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第38卷(2019年)总目次

2019-12-30 21:16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研究

专家视域

论“后汉学”的内涵范畴与发展背景

陈吉荣(1,1)

四川中江桔梗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工艺研究

罗明华,康卫龙,陈桂芳,顾 冰,敬章书(2,1)

论辛弃疾咏史词

滕新才,贺道辉(3,1)

现代文学经典与当代人文教育

吕周聚(4,1)

爱与美是生命和诗意生活的核心

徐肖楠(6,1)

论行记的内涵、范畴、体系、职能

李德辉(9,1)

先锋·历史·女性·南方

——苏童小说接受研究的四个视阈

陈思广,方竹欣(10,1)

聚合N-乙基咪唑银配合物[ {(CH3CH2(CHNCHCHN)}2n(Ag2Br2)]n的合成与结构

王志国(11,1)

《周易》“重生”精神的生态美学解读

李天道,蔺 若(12,1)

博士论坛

康德关于德福一致的思想及实现路径

曹文斌(6,9)

论李白的自由精神

沈曙东(6,14)

关于黎曼Zeta函数的若干性质及其在复平面上的积分表示

高 义(8,1)

外源SA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水稻品种岗优725幼苗的生理效应

王金玲,赵 江,代其林,杜世章(8,4)

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地表水资源水质现状评价

闫宗平,赵 英, 陈晓杰(8,11)

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模型评述

付成君,林完琪(8,17)

俄亚歌本《长歌》译释

武晓丽,曾小鹏(10,7)

“荒凉病”:一个时代的精神症候

——论张炜长篇小说《艾约堡秘史》

郭名华(10,16)

从马王堆帛画到泰山阎王

——海外汉学对早期中国来世观的探寻

郭 恒(10,21)

李白研究

“李白精神”之解说

杨栩生(1,7)

论李白诗歌的琴意象

付嘉敏(1,12)

王维、李白未交游原因考释

李 欢(1,20)

李白诗歌中的新词新语考论

唐树梅(1,24)

西夏学研究

俄藏西夏文《大宝积经》卷九十五释读

张九玲(9,10)

西夏文《大宝积经》卷十“密迹金刚力士会”考释

——兼论西夏时期的金刚力士形象

张映晖(9,17)

英藏西夏文《贞观政要》《新集文词九经抄》残片考释

梁丽莎(9,32)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70年新闻媒体发展 强劲中国国际话语权

杨祖恩,石天慧,周佳佳(10,29)

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观的演进及启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

潘祥超(10,35)

课程思政专栏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

——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

王海滨(12,6)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思考

王德炎,谢 今(12,11)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一三四五五”机制研究

韩晓娟(12,16)

思想政治研究

习近平网络法治思想研究

谈 娅,黄 齐(1,48)

全球治理视域下的权力及其流变

赵泽泉,张 雷(1,54)

新时代大学生媒介素质提升的路径探索

——以习近平新媒体观为视角

蒋朝莉,姜莹莹(1,60)

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特点

——基于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文本的对比分析

吴俊蓉,曾 狄(3,7)

“红色北斗+智慧党建”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研究

冯 莎,陈茂华,贾紫涵(3,13)

新时代城市社区党组织组织力提升

——兼论城市社区治理

王存喜(3,17)

新时代如何继续弘扬和持续培育抗震救灾精神

——基于“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来的回顾与反思

刘 义(6,20)

从移植到自主

——中国道路生成历程与启示

何 花(6,27)

国际传播视角下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构建

李镇宏(6,33)

新形势下加强学生党员质量建设的路径探讨

——以全面从严治党为视角

梁建华(10,59)

新时代构建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方法研究

冯 菊(10,65)

新时代背景下精准扶贫新思维探究

刘兴萍(10,70)

哲学研究

论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和实践规范

曹文斌(1,29)

光影的形上之美

——以“白墙落影”的光影现象为例

宋思捷(1,34)

从加缪的“荒谬”看救赎何以可能

何刚刚(1,43)

论《琴清英》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何 敏(7,1)

