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思考

2019-12-30 15:40贾明峣毛晓红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绵阳路线长征

毛 若,贾明峣,毛晓红

(1.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 621010;2.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长征途中向绵阳方向挺进及在绵阳范围内的一系列战斗、活动,是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西进、北上的非常重要的一环。绵阳是红四方面军长征的第一站,红军在绵阳的活动主要集中在绵阳的北部地区,主要是平武、江油、梓潼、北川大部及游仙区、盐亭的局部地区。红军在这些地域活动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大量的旧址(遗址)类长征路线文化资源以及红军文物。1935年3月底,红四方面军为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发起强渡陵江战役。红军渡江成功后,分三路作战,在占领剑阁县城,攻克剑门关后,进入绵阳地区境内,开始了红四方面军长征的艰苦征程。1935年7月下旬,红军主力全部撤离绵阳地区。红军在绵阳境内的革命斗争,是中国革命史上辉煌的一章,给绵阳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遗产。

一、红军长征在四川绵阳境内重要战役战斗和重要革命遗迹遗物

长征期间,红军在四川绵阳境内究竟打了多少次战斗战役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统计,在四川绵阳境内打的重要战斗战役主要有梓潼战斗、飞龙山战斗、中坝战役、千佛山战役等。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红军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谱写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虽然红军在绵阳的时间只有100多天,却给绵阳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这些财富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弥足珍贵。解放后,陆续在绵阳境内发现红四方面军重要的革命遗迹和遗物。红四方面军在绵阳的遗址、遗迹、遗物、碑刻等,主要分布在江油、北川、平武三个市县。革命遗迹、遗物既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贵教材,也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可贵财富。红四方面军在绵阳境内的重要革命遗迹、遗物有:

1.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陈列文物。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位于绵阳市江油市西山公园西侧山坡,毗邻西山烈士陵园。在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三楼陈列厅,大量红军遗留的武器、生活用品和珍贵文献资料向人们展现了红军在川西北战斗、生活的场景。

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陈列了红四方面军的军帽、军服、雨衣、皮带及红军使用过的药酒瓶、瓷碗、铜炊壶等实物。同时,在“围城打援”部分,展陈了红军自制手雷,红军在江油战役中使用过的手榴弹、子弹、弹壳、三角铁钉、马刀、砍刀和游击队使用过的铁锏、长矛、羊角叉等。最引人注目的,是2009年4月19日至20日,在江油原北城乡场镇抢救出土的窖藏枪支,包括步枪、马枪、机枪等共1 349支。江油出土的这批红军使用过的枪支,数量之大,是迄今全国各地发现红军使用过的金属器械中仅有的一例,价值尤显珍贵。在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还展陈了大量与宣传有关的红军文物,包括石刻标语和国家一级文物《红军歌谣集》手抄本等。

