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运用刍论

2019-12-30 01:53邓敏霞
成才之路 2019年34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育

邓敏霞

摘 要:小组合作模式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文章对实施小组合作模式的意义、原则、策略及其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教师应当科学合理地确定合作小组,拟定逐层深入引导提纲,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注重师生互动梳理学习成果,当堂检测获取反馈信息,以更加有效地发挥小组合作模式的作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34-0018-02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引入新颖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小组合作模式是近年来运用较为广泛、成效非常显著的教学模式,对推动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实施这一模式的意义、原则、策略及其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一、实施小组合作模式的意义

小组合作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分为一定人数的学习小组,然后在课堂上提出教学目标、任务以及思考题,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研究,依靠共同努力形成学习成果。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顺应了当前教学改革的潮流,具有四个方面的积极意义。(1)小组合作模式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有了小组这样的扁平化载体,大家能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研讨等,整个课堂学习氛围非常浓厚。(2)小组合作模式有利于提高互动频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模式,能使学生在小组中的互动频率明显提高。不仅小组成员之间互动,而且小组之间也会推荐代表进行互动,教师还会和学生共同梳理学习重难点,总结提炼学习方法技巧,互动的效果更好。(3)小组合作模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更多时候需要学生去感悟、分析、理解,不仅是知识点的记忆,更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小组合作模式中,每一个合作小组就是一个扁平化的学习研究平台,学生对照教师提出的思考提纲认真分析,相互补充完善,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与理解,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深度与广度。(4)小组合作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模式相比,小组合作模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思维分析能力、梳理提炼能力、学以致用能力等。在小组合作的互动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进一步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实施小组合作模式的原则

(1)均衡分布原则。原则上每个学习小组的人数控制在6~8人,小组成员组成方面既要有优秀生,也要有中等生和学困生。每个小组保持不同层面人员的基本一致,每个小组还要明确一名牵头学生,这样在整个小组探究活动中,每个小组的实力均衡,完成学习任务进度也能够基本一致。(2)扁平管理原则。将合作小组作为教学的二级载体,能够改变教师一对几十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一比六、一比八这样的格局。教师只要牢牢掌控几个小组即可,整个课堂节奏掌控、灵活处置等具有更大的优势。(3)自主探究原则。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组合作意味着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究获得学习成果。教师不再直接给予问题的答案,更多的时候是让学生去思考研究,在牵头学生的带领下认真阅读教材,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平时的积累,共同研究、补充完善学习成果,整个学习过程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特点。(4)师生互动原则。小组合作模式赋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探究问题,但绝非放而不收。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环节,教师就放手让学生去尝试,但是对于一些重难点则要进行点拨与启发。另外,学习成果的提炼、方法的总结等方面,也需要教师进行启发引导,共同梳理,提高学习成效。

三、实施小组合作模式的策略

1.科学合理地确定合作小组

合作小组作为承载启发与引导的重要载体,是对学生单打独斗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组的设置一定要体现科学性和因地制宜。笔者认为,合作小组要数量适中,小组成员可保持在6~8人,小组数量保持在6~8个,这样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掌控课堂。每个小组还应确立一名学习基础较好、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组长,牵头负责整个学习活动的开展。

2.拟定逐层深入引导提纲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精心设置科学的引导线索,让学生按照既定的路线深入思考与研究。可以设置引导提纲,针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置一组思考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例如,在“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中,笔者设置了一组思考题,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规则、规则有着什么样的作用、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规则、这些规则是如何规范和约束我们生活的、如果违反这些规则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并要求学生思考“遵守规则对社会发展以及个人生活有着什么样的积极意义”。这样的一组思考提纲,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抽丝剥茧,使学生思路清晰,重点明确,相互之间的交流更加热烈。

3.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要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对照教师提出的思考题,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探究。例如,在“法不可违”教学中,笔者启发各小组重点针对“法律的作用、违法带来的严重后果、青少年应当怎样遵法守法”等进行分析。学生对照教材内容,结合自己平时从电视、网络、报刊等方面获得的法律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在相互辩论、探究中深化认识,对遵法守法不违法有了深刻的感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笔者鼓励每一位学生畅所欲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兼容性。

4.师生互动梳理学习成果

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之后,获得的只是学习成果的毛坯,是完成学习任务的第一步,接下来要通过进一步的互动来达到提炼、完善和提升学习成果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启发各小组进行汇报交流,在全班范围内开展学习成果的进一步提炼。这一过程中,学习小组之间要进行补充与完善,大家一起对照思考提纲,逐一提炼出完善的学习成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和学生共同探讨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并将学习重点提炼出来,这有利于学生在课后复习巩固时突出重点,直达目标。另外,学习方法和经验技巧的提炼也要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特别是对于如何分析理解、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等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梳理,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炼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当堂检测获取反馈信息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成效信息。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学生学以致用和理解分析,因此,教师在每一节课的最后一段时间,可以精选简要的检测题对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检验。要通过当堂学习、共同研究、及时检测的方式,对学生本节课的实际学习成效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评估。这样便于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成果进行分析,也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价,对下一步拾遗补缺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四、实施小组合作模式的注意事项

为了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師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模式,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事项。一是要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要注重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想表达、敢表达,不管哪一个层面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互动探究之中,这对整个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二是要兼顾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在小组分组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不同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学生,尽可能地将同一个层面的学生安排到每一个合作小组中,这可以保持小组之间实力的均衡,也便于教师按照同一进度开展教学工作。三是要灵活掌控课堂节奏。在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时,教师要灵活把握整个教学节奏,比如哪些环节顺利一点,时间就少一点。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决定每个环节所用时间的多少,以及师生互动频率的高低等,以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徐嘉婕.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德育有效性探究[J].成才之路,2017(16).

[2]杜长青.小组合作方式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探讨[J].中学课程资源,2018(11).

[3]严卫林.《道德与法治》主题情境教学的“四条主线”[J].教学与管理,2018(16).

[4]张新颜,李敏.道德与法治课程“综合性”的思考与实践策略[J].中小学德育,2018(04).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育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