自动驾驶汽车的道德算法该如何设计

谭 艳,何礼广(7,5)

宗炳佛学形神思想与山水画理论的建构

周春雨(7,10)

试论《吕氏春秋》中“适”的生命美学意义

丁晨琦(10,42)

库恩范式的演变及在社会学中的借用

齐 康(10,47)

对相容论操控难题的分析

余日青(10,53)

法律研究

论我国网络言论自由的刑法边界

——由“鸿茅药酒”事件引发的思考

姜 娇(1,66)

股东瑕疵出资责任与“资本显著不足”责任之辨析

禹阿香(1,72)

人工智能行为的入刑化思考

——以人工智能汽车肇事为切入点

夏军营(1,79)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之性质探析

吴裕飞(4,6)

有关“知假买假”行为法律适用问题的几点思考

臧阿月(4,12)

刑事缺席审判的适用案件范围研究

朱羽丰(4,19)

依法治校理念中的法治文化研究

刘 颖(7,15)

间接正犯与教唆犯界分之重构

李一凡(7,20)

人格物在民法上的保护探析

王 静(7,26)

网络时代用户生成视频的版权研究

刘宇飞(7,30)

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权利表达与实施路径

尹晓波,朱永倩(7,36)

经济与管理

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中供应商甄别机制研究

熊 艳,任文举,张同建,李 文(4,24)

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研究

钟明春,刘婧族(4,30)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

——基于甘肃省12个地级市的区域差异分析

田万慧(4,38)

真诚型领导对酒店员工工作繁荣的影响研究

——正面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刘 芳,刘嘉华(9,38)

四川“三州”民族地区打造县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对策研究

甘路有(9,44)

四川省民族地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动力及矛盾约束

李秀萍,韩剑萍,师钦燕(9,50)

非传统旅游城市

——绵阳市的旅游发展战略定量研究

马遵平,谢泽氡,杜桂萍(9,57)

农村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研究

何 丹,吴九兴(9,64)

居民社会资本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研究

黄林蕤,付晓玲(9,69)

委托-代理框架下我国产学研互惠性协同微观机理研究

刘良灿,赵观兵,张 渊,张同建(12,22)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的关联性

——基于养老基金视角的检验

张细松,刘 静,张晓云(12,28)

论挖掘传统历史文化对绵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

——以盐亭县为例

熊 丹,黄天志,刘 雷,郑学锋(12,34)

新闻与传播

从古典修辞学到社会学:传播学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嬗变

侯瑞华(7,136)

网络谈话节目的媒介仪式建构与文化转向

——以《圆桌派》为例

杨娜娜(7,141)

教育教学

“SQARE”教学法在旅游策划案例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雍天荣(1,83)

基于“网报”新形势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务管理的探究

——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

蔡 莉,任秀蓉,李 彬(1,88)

以文化为载体优化学校管理

徐 勇,陈 寒(1,93)

新时代地方高校视觉艺术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龚 浩,覃育彬(3,24)

汉语教学与汉文化传播课程一体化研究

——以泰国高校为例

魏 萍,Dusadee Ayuwat(3,29)

从MOOC到SPOC:基于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理论的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王 甫,崔 芸(3,34)

社会治理视野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路径研究

徐 砺,李禄俊(3,39)

全域旅游视域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付文武(4,4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况敬晶(4,52)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驱动式”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卓越幼儿教师培养视角

施琰茹(4,57)

初任教师教学归因刍议

敬 军,蒋 平(4,61)

机遇抑或灾难

——大学学术商品化的审思

黄正夫(6,39)

“问题链”教学模式在高校《概论》课的实践与探索

张 莉(6,44)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阻碍性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周春艳,林 群(6,50)

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构建“纵向推进,横向融合”的立体协同育人体系

王丽娟(7,41)

“新史观”培养与高师院校世界史教学效果研究

严润成(7,45)

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与困境

——以绵阳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为例

王吉春,陈 寒(7,51)

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差异性

——以价值立场和运行机制为例

蒋 平(9,77)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训练体系优化策略

——以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杨兴涓,李延芳(9,84)