2.北川红军碑林馆陈列文物。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乡人民政府驻地东侧奎星山下。2001年11月,北川县人民政府为纪念红军在北川的战斗、生活,动工修建红军碑林馆,于2002年12月5日在禹里(原治城,1935年北川县苏维埃政府驻地)落成。红军碑林馆占地面积150多平方米,馆内存放红军石刻标语46块。有红30军政治部、川陕省委、北川县苏维埃等在当地宣传标语,如“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打倒屠杀工人的国民狗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义不当亡国奴”,“拥护苏联的和平政策”,“红军是穷人的军队”,“赤化全川”,“共产党是为穷人谋解放谋衣穿谋饭吃使穷人有立足之政权的政党”等内容。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了馆名,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老红军魏传统题联“红军血战千佛山,至今未忘过北川”。2002年,该馆被绵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10月,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平武红军碑林陈列文物。红四方面军在平武县境内留下了多处红军石刻。为缅怀红军的丰功伟绩,1987年平武县人民政府于龙安镇建立了红军碑林馆。红军碑林馆占地面积455平方米,馆内保存了红军在平武建立苏维埃政权和战斗时遗留下来的碑刻标语等珍贵的革命文物。碑馆正面匾额“红军碑林”四个金色大字,为时任1935年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元帅于1982年亲笔题写。两侧大柱上有木刻对联“石破天惊,摩崖字字留战纪;铭心刻骨,后昆代代踵前徽”,为已故四川省人大副主任、乡人张秀熟同志作,国防部长张爱萍同志书。碑林内最主要陈列着红军石刻标语,最大的石碑高1.8米,宽0.92米;最小的石碑高 0.6 米,宽 0.49 米,共计51块。碑刻内容主要为红军鼓励当地百姓自动武装起来,保卫苏维埃政权,打倒蒋介石政府,如“工农穷人自动武装起来成立游击队赤卫队少先队去打卖国贼 红军政治部”,“蒋介石一到四川马上就命令刘湘收税照五倍征收派南京政府的专员来四川坐收捐款打倒增加粮税估逼军款的蒋介石红军 政治部丙二”,“剿灭了卖国贼蒋介石中国才不亡穷人才不当亡国奴!红军政治部丙二”,“保卫赤区”,“打倒国民狗党”,“工人只做八小时工作!青工六小时!重工四小时!红军政治部丙二”,“共产党是工农穷人的唯一政党!丙三”等, 标语宣传面对广大群众,使当地群众对红军的武装性质更加了解,对红军与国民党政府的斗争目的更加明确,坚定了群众跟着共产党走的信心和决心。1987年5月,该馆被平武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平南羌族乡苏维埃旧址。平南羌族乡位于平武县境南部,1935年4至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三圣庙建立平南县苏维埃政府,平南县因此而得名。在平武县平南羌族乡,红四方面军建立的平南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三圣庙大名鼎鼎。作为一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其具有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现已推荐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5.江油红军胜利纪念碑。位于江油市中坝镇解放街中路与解放街南路交汇处的街心花园。红军胜利纪念碑原是位于中坝城中心的“中国革命军第十九军一路司令董珩德政碑”。1935年4月18日,红军胜利占领中坝。全城一片欢腾,人民群众张灯结彩,热烈欢迎救苦救难的红军到来。为了纪念“围城打援”和进驻中坝的胜利,宣传党和红军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扩大红军的影响,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决定将德政碑改建成红军胜利纪念碑,改建工作由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负责。他挑选手艺精良的工匠,整修了碑身,铲去原来的碑文,重新镌刻上红军的碑文。红军离开江油后,国民党政府又将纪念碑改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纪念碑”,江油人民机智地用三合土覆盖在红军碑文之上,再另刻碑文,使红军的碑文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纪念碑保护面积707平方米,建筑面积51.26平方米。纪念碑坐北向南,分为碑台、碑座,碑身三部分。碑台石砌,呈亚字形,高1.63米,宽7.16米。正面铺十级台阶,呈八字形。碑座高2.85米,为八棱八方形,每方内框平面,南、北两面有3处题记。碑身砖砌,高17米,顶冠五角星,碑身四棱饰圆柱,四面为长方形平面。 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红军胜利纪念碑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6.江油青林口红军桥及碑刻、标语。红军桥,原来叫“合益桥”,是一座建于清代的石拱廊桥。1935年5月,一位姓刘的女红军大队长因伤病在江油青林口杨大娘家养伤,红军走后,敌人闯进杨大娘家逼她交出女红军,为了保护杨大娘,刘大队长愤然从后门跃出,大呼:“我就是红军大队长!”敌人将刘大队长押到合益桥杀害。为纪念这位英勇的女红军,当地群众将合益桥改为“红军桥”,以缅怀先烈。如今,桥头上“拥护红军”“坚决反帝抗日”“红军是穷人的救星”等标语、石刻还清晰可见。

7.北川“千佛山战役”遗址。千佛山位于绵阳市安州区、北川县交界处,它与佛泉山、帽盒山、东大垭口、西大垭口、观音梁子、横梁子等高山连成一片,起伏蜿蜒一百二十余华里。它既是川西坝子的“北边城墙”,又是峡谷通道的自然屏障。山上有红军1935年“千佛山战役”遗迹、红军指挥部和红四军医院遗址等。1991年,北川县委、县政府在千佛山北麓修建了“千佛山战役纪念碑”,以供后人缅怀凭吊。

二、四川绵阳人民为红军长征作出了巨大贡献

绵阳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为策应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和长征的第一站。红四方面军在绵阳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打败了四川军阀邓锡侯等进行的围追堵截,先后解放了梓潼、江油、彰明、平武、北川等县和游仙、盐亭部分乡镇,使绵阳市境的大部分地区成为红色区域。作为当时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为策应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和长征的必经之路,绵阳有效地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壮大了红军力量,为红军补充了丰富的物资,同时广泛地传播了革命的火种,对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中国革命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绵阳儿女争先恐后“当红军”。1935年春,红军进入绵阳,领导劳苦大众建立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使绵阳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身作了主人。绵阳人民怀着对共产党和红军的感激之情,在各地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掀起了保卫革命胜利成果、大力支援红军的热潮。绵阳不少地方出现了父母送儿女、妻子送丈夫、兄弟齐参军、父子都报名的动人场面。据解放后调查统计,绵阳境内红色新区共有13 000余人参加红军。

