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的研究进展

2019-12-28 01:47邓红春
医师在线 2019年4期
关键词:孕产妇产程胎盘

邓红春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541600

近年来就我国孕产妇死亡情况来看,产后出血是最为主要的原因,尤其是边远落后地区[1]。出血量的收集及测量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使得该病的实际发病率更高,无法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基于此,应对产后出血主要诱发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重视产后出血护理、监测及防治工作,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1 原因分析

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都可能造成产后大出血,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因素最为常见。一般情况下,胎儿娩出后,血窦会因为胎盘分离而进入开发状态,进而造成出血现象,正常情况下,子宫平滑肌收缩和缩复可有效压迫肌束间的血管,使子宫壁上的血窦关闭,血流速度便会下降,可促进血栓的形成,进而避免继续出血[2]。1、当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对分娩有恐惧,对阴道分娩缺乏足够的信心;2、产程过长或难产,造成产妇体力消耗过多乃至衰竭使体质虚弱;3、临产后过度使用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4、合并有急、慢的全身性疾病;5、子宫过度膨胀,子宫肌纤维因巨大儿、多胎妊娠等原因,出现伸展过度现象;6、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育,子宫肌收缩性因子宫畸形、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等,而受到影响;7、子宫肌壁损伤,如:剖宫产史、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产次过多、急产等均可造成子宫肌纤维损伤;8、子宫肌水肿或渗血,妊娠高血压疾病、宫内感染等,引发子宫平滑甩层水肿或渗血问题,造成子宫收缩乏力;9、胎盘早剥,所致子宫胎盘卒中、前置胎盘等均可引起产后出血;10、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产妇体力衰竭、胎盘粘连或植入等,都会对影响子宫肌肉收缩机能的正常发挥,造成产后出血现象。

2 护理对策

2.1 组织管理

(1)科室成立抢救小组,制定抢救工作职责,成员分工明确,制定科室紧急情况下人力资源调配预案,一旦有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需抢救,小组成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救治地点参加救治[3]。(2)加强对所有产科医师、助产士以及护士的专科理论、应急预案演练、急救技能等相关知识培训,并对产妇急、危重症的监测、救治及护理做到熟练掌握,可规范使用各类急救药品、设备及仪器。(3)做好对急救药品、设备及仪器的保管工作,确保其完好率。

2.2 做好产后出血的监测、预防

2.2.1 产前监测

对于高危孕妇来讲,应进行定期产前检查及追踪,强化管理力度,随时了解妊娠妇女的情况,及早发现潜在因素和高危因素,努力提高对高危因素的识别能力。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积极除进行定期监测检查外还必须让高危孕妇提前入院,在分娩或剖宫产手术前做好充分准备。

2.2.2 产时监测

正确处理产程(1)第一产程对产妇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并指导其进行放松休息。生产过程中,注意观察产程进展,出现延缓或停滞现象时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理,针对产后出血问题做好一系列防范工作,必要时需做好术前准备。(2)第二产程规范使用无菌技术,指导产妇合理使用腹压,选择合适的机会进行会阴侧切操作,防止胎儿娩出过快,胎肩娩出后,为加强子宫收缩,需在第一时间使用缩宫素,降低出血量。(3)第三产程应准确判断胎盘是否剥离,未剥离之前,禁止大力牵拉脐带,也不允许对子宫进行按摩挤压,出现胎盘剥离征象后,采取科学处理措施使胎盘顺利娩出,对胎盘胎膜完整性进行查看。并仔细检查软产道,当发现裂伤现象时需进行缝合。(4)准确收集并测量产后出血量,如果2 小时高于180ml,需确定引发该现象的具体原因,及时采取科学处理对策[4]。

2.3 抢救护理

(1)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规范使用宫缩剂。(2)及时补充血容量,不要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并借助直通留置针头形成快速静脉通道,其数量不少于两条。对患者的呼吸、脉搏、皮肤颜色、血压、生命体征、尿量等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控制输液速度的合理性。(3)通过按摩对子宫形成刺激作用,促进其收缩,使宫壁血窦逐渐闭合[5]。(4)为促进孕产妇下肢静脉回流,可采用平卧位或足高头低的体位,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3 讨论

产前及生产过程中,做好监测工作,针对产后出血的诱发因素,应做到早发现、早防范,减小产后出血发生的可能性。对于产后出血及高危妊娠的高危因素,产科医护人员应能够熟悉掌握,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做好对应的准备工作。

对于产后大出血的救治和护理来讲,完善的抢救组织的建立是尤为重要且必要的,可为医院急救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并且,通过建立抢救组织,还能够协调各方面关系,使得抢救工作可顺利开展。对于各种急救常规与急救技术,产科医护人员应做到熟练掌握,并规范使用各类急救药品、设备及仪器,以提高抢救患者的成功率。

宫缩乏力是产后大出血的主要诱发因素,除病理和生活原因之外,心理因素也会造成导致宫缩乏力,进而导致产后大出血,如孕产妇生产前或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多顾虑、精神或心理紧张等,对此,医护人员在开展抢救和护理工作时,应照顾孕产妇的情绪,通过安抚和疏导缓解其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在救治过程中能够做到积极配合[6]。

在围生期医学及产科领域,产后出血是其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如何减小产妇产后大出血发生的可能性,避免造成产妇死亡率,是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对于临床工作者而言,必须明确产后大出血特征,充分认识并了解诱发该现象的高危因素,提高对产前评估的重视力度,做好整个生产过程的监测工作,实时掌握患者病情。当出现产后大出血现象时,需及时对出血量进行准确评估。要想减少产后大出血并发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就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应了解并掌握易引发产后出血诱的因素,通过监测和防范来应对产后大出血的发生,做好产后大出血的应急抢救预案,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为孕产妇的生命安全提供最大保障,提高产后大出血患者生存率。

猜你喜欢
孕产妇产程胎盘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产前超声与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果对比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孕期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胎盘大补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