以教育“临床”理念为中心的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

——以黄冈师范学院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计划为例

贺 慧(9,91)

高等学校加强预算绩效审计的思考

王丽萍,王 翔,张承丽(10,74)

关于高校师道尊严重振路径的思考

敬再平(10,78)

基于专业认证的民办本科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为例

王 灷(10,84)

基于中介效应分析的参与式教学作用机制研究

——以“卫生管理学”为例

肖 蕾,杨 义(10,89)

从内容到方法

——老子《道德经》的生态文明教育启示

张 欢,尹国欣(12,42)

高校二级学院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张莉萍,陈 浩(12,47)

沿与革:互联网+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

汤苗苗,钱雪娟(12,51)

基于模糊Kano模型的“现代物流管理”课堂教学影响因素分析

——以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为例

何 林,邹 江(12,55)

语言研究

基于数据处理技术的《必应词典》编纂模式研究

廖海宏(1,99)

洪雅方言同音字汇

张 耕(1,104)

巴蜀“魌头”一词语义嬗变与文化内涵考察

周 帅(1,113)

洞口赣方言否定副词研究

王 盼(1,118)

基于核心义的同源词系联研究

曾文斌(4,65)

浅析“X系”现象

陈鑫鑫,王 栋(4,70)

赣语樟树方言的体

习 晨(4,75)

从《消失的地平线》中译本看深度翻译之功能与限度

吴艺琳(4,83)

翻译伦理视角下戴乃迭的译者主体性探究

——以《阿诗玛》的英译为例

朱 珠(4,88)

中医药说明书功效主治部分的机辅翻译

王楠鑫,云 红(4,93)

词素构词视角下英语粘附词根若干问题探究

杜丽芳(6,77)

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电影《归来》个案研究

任彦卿(6,82)

古字书词语阳新方言证

蔡克烂(6,88)

先秦名学中语言学思想的重新梳理

李 晗(6,94)

三音节频率副词“时不时”的语法分析

卜婷婷,李思旭(6,100)

广西乐业官话同音字汇

唐七元,李涓娟(9,95)

《庄子》中“是”的功能及其演变研究

邱 峰(9,103)

“伯伯”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析

王祖霞(9,108)

湖南平江方言的“落=”字句

易小妹(9,114)

四川湘语古全浊声母今读音考察

王春玲(12,60)

同源字与通假字的区别及其交叉关系

张严匀(12,66)

流行语“神仙”的描述义分析

邱 瑞,丁加勇(12,71)

汉字字形演变现象考察与分析

——以雷浚《说文外编》为例

屈玉辉(12,80)

甲骨文“釆”字辞例补说

龚家琦(12,85)

文献与校勘

《蜀中广记》所见《全宋文》佚作考

艾茂莉(3,44)

论段玉裁对《说文解字注》谐声字的古音归部

——以“此”谐声系列和“真”声字的归部为例

贾 佳(3,5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西使记》辨误

赵 静(3,59)

《新见隋唐墓志集释》释文校理

殷小波,何 山(4,141)

《全后汉文》纂误概述

牟华林(4,149)

加池四合院文书校读释例

史佳新(6,55)

北朝佛教石刻校读札记

冯永芳(6,59)

翟云升《说文辨异》体例研究

徐文文(6,65)

《宋本广韵》上声卷俗字浅析

徐 洋(6,70)

古代文学

庾信《哀江南赋》文学用典的互文性叙事研究

李 军,张 莉(3,72)

论《琵琶行》的情感及其表达

王凌晨(3,76)

诗歌中的扬雄居所:有意选择与塑造的文化意象

任敬文(3,81)

元代散曲中的宋玉接受研究

刘 辉(7,73)

从翁同龢抄录评点本《东坡先生诗集集注》看清初常熟地区之诗学理论

余 何(7,78)

元稹墓志铭所涉追封制度考

金沛晨(7,83)

“六耳猕猴”形象的三教阐释

唐楚涵,何忠盛(7,90)

唐代挽歌歌题的职官书写义例

周 阳(12,105)

