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财》混合式课程设计与实践

2019-12-30 01:43冯巧玲
时代金融 2019年33期
关键词:实践设计

冯巧玲

摘要:2013年,中国慕课建设在教育部大力推动下开始起步,慕课的兴起为混合式课程教学的方法与模式提供了新得路径和措施。本文首先分析混合式课程与传统教学的区别,然后基于课程目标、具体模块、应用思维导图等方面进行设计,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予以实践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金融理财》  混合式课程  设计  实践

一、引言

2013年,中国慕课建设在教育部大力推动下开始起步;2015 年提出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 重点任务是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1]2018年,教育部认定推出首批490门国家精品慕课;2019年,教育部认定推出第二批801门国家精品慕课。[2]慕课的兴起为混合式课程教学的方法、与模式提供了新得路径和措施。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大学,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实验实训类和混合式课程是当前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重心。2018年4月,通过各学院申请、教务处组织专家严格评审与核查基础上,共批准38项混合式课程立项。《金融理财》是首批获准立项的项目之一。

《金融理财》混合式课程拟积极探寻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在学时分配方面的最佳方法,重新设计面授课堂的教学结构、考核方式等,以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塑造特色品牌。

二、混合式课程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混合式课程具有扩展学习实践、空间和机会、支持多种教学资源的提供、通过交互与合作、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支持课程管理活动等优势[3],混合式课程在设计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学习方式等方面都要区别传统教学,避免满堂灌的教师主导的静态、单一的教学方式,而是以能力培养为主,注重面授与在线教学的互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提供除了教材以外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及媒体类型,结合线上线下,实现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混合式课程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如下:

三、《金融理财》混合式课程设计思路

《金融理财》混合式课程采用的是清华教学在线平台,电脑版通过教务处的网络教学平台登录,学生也可通过在手机端下载“优慕课”APP,方便教师和学生的课程建设与课程学习。该课程的主要设计思路如下:

(一)课程设计目标

《金融理财》混合式课程设计目标:将传统课程与网络课程的优点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根据不同章节课程内容,有不同的具有本章节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综合运用案例分析、启发引导、课堂练习和讨论等不同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金融投资规划章节学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演示。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总结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混合式课程教学加以改善,比如财务预算规划、消费信贷规划、个人税收筹划为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在混合式课程教学中通过较多的案例分析、课堂练习,线上学习和辅导,实现传统课堂教学改革,体现课程的应用性特色。

(二)具体模块设计

《金融理财》混合式课程模块构想:包括课程基本信息、单元学习、活动内容、课程资源、学生作品、AFP资格考试、CHFP资格考试、投资理财国赛。其中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师信息及学习考试;[4]单元学习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共包含11个章节,每个章节包括且不局限于课前导览、课前测试、视频讲解、话题讨论、案例资料、课后测试、课程作业、课程问卷调查。

(三)应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近些年非常流行的一种工具,可应用到各个学科、不同学习阶段,具有清晰明了等特点。[5]《金融理财》混合式课程的学习考核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現了该课程成绩由课堂考勤、平时作业、在线测试、在线学习时长、话题讨论等方面构成。每章节均设计了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的清楚本章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重点及难点。

(四)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以第二章财务预算规划为例,本章节分为四个学习单元,包括财务基本知识、资产负债表编制、现金流量表编制以及财务分析,学习视频中要求学生事先复习财务基本知识,明确本模块难点为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即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中分组讨论,本模块要求每组完成一个不同人生阶段的案例分析并课堂展示,其他组为其打分、评价并进行课后总结。该环节全程录视频,各种拍照,学生积极性非常高,PPT做得也非常精彩,该授课形式,课堂气氛活跃,再加上学生自评和教师打分相结合的评分机制,使得学生既能吸收理论知识加以应用实践,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加深对教学环节的理解,有效提高课堂兴趣,加深师生关系。

