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赛道

2019-12-30 01:38李慧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齐齐障碍物百变

李慧

一、活动背景

班级里正在开展“我在马路边”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对车辆行驶有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深入剖析了主题核心目标(有兴趣识别马路边的标记,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借鉴了“桌面足球”的创作灵感,设计了“百变赛道”的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我们提供了装有两根可以抽拉、旋转的管子的底座(一根管子连接并用于控制滚筒道路,一根管子连接并用于控制玩具赛车的行进),以及若干可粘撤的交通标志、马路上的行人和动物图标,试图让孩子们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感知空间关系,了解一些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手眼协调,完成赛道任务,同时能够预想行车路线,合理设置障碍,并且乐于与同伴共同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

最初设计的“百变赛道”有两种玩法:“弯道赛车”——两个孩子观察弯弯的道路,并控制小车在道路上行驶,看谁的小车跑完一圈用时少;“躲避障碍物”——两人配合,先为道路设置障碍物、交通标志,然后一人转动滚筒道路,一人抽拉小车,控制小车行进方向,躲避路上的行人、动物等,遵守交通规则。

二、活动推进

故事一 标志和图标怎么贴

游戏情况:

董董和齐齐第一次来到“百变赛道”游戏区。他们握着底座上的PVC长管随意地转动着,看见转起来的道路和小车,他们很开心。几分钟后,董董和齐齐开始将各种标志和图标粘贴在道路上。

齐齐握住PVC管旋转滚筒道路,马路上的图标飞快地转了起来。董董见此情景拍手叫好。两个人交替转动着滚筒道路,情绪兴奋。这样玩了几分钟后,齐齐说:“我来开车,你来转路,好不好?”董董说好。道路上贴满了图标,董董转动道路的过程中,齐齐通过抽拉改变小车位置行进,但小车一直碰到图标。齐齐说:“你慢一点,我的小车来不及避让。”于是,董董用很慢的速度旋转滚筒道路,但小车仍然会不停地碰到图标。齐齐说:“这些障碍物太大了,我躲不开。”

在用视频记录董董和齐齐的游戏过程时,我感觉到他们的玩法和我预设的有序粘贴图标,旋转滚筒道路,有效控制小车躲避障碍物、顺利行进很不一样。他们随意粘贴障碍物,乱转滚筒道路……于是,在游戏分享时,我组织孩子们一起观看视频,交流、讨论如何才能有效操作,顺利地玩这个游戏。孩子们都说“百变赛道”这个游戏很好玩,但是也很难,车子总会撞到障碍物。我问:“为什么小车总是撞到障碍物?”孩子们说:“贴的图标太多了,路都没有了。”“图标都贴成一排了,像一堵墙。车子根本开不了。”我又问:“那应该怎么贴呢?”孩子们说:“图标不要贴得很近,隔开一点贴,给小车留一条路。”于是,我请一个孩子上来在这个滚筒道路上比画一下应该怎么贴。铭铭上来一边说一边在滚筒道路上比画。

我拿起红色记号笔,按照铭铭的说法在两条道路上画了两条平行的红线,并问:“如果这两条路其中一条路的这个位置已经有障碍物了,旁边这条路的这个位置还能贴障碍物吗?”孩子们连忙摇手:“不行不行,再贴就全部堵死了!”“老师准备的障碍物很大,比路都大,很容易把路堵死。”

分析和调整:

董董和齐齐非常喜欢“百变赛道”的游戏,在活动中能互相合作、友好相处。但他们在为赛车设置障碍物的时候,不会为赛车预留通行的空间,造成了赛车总是撞到障碍物的情况。中班初期,幼儿对空间感知和预设能力比较薄弱,合理地布设障碍物并留出一条可通行的道路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特别是“百变赛道”不断滚动,中班幼儿对旋转中物体的距离、空间更加难以预测,所以总是出现赛车乱撞的现象。再加上教师提供的图标过大,给幼儿顺利进行游戏带来了困扰。