论苏轼祝文中的自然灾害书写

韦正春(12,111)

“意在寻僧不在花”

——元稹与佛教关系谫论

王 艺(12,117)

考词的文体形态与功用

孙 娇(12,121)

万卷堂木刻本《南华堂全本》与《庄周试妻》论略

刘 鎏(12,127)

现当代文学

身体的规训与反抗:《羞耻贴》中的女性身体叙事

伍宝娟,曾伟珍(3,86)

米兰·昆德拉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述评

刘英梅(3,93)

论鲁迅小说的“民间书写”特质

洪 蕊(3,98)

孤独的异乡者

——读王安忆的《红豆生南国》

陈佩娟(3,104)

数字时代人文学科的命运

——“开明论坛”第四期讨论会综述

王 辉,罗 茜,陈 圆,谭光辉(3,109)

精心重构倾斜的山乡人文秩序

——唐俊高《一湖丘壑》的现代性书写

张德明,曾 红(4,100)

试析阿来反现代书写的现代性

周 毅,段 舒(4,105)

启蒙、革命与虚无

——解析小说《狼烟北平》

王者羽, 王宗峰(4,111)

生存困境下的存在状态

——析刘震云小说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邱华慧(4,116)

《废都》中的身体叙事策略

余梦林(4,120)

被限制的叙述

——底层叙述窘境及出路探析

王 辉(4,126)

寻找香巴拉

——论丹增散文创作的神性维度

冯清贵(6,106)

现代性视角下的地域文学书写

——以刘庆长篇小说《唇典》为例

王 梅(6,112)

《中国在梁庄》话语形态分析

范楚蘅(6,120)

京派乡土小说与台湾70年代乡土小说比较

赵艳华(6,124)

在沉敛中的掘进和扬升

——对四川当代散文的理论观察

冯 源(9,119)

主体性话语权对新文学史建构的影响

——以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为例

赵艺阳(9,125)

五四精神与沈从文人性理想的重塑

关琳琳(9,131)

简论路内“追随三部曲”中的“追寻”意识

应美华(9,136)

深情庄重的平民立场

——有关祭鸿中篇小说创作之独白与潜对话

张德明,袁 雪(10,112)

新时期以来新诗抒情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学术空间

朱春蓉(10,117)

论阿来作品中阿古顿巴形象的互文性生成

李雅慧(10,122)

贾平凹小说《五魁》的女性悲剧

田金玉(10,127)

论《京华烟云》的对比叙事

吴梦桃(10,132)

外国文学

从《喧哗与骚动》中的黑白世界看南方种族的未来

胡佩佩(4,132)

尤金·奥尼尔《毛猿》的动物叙事

张惟喻(4,136)

萧伯纳“政治狂想剧”的拉康主体理论解读

杜 鹃,石晶晶(7,95)

无产者迷思:奥威尔的阶级局限性解析

阙诗涛(7,100)

自由意志与生命冲动

——对昆丁之死的再思考

李慧敏(7,106)

简·奥斯汀小说《诺桑觉寺》中作者评论的叙事价值

陈黎莉(9,141)

拓扑学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创作

唐 霞(9,145)

论《爵士乐》中城市空间的阈限与重构

汤利芬(9,151)

困境·选择·秩序:《桥头眺望》中的伦理悲剧

邓世彬(12,131)

最后一场南北战争

——论《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嗅觉叙事

冉西楚(12,136)

佩特:心灵归乡的流浪者

余 鲜,吴金涛(12,141)

在他者与自我的双重驱动下追梦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故事形态学分析

张慧明(12,145)

从女性角色切入探讨《吉尔伽美什》史诗

尹冠中(12,151)

文艺学

对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理论反思

刘 琴(3,63)

《孔子诗论》论析

杨铁梅(3,68)

先秦思想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李云云(7,57)

“入兴贵闲”新释

陈 亚(7,62)

福柯“异托邦”理论及其对叙事学的学理启示

樊 祥(7,67)

主叙事的质疑过程:后现代主义的“戏仿”策略

——从琳达·哈琴的观点出发

刘晓萍,卢贵礼(12,90)

