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生活的甲方”很奢侈吗

2019-12-30 01:37白毅鹏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19年43期
关键词:镣铐主动权枷锁

白毅鹏

吐槽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最近播出的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上,以“要做生活的甲方”为主题的脱口秀表演,爆梗不断、笑点迭出,引起许多人关注。

什么是甲方呢?从契约角度来看,甲方相对于乙方,乙方往往负责兑现、完成甲方的目标和要求,在法律意义上二者的权利、义务是对等的,但在契约履行过程中,甲方往往掌握着更多主动权。这也意味着甲方在不违反合同的条件下,可以对乙方工作成效予以合理尺度的评判,而这种来自于甲方的优越感、控制力,恰恰是很多人自认为欠缺的,尤其对年轻人来说更是扎心的。

年轻人对生活失去掌控力了吗?他们的处境这么难吗?近几年,即便国家实施了二孩政策,生育率也没有明显提升。于年轻人而言,生育往往意味着更大的负担。伴随着生育意愿不足的,自然还有晚婚现象。主宰不了个人生活的年轻人,似乎在工作中也捞不到什么便宜。与此同步的是,面对当下的工作、生活,有不少人深感“郁闷”,此种心境之下,你和他谈“要做生活的甲方”自然很奢侈。

不过,“要做生活的甲方”这个命题,和履行合同还不一样,在生活的万花筒中,这个命题不必然为真。比如,你很難说清楚“什么是生活”。有的人说工作之外就是生活,也有的人说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所谓的甲方主动权,就真的意味着高高在上、全盘掌握主动吗?无论是在合同中,还是在现实生活里,没有人有绝对的主动权,主动权往往随时而异、随事而移。生活的甲方不好做,不仅意味着很难主宰命运、掌握主动,还表达着甲方要承担沉甸甸的责任,那句“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也是这个道理。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其实,有个所谓的“枷锁”“镣铐”未尝不是件好事,年轻人生来“放浪不羁爱自由”。在人生的无数选择中,条条框框固然是用来打破的,但总有些事情需要我们戴着镣铐跳舞,挑着担子前行。

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这一届年轻人也没有那么落魄。因为太深入互联网,他们的声音总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对这个时代很敏感,他们的渴望很多,而世事无常,不可能万事称心如意。在他们的表达中,既有期待的高潮,也有落差的低谷,这或许是每一届年轻人同样的“际遇”、相似的“疼痛”,只不过互联网一代的声音更加嘹亮,引发的共鸣也更加强烈。

年轻人那种不自主的困惑和疼痛感,往往和社会撕扯在一起,成了我们当下每个人都要顺嘴带一句的“焦虑”。在我看来,焦虑就像炎症之于人体,也有个自我修复的过程,人的精神也需要寻找出路、找到突破口。过度翻炒焦虑,难免埋葬弥合分歧的可能性。

你说就业压力让人活在当下、忧心明天,但互联网经济也创造了许多斜杠青年,他们更接近于“生活的甲方”。你说剩男剩女越来越多,背后却是男性更超脱、女性更独立,不是有新闻报道说独立买房的女性越来越多了吗?你说“年轻人好穷”,但他们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为了不成为“自己儿时讨厌的那种人”,继续挑灯夜战,即使一直在顽强冲刺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做着任劳任怨的“千年乙方”,但始终有一颗“要做甲方的心”。

【素材解读】

“要做生活的甲方”其实是一个相对论。正如脱口秀演员所言,“如果我们注定要成为生活的乙方,那么请在暂时成为甲方的时候,对彼此能够善良一点”。很多事情都是如此,你既不是生活中永远的乙方,也不可能总是生活的甲方。你不可能完美应付生活中的所有缺憾,但当你站在乙方的位置时,一定要怀揣一颗“要做生活的甲方”的心。

【适用话题】

不忘初心;掌握人生;独立自主……

猜你喜欢
镣铐主动权枷锁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牢牢掌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墓志铭
精细管理才有拆违主动权
命运的枷锁
“镣铐”辩
枷锁 ——阿伦德(荷兰)▲
“戴着旧镣铐怎能舞出新姿”: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新论
浅谈夺取战役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