧州本地知名企业合作,沧州文庙每年举办两届规模较大的文化庙会。新春文化庙会和夏秋文化庙会期间,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邀请沧州市河北梆子剧团等专业演出团队驻庙演出,为市民奉上一场场丰富的戏曲盛宴;每年入腊之后,联合沧州大运河孔子学堂和公益组织雨花斋共同在“腊八节”赠粥送温暖,同时为广大市民宣传腊八民俗知识;每年春节前,邀请沧州市知名书法家齐聚文庙,为市民现场写春联送福字;联合沧州市非遗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元宵节期间,联合运河区文化馆组织落子、秧歌、高跷等民间文艺展演;为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唤起百姓对中华传统节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沧州文庙吸纳社会力量,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该活动现已成为文庙品牌。

沧州文庙的文化庙会致力于传统与现代结合、公益与市场化相衔接,成为文化气息浓厚、全民广泛参与、深得广大市民喜爱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社会力量的注入参与使庙会文化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新年祈福、端午茶会、开笔礼、乡射礼、唱大戏、拓片制作及儒学猜灯谜等系列活动异彩纷呈。

每年文化庙会都会吸引上万市民参与,尤其是元宵节期间的儒学猜灯谜活动,参与者众多。文化庙会既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使市民学到了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沧州日报》《沧州晚报》、沧州广播电视台等多家本地主流媒体每年对文化庙会进行跟踪报道。

三、迈出庙门,让孔子和儒学走进学校和社区

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宣教水平,是文化单位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关键。传播儒学、举办传统文化活动是文庙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渠道。作为沧州市重要的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以及儒家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沧州文庙注重发挥教育宣传职能,致力于向市民普及国学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请进来”的基础上,还积极“走出去”,联合学校、家庭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全民读《论语》、文庙小小讲解员等“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率先在沧州市运河区育红小学、新华小学和新华区第二实验小学、路华小学四所小学展开。活动为孩子们搭建了平台,展示了他们学习传统仪礼、诵读国学经典、充当文庙小小讲解员的风采,促进了孩子们对儒家优秀文化的热爱,激发了他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从2016年至2018年,沧州文庙主办的三届沧州少儿国学大赛暨中国少儿国学大赛沧州赛场,吸引了5 000多名小选手参赛,为沧州市少儿搭建了学习国学经典的公益平台,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参加第一、二届沧州少儿国学大赛的优秀小选手参加了第一、二届中国少儿国学大赛总决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下一步,沧州文庙将把传统文化活动延伸到社区,讲好儒学故事、传统文化故事,进社区开展好更多的国学知识展览、竞赛和诵读活动,使居民进一步了解国学文化,感受国学魅力,使更多的人爱上国学,树立文化自信,热爱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家庭邻里和睦。

四、围绕文庙儒学,加大宣传力度

沧州文庙作为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注重自身保护的同时,加以合理化利用,不断开展普及性的宣传介绍工作,通过有益的宣传,增进市民对儒家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弘扬优秀的儒学文化。主要以新闻宣传、网络宣传和社会宣传三大形式为抓手,针对不同群体选用不同的媒介渠道、不同的宣传手段和方式,以获取最佳的传播效果[5]。

(一)充分利用本地主流新闻媒体

通过《沧州日报》《沧州晚报》、沧州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及时预告和报道文庙举办的各类传统文化活动,让不同层次的群体能够第一时间获取信息,扩大传播范围,提升宣传效果。

(二)积极探索“互联网+传统文化”的新思路

沧州文庙请专业人士为文庙制作了360度全景图,通过扫描文庙微信公众平台或登录文庙网站便可以参观文庙,360度立体效果,再配上专业老师的讲解,给游客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市民足不出户便可参观沧州文庙,感受文庙所包含的数千年的文化底蕴;2016年,沧州文庙祭孔大典首次采用微信直播,直播吸取了互联网的优势,利用互联网的直观、快捷、交互性强、不受地域限制、受众范围广泛等特点,让更多的不在现场的观众有机会观看大典盛况,体验庄严隆重的祭祀礼仪,直接冲击观众视觉,促进了大家对中华优秀儒学的接受、认同与热爱。

(三)加强与外界的互通互联

2017年7月,沧州文庙本着与海内外孔庙交流学习的宗旨,加入了全球祭孔联盟,正式成为全球祭孔联盟成员单位,并于2017年9月28日同全球20多家文庙、20多家儒学机构、几十家孔子学堂共同参与“2017全球同祭孔”直播活动,中国孔子网融媒体各平台全程关注并直播,新华网、中青网、大众网、中华微视、今日头条和山东24小时等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参与“全球同祭孔”直播活动,加强了沧州文庙与各儒学机构之间的交流学习,也促进了儒学文化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与弘扬。

五、结语

昔日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场所,成为今天弘扬儒学文化的新天地。充分保护好文庙,挖掘文庙的内涵,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提炼儒学的精髓,将其发展为德育教育的基地[6],“请进来,走出去”,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并围绕文庙儒学加大宣传力度,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文庙在现代社会中的教化作用,才能实现自身保护和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文庙庙会沧州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四川省资中文庙的建筑发展史及其修复研究
元宵节,逛庙会
“祭如在”与文庙祭祀
沧州鸿发包装技术研究所
云南文庙介绍
——巍山文庙
文庙开笔大典
回到“风”中——评《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