(五)教学过程及方法

每单元先发布思维导图及课前导览,让学生结合视频、配套课件自主学习,到话题讨论区发表意见和建议,完成课前测试。课堂教学中解决线上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难点内容,通过课后测试、拓展学习等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注重外观及体验

《金融理财》混合式课程的参与对象一般是大三的学生,如何让学生能够第一眼喜欢上该课程?内容设计固然重要,外观也有很大的影响性,考虑到该群体是年轻的90后甚至是00后,因此封面选择了当下非常流行的思维导图,突出了课程的主题。外观上选择比较明亮的红色,符合朝气蓬勃的年轻大学生特点,视觉效果明显,富有吸引力。在课程通知等环节,用语口语化、活泼化,例如:小伙伴们,快来参与今天的话题讨论哦等等。

整个单元模块设计了50多个话题讨论,一是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二是结合当前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比如大学生普遍开通了蚂蚁花呗,根据此设计了蚂蚁花呗调查问卷并设置话题讨论,让他们“一吐为快”,发现自己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跳过的坑,参与度非常高。

四、《金融理財》混合式课程实践

《金融理财》混合式课程自2018年4月立项,到2019年6月建设完成,累计访问量达到30000人次,课程资源数逾400项,讨论区发帖接近10000人次,课程试题库建成72套,有效的实施并发挥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各阶段的作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在具体实践中将原设计的模块予以精简,学生作品更改为学生视频,其中的PPT资源划归到各章节,将资格考试合并到一个菜单中,调整了课前预览的表述方式等。

(一)课前预习

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限,从传统教学经验可知,课堂上布置下次课的预习任务,如果不是硬性必须完成的作业,仅有个别学生会去做。《金融理财》混合式课程教学的设计,首先增加了课前预习的多样化形式,包括视频、案例资料、PPT以及清晰明了的课前预习指导及要求,多样化的方式,而且是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比较契合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完成学习,不再像过去没有拿课本、笔记就没有办法完成作业。其次有硬性的课前测试要求,只有完成预习才能完成课前测试,而且测试仅有一次机会,这直接会关乎其期末最终成绩。

(二)课中学习

混合式课程教学,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课中学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注重解决线上解决不了的一些问题。[6]比如,该课程设计了两次的分组案例分析,通过这种形式让所有学生参与课堂、回归课堂。而对于章节的难点问题,需要细致讲解的、逐步分析的,在课中学习解决,比如关于循环利息的计算,很多同学对免息期的长短很头疼,看完线上视频仍然还解决不了问题,课中学习能够面对面的、一步一步的、一点一点的解决难点问题,线上线下有效的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

(三)课后复习

和课前预习一样,如果没有硬性规定,很多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复习任务置之不理,从传统教学中体会非常深刻。虽然教学中每次课前都会提问上次课的内容,但是效果很不理想。混合式课程在完成章节线上及线下的学习任务后,通过发布课后测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的进行了复习,同样课后测试还是只设置一次机会,与期末最终成绩挂钩,学生就会自觉的参与。

《金融理财》混合式课程设计与实践丰富了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同时提升教师在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技能运用,督促教师不断的学习与提高,提升教学素质和职业素养。

《金融理财》混合式课程设计与实践的过程中同样遇到一些问题:一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仍然有个别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二是平台的不稳定性,导致学生在做测试的过程中出现闪退等问题;三是“课程通知”栏目不能作调整,原本想在主页增加“新闻资讯”栏目,契合课程的需要,系统设置无法调整。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0302040732548574&wfr=spider&for=pc.

[2]国务院公报: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 2015/content_2883243.htm.

[3]金英善,等.我国高校混合课程研究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03):70-72.

[4]刘月琴.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与检修的课程考核和评价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

[5]蒋鑫.互联网+背景下混合课程教学模式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15).

[6]王欢,刘亚冰.《混凝土外加剂》混合课程改革应用研究[J].才智.2019(02).

(作者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实践设计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