论“三言二拍”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黎 荔(12,96)

论“运动现代性”的审美意义

李宛玲(12,100)

艺术研究

梦文化与中西艺术研究

李斯斌(1,123)

论“80后”青春文学的“影像”化叙事

易桑宇(1,129)

细节的魅力及其审美内蕴

孔明玉(3,115)

电影《李双双》:隐忧与憧憬

秦 越,吕东亮(3,124)

区隔理论视阈下鲁迅观影行为研究

郑 坚,刘 春(7,111)

凝视与旁观:电视镜头里的民国女画家

——以潘玉良、孙多慈为例

刘 连(7,117)

互联网传播视域下文艺片深度营销的特点及偏离

——《地球最后的夜晚》变《地球最“困”的夜晚》

王 婷(7,121)

新媒体时代刘氏竹编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王 凡(7,126)

从“残酷青春”到“微笑青春”

——网络时代青春叙事的转变

孙 晴(7,131)

吉尔·德勒兹美学视域下的艺术创作问题研究

赵士萌(10,137)

安徽音乐文化的古今嬗变

黎翀豪(10,142)

中国武打电影发展历程解析

程荣华,谢国栋,周 全(10,146)

浅谈观念摄影与装置艺术的共性与互补

文友琪(10,151)

历史与文化

近代早期英国寡妇的社会交往初探

曾亚英(1,135)

马礼逊藏书的社会启示意义研究

——以中国古典小说为中心

赵东旭(1,143)

周代的贵族宗法血缘与政治

叶晓波,高锦花(1,150)

涪翁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体现

郑家福,肖佳艺(3,129)

“互联网+”背景下羌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罗俊梅(3,135)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建国初期党的建设研究成果述评

马红霞,刘宗灵(3,139)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犹太隔都

刘华英(6,129)

对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思考

毛 若,贾明峣,毛晓红(6,135)

从《申报》评论中看民国时期婚俗变化

胡梦君(6,141)

从亲情与政治互动关系考察宋仁宗与刘太后

刘佳伟(6,147)

涪县所属州郡暨绵州沿革考述

向 芸(10,95)

抗战时期郭沫若对民族英雄的研究与书写

侯佳宁(10,100)

澳大利亚自治运动中的政治对立初探

——以帕克斯和温特沃斯为例

陈柏聿,王晓焰(10,106)

图书档案研究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载文与影响力研究

朱春艳,唐 婷,杨丽颖,郭思猛,王 磊(3,145)

高校档案文化的育人功能研究述评

邓 文(3,152)

数学与统计

一道大学数学竞赛题的若干换元积分求解方法

王成强(2,6)

两类带参数的四次三角Bézier曲线

张丹丹,李 立(2,11)

由调和函数求解析函数的四种方法

徐玉婷(2,16)

曲面上主曲率及主方向的若干求法

尹松庭(5,1)

基于回归理论的伊犁州直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从业人数实证分析与预测

雷 芳,刘 淼 (5,5)

基于一类绝对值方程的几何图形性质研究与应用

胡小平 ,文华艳(5,9)

一类分数阶脉冲微分包含四点边值问题

——解的存在性

仝 荣,胡卫敏(5,15)

基于PCA-多元回归对江西省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评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谢阿红,薛倩玉,朱家明(5,25)

(2+1)维色散长波方程新的行波解

杨琼芬,王佛生,杨立娟(8,24)

具有非线性发生率且含Ornstein-Uhlenbeck过程的SIS传染病模型

李海燕,韦煜明,彭华勤(11,5)

浅谈解析几何教学中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杨立娟(11,14)

Rn空间中几乎凸不等式系统的度量正则性与全局误差界

陈慧敏(11,18)

物理与电子信息技术

YAG粉体制备研究进展

李小伍,杨梨容,唐 杰(2,18)

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设计

韩新风(2,23)

基于TD-LTE的我国近海专网覆盖研究

蔡凤丽,贾富强,朱伶俐(2,30)

一种改进乘法器的设计与实现

杨 湲(2,37)