2.绵阳人民筹集物资为红军“雪中送炭”。红军在绵阳境内的革命斗争,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和光辉意义。一方面,红军给绵阳人民送来了革命的真理,在绵阳地区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红军入境后,广泛开展革命宣传,在红军战士的宣传、启发下,绵阳人民进一步萌发了阶级觉悟,懂得了工农翻身求解放的革命道理,从而自觉地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团结在红军的周围,积极地参加革命斗争。红军转移后,绵阳人民始终在红军精神的鼓舞下,坚持着艰苦卓绝的斗争,直到迎来全国的彻底解放。另一方面,绵阳人民从兵源、物资上,给予了红军巨大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当年绵阳有1.3万余人参加红军并随军长征;捐献了大宗物资,仅江油支援红军的口粮就足有1 116.5万斤,成为部队西进和长征北上的主要军粮。除此而外,还给部队提供了大量的盐、菜,乃至穿、用等日常军需。绵阳人民为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朱德总司令见到时任川陕省苏维埃副主席余洪远时称赞说:“中央机关和不少一方面军的同志都吃到了你们搞的粮食,我还吃到你们从中坝带来的腊肉呢。”

三、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文化资源理念保护与构成要素

红军长征在绵阳虽然时间短暂,但其历史功绩不仅在绵阳地方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产生了巨大影响。绵阳红军长征路线文化资源是我国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科学定位理念。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文化资源保护,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优质文化资源之一。绵阳是80年前红军长征的主要活动地。如今,绵阳全市境内留下了众多的红军遗址和文物,至今仍然保存着大量红军战斗的革命遗存,向后人传颂着红军的历史业绩,受到后人无限的景仰和永久的怀念,彰显着伟大的长征精神。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文化资源保护,是全世界人类精神文明的整体性伟大文化遗产保护之一。保护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文化遗产的过程,是人类的一次空前的文化觉醒和文化认同的过程。因此,绵阳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搜集、研究、比较、鉴别绵阳长征路线文化遗产,要根据不同的情形,实施不同的保护方案与手段,区别对待,分类保护,凸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精神、长征文化。

2.全面保护理念。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文化资源保护,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保护群之一。线性文化遗产是近年来国际遗产保护领域出现的新概念,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厘清线性文化遗产概念体系的形成脉络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对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有借鉴价值。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文化资源保护,是长征路线沿线地方政府精神文化效应、生态保护效应、扶贫开发效应利用与保障之一。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文化资源的价值构成是多元的、多层次的。既有作为线路整体的文化价值,又有承载该线路的自然地本身作为山地、平原、河谷等生态系统拥有的生态价值;不仅包括分布在其内部的建筑和其他单体遗产自身的价值,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涵的精神价值。

3.广泛参与理念。把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文化资源保护与时代特点结合起来,转化为人们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绵阳要把长征路线文化遗产保护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基地,把长征精神、长征文化融入到绵阳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产品中去,鼓励人们学习红军百折不挠的意志与不惧艰难的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通俗化、大众化,让公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最终形成绵阳全社会自觉的追求和行为。把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丰富多彩的长征文化内容和独特的思路结合起来,吸引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旅客自觉自愿地参与文化活动。绵阳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也就增进了与各地游客乃及世界各国的理解,他们从中华民族英烈的遗物遗风中认识到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人民是酷爱独立、自由、人权的人民!合理利用绵阳长征文化资源,再融入绵阳历史文化资源、绵阳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文化资源,构建全新的“文化绵阳”,为绵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因素,就成为今天绵阳文化发展战略的天然优势与必然选择。

4.遗产服务理念。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文化资源保护,对我国长征路线沿线地方政府申遗、扶贫、建馆、畅通工程等工程建设发挥着重要影响。红军长征途经绵阳的地区大都是贫困山区,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始终是老区建设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绵阳长征申遗的深入推进,必定带来“长征文化扶贫”和“长征文化惠民”两项工程的实施,通过“畅通工程”把绵阳长征沿线已有的一些交通设施统一规划,在可能的条件下,把这些线路连起来,既便于扶贫,又便于开发和旅游,这有利于绵阳“红色旅游”的深度开发。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文化资源保护,对我国西部地区人民的精神文化及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目前,旅游成了人们休闲的普遍方式之一,而“红色旅游”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专项旅游产品。这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将革命历史资源与旅游巧妙结合的一种创新,它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游乐等功能于一体,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这是带动绵阳长征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有效路径。