在借助视频进行分享时,孩子们发现了小车总碰到障碍物的原因。这也提醒我对游戏材料和玩法进行调整和完善。

首先,降低玩法的难度。教师画好辅助线为孩子提供空间布局的支架,引导孩子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如何合理粘贴障碍物,以便赛车顺利通行。

其次,提供适宜的材料。由于教师第一次制作圖标时考虑欠周到,制作完后又没有事前试玩,障碍物太大导致孩子在玩时总是失败。因此,我立刻调整,提供尺寸合适的新材料(新旧材料对比见下图)供孩子游戏。

故事二 “百变赛道”不百变

游戏情况:

新材料投入后,孩子们操作的成功率明显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持久性也提高了。

董董和齐齐连续在“百变赛道”玩了几天。这天游戏开始,董董用均匀的速度转动滚筒道路,齐齐抽拉小车避让障碍物。当齐齐的小车碰到障碍物时,董董便给他计算一次。过了一会儿,齐齐问:“董董,到现在为止,我撞到了几次障碍物?”董董说:“好像有28次。”齐齐很惊讶:“这么多次啊!”董董:“是啊!滚筒一直转,碰到的次数就越来越多了。”齐齐:“那你能不能少转几圈呢?”两个人停下动作,对着滚筒道路左看看、右看看,偶尔用手转动一下道路。这时,齐齐手指着道路的连接处说:“咦,这里有一个印子,这个印子再转到上面的时候是一圈,我们就停下来,就不会转那么久了。”董董同意,两人重新开始游戏。他们从连接口出发,再次转到连接口停止。这时,董董说:“你撞到三次,轮到我了。”又一圈结束时,齐齐说:“你撞到四次,比我多一次。我赢了!”这时,齐齐说:“我们不玩这个了,去玩磁铁赛车吧。”董董欣然同意。看到孩子们要离开这个区域,我问:“你们这么快就玩好了?”董董说:“对呀!就一条路,我们两个都玩过了呀。”

分析和调整:

幼儿已经熟练掌握玩法,并且能进行简单的空间预想,依靠辅助线合理布设障碍物,并通过控制滚筒的转速,使游戏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两人间的合作,促使他们自发地通过计算碰到障碍物的次数来判定谁的成功率高。为了公平,他们还发现了转圈数数的方法,表现出一定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但是,董董说的“就一条路”这简单几个字告诉我“百变赛道”并不百变。孩子们掌握了布局障碍物的方法后,游戏难度大大降低了,由于玩法很单一,所以很快就玩好了。如何让游戏的操作材料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百变赛道呢?我与班上同事进行了商讨,决定进行优化调整。

首先,设置起点标志和记录板。起点标志可简化幼儿游戏时计数的难度,也便于幼儿统计圈数,感知滚筒转动的特征。记录板的投放,可使幼儿分别记录行驶一圈或几圈后碰撞障碍物的次数,可增加游戏的竞赛性和趣味性,增进幼儿游戏中的互动交流,且能让幼儿直观地比较游戏结果,即比较并理解数的大小和含义。

其次,开拓思路,让百变赛道“越变越精彩”,以适应更多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我们增设了不同难度、可替换的道路,道路两端设雌雄搭扣,这样的设计易于幼儿自主更换不同的赛道,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玩法和材料,获得成功的体验。比如,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选择单一的没有障碍物或障碍物少的道路,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选择变化多样的道路,当然还可以自己设计道路,等等。

经过这一调整,“百变赛道”又有了两个新的玩法:“最佳车手”——两个孩子作为红蓝两方,为赛道设置起点,每人控制小车转一圈,计数碰到障碍物的次数,找到数字卡片,在记录板上做记录,最后比一比谁碰到障碍物的次数少就是“最佳车手”,可获得一颗五角星;“自制赛道”——幼儿可以换上不同的马路,也可以在空白马路上画出自己设计的道路。

故事三 奇特的视觉冲击

游戏情况:

经过第二次调整后的“百变赛道”玩法多样,满足了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游戏需要,大大提高了幼儿的操作兴趣和探索积极性。不过,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我也有了新的发现:他们喜欢快速地转动滚筒,并常常兴奋地拍手叫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帶着疑问继续观察游戏中的孩子们。

有一天,董董边转滚筒道路边高兴地说:“连起来了!”我问:“什么东西连起来了?”董董说:“马路上的虚线一转就连起来了,太好玩了。”分享交流时,董董分享了自己的发现,立刻引起了许多孩子的共鸣。“我也发现了,如果转得很快很快,虚线就变成了一条黑色的实线。”“家里的车开得很快的时候,我也感觉到车窗外的东西都连起来了。”“有时候障碍物转得快也能连起来。”孩子们七嘴八舌。我问:“快速转动的时候都能连起来吗?”孩子们想了一会儿,但没人能回答。

分析和调整:

随着游戏的发展,孩子们的兴趣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热衷于贴障碍物、躲避障碍物。孩子们自己设计的马路上的不同图案在快速旋转后产生的视觉变化冲击着孩子们的感官,吸引着孩子们反复尝试。在分享中,孩子们十分踊跃,讨论得很热烈。但是,当教师继续追问形成视觉暂留现象的具体条件时,却没有人能说清楚。中班幼儿现阶段的探索主要依靠对现象的比较和观察,这一科学原理对他们来说比较难以理解。

于是,我们将一些多样的探索材料投放到游戏区里,如空空的马路,不同颜色、形状的图形贴纸。孩子们可以自己设计一条图形路,通过观察和比较,感知和归纳形成视觉暂留现象的具体条件,探索图案旋转后的秘密。另外,我们找到了“巧虎”的视觉玩具“长颈鹿”,孩子们通过操作摆弄,自由探索,进一步体验到了快速旋转后的视觉变化。

……

三、反思与启示

“百变赛道”游戏仍在继续,孩子们不仅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学习。回顾一波三折的游戏过程,我得到了以下启示。

1.材料的设计兼顾了趣味性的体验和主题核心经验的获得

“百变赛道”游戏不仅有趣好玩,而且紧扣主题核心经验。孩子们在操作中主动建构对马路上的标志、事物及其含义的认知经验,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

2.玩法多样,促进孩子多方面的发展

“百变赛道”游戏材料挑战性、竞赛性较强,大大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游戏兴趣。在设置障碍物、躲避障碍物的游戏过程中,他们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反应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大多数时候孩子们需要与同伴合作,这促进了同伴间的交往,并推动游戏变得更具挑战性。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推动游戏材料和玩法不断调整和变化。从教师设计单一道路到孩子自己设计道路,促进了孩子乐于探究、积极主动、不怕困难等学习品质的养成。

3.及时调整材料与玩法,激发孩子持续探究和学习

教师是孩子游戏的支持者,需观察记录孩子的游戏过程,捕捉活动中孩子的困难和创新,发现孩子的内在需求,并给予适切的支持。教师既要关注孩子的游戏结果,更要了解孩子的游戏过程;既要分析孩子的认知水平与能力,也要重视孩子的兴趣、态度和情感。

在孩子们进行“百变赛道”游戏过程中,教师捕捉到了预设的玩法太难、游戏材料太大、玩法比较单一、孩子产生新的探索热点等一些关键点,并不断地进行分析、调整,提供适切的支持,促进孩子持续探究和学习。

4.低结构的材料更能激发孩子自主探索与创造

“百变赛道”游戏材料投放的初期,教师的想法和预设较多,提供的游戏材料结构较高,玩法比较单一,偏离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与发展特点。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孩子操作和与孩子交流,发现了高结构材料给孩子游戏带来的困惑,从而调整了材料,提供了更多的低结构材料。于是,赛道百变了,玩法不固定了,探索的内容多了,孩子们的探索欲望越来越强,真正实现了在游戏中自主成长。

猜你喜欢
齐齐障碍物百变
高低翻越
赶飞机
日常
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缺
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么干了
儿子不愿主动求和
齐齐来开心
万家灯火之百变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