基于Matlab的偏振光的仿真模拟及其应用

鲁同所,黄玉华,田 耕,胡 婧(5,33)

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智能路灯监控系统设计

林剑萍(5,39)

“几何光学”教学中物象关系的讨论及符号法则建立再分析

何 健,黄玉梅(5,44)

基于虚拟仪器的传感器实验平台设计

王园园,张 娜,黄丽琼(5,51)

基于SystemView的FSK通信系统仿真研究

李素平,许明坤,吴永生(8,27)

基于计算机辅助分析的机构静力学建模与教学实践

李保坤,张 凯(8,31)

以项目为导向的“PCB板图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江 敏,肖顺文(8,38)

基于CNN的多尺度特征在手写数字识别中的应用

仲会娟,谢朝和,刘文武,刘大茂(11,22)

Multisim在“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张 良,杨 涛(11,27)

基于师范生信息素养培育课程改革与实践

鲁英春,吴文铁,文永革(11,33)

化学与化学工程技术

二甲基亚砜氯化铜配合物[ (Cu(Cl)2[OS (CH3)2]2]n的合成与结构

王志国,宋艳平, 郭莉萍,王庆宇,赵文彬(2,42)

5-甲酰基胞嘧啶修复机理的理论探究

陈泽琴,李 绛,王 佳(2,47)

氧化单壁碳纳米角对环丙沙星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研究

李囡囡(2,53)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以绵阳师范学院化学类专业为例

李华兰,何登良,罗娅君,唐 杰(2,59)

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品种梨中的微量元素含量

李 娟,邵 敏(5,55)

团队协作在外聘教师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初探

唐 杰,朱 华,徐守斌,王 明,唐荣芝,杨梨容,刘 畅(5,61)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张萍花,刘文雪,张春丽,卓 馨,史洪伟,刘 超(5,63)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蒙脱石的制备及构效关系研究

陈 英,刘思曼,杨斌霸,王 平,王顺辉(8,42)

A2O+MBR污水处理工艺运营问题及对策探讨

陈艺敏,陈建发,卢敏洲(8,49)

单独招生层次学生化学知识水平调查分析报告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2018年“无机化学”为例

李鸿斌(8,53)

分散液液微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碱性品红

周亚文,刘 幻,吕 瑞(11,40)

生物质锅炉集中供热对城市建成区大气环境质量影响

董 黎(11,44)

企业协同应用化学专业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郭文宇,李华兰,唐 杰,陈 英(11,49)

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技术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带草本层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

张枥丹,徐 亮,谌利民,谭 露,陈 艳(2,64)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述评及展望

向 莉,胡进耀(2,72)

16S rRNA序列分析在皖南花猪病原菌分离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吕彩云,王德青,黄 松,桂荣银,王 伟,董雪梅,曹誉芬,彭 涛,王 康(5,69)

松针黄酮类成分研究与应用进展

曹 侃, 朱 利(5,75)

乙二胺四乙酸(EDTA)生物处理研究进展

蒋 连,陈杨武,王龙辉,杜世章,谭周亮(5,8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肥胖和营养问题的研究综述

陈桂芳,谢维爵(5,89)

白芨试管苗高效增殖方法试验研究

朱秀蕾(8,58)

戊二醛胁迫对2种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陈进树(8,63)

富硒茶研究进展

代 昊,谢 越(8,68)

厚朴对胃肠作用研究的计量学分析

吴定坤,田 徽,王铭镇,赵志远,游章强,王 建(8,74)

不同铅浓度对波斯菊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范志强,张士儒,孟书琴,程 玉,朱锡红(11,53)

不同年龄组波尔山羊血清FSH、LH及BDNF水平比较研究

童传旺(11,57)

三种皮燕麦的花部特征及繁育系统初探

闫秋洁,张先慧,张 会,何如帜,黄正琴,张雯露,吕紫琴,胡 健(11,61)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云计算数据中心商用SDN方案比较分析

肖 敏(2,83)

基于蓝牙方式的智能防丢语音寻物器的设计

彭井花(2,88)