5.有效管理理念。做好四川绵阳段区域内长征路线文化资源的调查认定、价值评估、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法规体系建设等方面工作。绵阳长征路线文化遗产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把长征路线列为绵阳沿线相关地方政府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重点项目;组织绵阳长征沿线地方政府搞好长征路线文物遗址等调研,做好保护规划,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做好把绵阳长征文化线路作为推荐项目,列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预备名单的相关准备工作。明确四川绵阳段长征线路的遗产构成、历史沿革和文化价值,搜集整理编辑图文资料,为保护研究宣传提供坚实的人文基础和智力支持。

四、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路径思考

红军长征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和奇迹,是中华儿女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所留下的遗产是我国重要的红色文化遗产,需要很好地将其保护,让其体现社会、经济价值。通过构建四川绵阳红军长征文化遗产廊道,并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来实现红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从不同角度彰显鲜明的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红色文化符号和红色文化积淀。

1.构建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廊道。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文化遗产廊道是以“红军文化”为主题,以红军长征路线历史主线作为遗产廊道的构成依据。构建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文化遗产廊道既是保护这条线性文化景观遗产的需要,也是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建设高效和前瞻性的生态基础设施的需要,同时更是进一步开展文化旅游的需要。遗产廊道由绿色廊道、游步道、遗产、解说系统四部分构成。它把文化和自然合为一体,突出文化遗产保护的区域化,并扩大到整个历史城镇和区域。通过构建文化遗产廊道并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来实现红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这对我国在特定红色旅游热潮的大环境下,对以红色文化遗产为主题的遗产廊道进行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绵阳有关红军长征路线红色文化遗产廊道的研究和保护还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对于遗产廊道的保护工作暂时限于提出保护策略及措施,而缺乏细致的、全面的完整保护方法。

2.加快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各种文化要素的优化配置。红军长征路线绵阳段特色文化项目,不但文化资源博大丰厚、特征鲜明,而且开发利用的价值极高。长征文化对绵阳段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廊道地区旅游的影响是重大的、综合的。因此,充分发挥绵阳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大力发掘富有绵阳特色和印记的红色文化元素,科学地保护与开发红色文化遗产,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市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党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带动绵阳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既要发挥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沿线地方政府配置资源的引导作用,更要发挥市场主体配置文化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运用市场手段,对构成区域空间资源、功能载体的固有资本、人力资本及相关延伸资本等进行集聚、重组配置,是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沿线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能。实现各种文化要素的优化配置,以提高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特色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和文化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增强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3.打造一批响亮的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特色文化产品。作为地域性强的红色纪念品一直是消费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纪念品不但可以带给消费者关于红色文化的纪念,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宣传红色文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经济学家认为,文化特征是其经济特色的主要标志,而特色经济则是其文化特征的有效载体,两者相辅相成,水涨船高。而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红色文化”日渐成为文化产业中一支颇具潜力的重要力量,既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又有利于把红色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开发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特色文化项目文化产品,要通过政府组织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和市场高效运作的方式,具体讲就是搭建“社会化、规范化、网络化”的文化产业平台。深入发掘红军长征路线绵阳段红色文化遗产地的文化底蕴,开发多种多样的文化产品是红军长征路线绵阳段红色文化遗产廊道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建造统一、专业的红军长征路线绵阳段特色文化纪念品加工厂,从纪念品质量、文化含义、产品介绍以及外在包装上下功夫,可组合、培训零散的工艺品小商贩,形成统一管理体制,打造出质量高、美观大方、具有收藏研究价值的专业性、技术性的红军长征路线绵阳段特色文化经典纪念品。

4.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品位较高,开发价值大。一是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培训。深入挖掘红军在绵阳的历史资源,围绕红军在绵阳的历史地位、绵阳人民对红军的支援贡献等主题,组织撰写理论文章,编写系列丛书,全方位、多角度反映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利用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市委党校和“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将红色文化纳入干部培训的内容,发挥干部教育红色培训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作用,着力解决红色教育中“学而不信、学而不化、学而不用”的问题,找准让干部培训“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好方法,开启新时代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红色教育培训的新篇章。二是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运作方式,积极发展教育、旅游、休闲、度假、健身五位一体的大旅游发展格局,通过不断延长文化旅游产业链,形成规模优势。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内容,融合李白文化、文昌文化、大禹文化等特色文化,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全域挖掘、串珠成链,交相辉映,凸显特色文旅产品“红色”+“创意”,叫响“红色+历史人文”“红色+绿色生态”“红色+文化遗产”“红色+美丽乡村”等红色旅游文化,打造游仙飞龙山、江油青林口、北川禹里、安州千佛山等红色文化与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

猜你喜欢
绵阳路线长征
美食新路线
四川绵阳卷
四川绵阳卷
绵阳举办中青年作家培训班
闻鸡起舞
找路线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长征七号——让长征火箭实现脱胎换骨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