基于云业务构架的城市视频监控网络设计

姚 玲,彭 霞(5,95)

基于Petri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分析

王学贺(5,100)

基于近邻协同过滤算法的相似度计算方法研究

王博生 ,何先波 ,朱广林 ,郭军平,陶卫国,李 丽(8,84)

基于混沌神经网络异步加密解密算法

黄 力(8,91)

基于Canny算子的柑橘果实病斑信息智能提取方法研究

罗晓丽(8,95)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定制化虚拟专用实验环境构建探索与研究

李 凌,郭志媛,王耀彬,吴亚东,马逸菲(8,101)

基于SIFT与K-means聚类的多源图像匹配算法

文永革(11,67)

基于物联网的外卖配送箱消毒管理系统设计

张正柱(11,72)

基于局部离散度的监督型线性判别分析及其应用

孙小丹,陈 文(11,77)

地理与资源环境科学

草溪河绵阳师范学院河段河流地貌特征研究

陈 浩,林孝先,董廷旭(2,93)

生态园林城市视角下绵阳市居住小区环境质量调查

陈 娟,张曼琳,李 鸥,梁明霞(2,97)

绵阳市安州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评价

邵周玲,董廷旭,严 霜(2,103)

川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石灰性紫色土土壤腐殖质特征

刘秋香,刘 泉,张怡颖,王小国,陈朝镇(2,111)

成都市人口密度时空演变格局及成因分析

张雪茂,杜华明,董廷旭(2,117)

地理高考试题中材料题的分析

——以四川试卷为例

兰彩芳(2,124)

三维视角下云南省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李玉琼,潘玉君,高庆彦(5,104)

地理科学专业“计量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思考

邓小菲,韩剑萍,赵 龙,喻发美,陈 浩(5,112)

成都市温江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

潘朝萍,冉清红,黄汐月,岳云华(5,116)

四川中—晚全新世古气候环境演变对三星堆文明兴衰的影响

郭凤双, 王长宝(8,108)

南充市高坪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何 磊,杨秉珣,张 洋,彭文甫(8,115)

我国5A级旅游景区的时空分布研究

段七零,薛美云(8,122)

绵阳城市道路植物配置和景观效果分析

陈 娟,张曼琳,邱明欣,梁明霞(11,85)

蜀南竹海旅游环境舒适度评价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李 新,郑莉萍,单倩倩,罗 珊(11,92)

定西土壤磷富集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黄 怡,赵 聪,达瓦拉姆,蒋 攀,刘 雷,胡进耀(11,97)

昆明市旅游交通网络布局与优化策略

邹 雄,张 路,王 晶(11,104)

云南石林盆地景观视觉环境质量评价

张 路(11,111)

地方高校应用导向型“地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探索

——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

贾 俊,董廷旭,王建华,胡运海(11,120)

体育与健康教育

RSmulti训练对大学生足球运动员变向速度和灵敏素质的影响研究

伊 超,王发振(2,130)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机理研究

王训令(2,135)

财税政策视阈下的新兴体育文化业态培育研究

杨京钟(5,124)

校园足球的开展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陶 军,汪 洋(5,129)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

严 雪(5,133)

文化圈理论视角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基于对丝绸之路甘肃段沿线的考察

孟峰年,李颖侠,温 兵,王宏伟 (8,128)

系在丝绳上的射文化

——弋射及其文化生成

温宝林,罗永义(8,133)

乒乓球运动技能等级考试对湛江市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影响研究

黄丽萍(11,126)

NCAA传奇教练约翰·伍登执教哲学理念剖析

林文贤 (11,131)

基于形成正确投篮动力定型的信息反馈应用研究

——以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为例

吴扣龙(11,136)

书评

教师教育改革的基础分析与创新构思

——《高师院校的组织变革研究》评介

许庆豫(6,153)

研《艺》应不废此书

—— 写在《艺概注译》出版之后

袁津琥(7,147)

李白研究学术史上的标志性成果

——评薛天纬《李白诗解》

海 滨(7,151)

猜你喜欢
研究
什么是《清明上河图》,现在就带你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