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举目张 一以贯之

2019-12-30 09:40孙刚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小叔叔年味鲍鱼

名师简介:孙刚,江苏省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优秀教研组长,现任教于南京市科利华中学棠城分校。

有些同学在写作中,往往会为了凑字数而写一些偏离中心的内容,这就是不连贯;还有一些同学写作之前没有列写作提纲,以致文章东拉西扯,杂乱无章,这也是不连贯。所以,要想整篇文章连贯,首先要通盘考虑文章的结构层次与写作顺序,做到“纲举目张”;其次,要“一以贯之”,这个“一”既可以是一种思想,也可以是一种情感,或者说是一种意脉。

原文呈现

被冷落了的年味

妈妈们用尽毕生所学,将年味藏在菜肴里;爸爸们卸下一年的疲惫,将年味藏在酒杯里;孩子们满地撒欢,将年味藏在鞭炮里。我们家的年味在一阵“叮叮咚咚”中散开了。

“奶奶,你在干吗?吵死了!”

“婷婷啊,你来得正好!你知道我那把大剁刀在哪儿吗?”

“找它干吗?”

“要过年了,我拿它剁鱼炸爆鱼啊!”

“还做爆鱼啊!去年做的全都内部消化掉了,根本没人吃!你别弄啦!”

“你这小孩怎么这么多话!你管我弄什么,你们不吃我自己吃!你要是不帮我找就让开,别碍事!”说着,奶奶便把我推搡出了厨房。

“来喽,来喽,爆鱼来喽!快来尝尝!这鱼可是我……”还没待奶奶说完,口无遮拦的小叔叔就嚷道:“舅妈,这年代,谁還吃爆鱼啊!我昨天去深圳,吃的那个才叫真鲍鱼呢。”

客人离开后,我们一家人才在饭桌上吃饭。其他人吃完都离开了饭桌,只剩下我和奶奶,还有那一盘只被动了几筷子的爆鱼。

“真是可惜啊!这爆鱼是我小时候过年饭桌上最好的一道菜,以前要盼上一年才能吃到!”

第二天,姑姑来了。“哎呀!”大家都被这一声感慨吸引了过去,只见姑姑满脸欣喜地对奶奶说:“我最喜欢吃爆鱼了,真是太久没吃了。这年代,也只有您家才能吃得到了!”

奶奶一听,忙把爆鱼端到姑姑面前:“喜欢吃就多吃点,多吃点!”她的脸上露出了我许久未见的喜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是一年新年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虽然外面飘着小雪,但是我的心里暖洋洋的。

部分同学喜欢在开头来一段排比句,往往只是为了装点门面,排比句的内容与文章中心无关。

很多同学喜欢在文章中加入一些环境描写,尤其是在开头和结尾。一般情况下,环境描写是为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为主旨服务。而这里的环境描写并不能很好地达到以上效果。

综合点评

本文小作者观察到过年时一些“土菜”不再受欢迎的现象,写出了老一辈人在味蕾中藏有的一份对生活的独特体验,着实难能可贵。文章主要写了三个场面:奶奶找刀剁鱼炸爆鱼、饭桌上爆鱼受冷落、爆鱼受到姑姑的喜爱。三个片段虽都与爆鱼有关,但是缺少衔接,略显散乱。开头写“我”对爆鱼的不屑,后来“我”只作为观察者出现,也是不连贯的表现。

升格指津

1.在具体的描写中,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删除与中心无关的内容。

2.以众人对爆鱼的态度为主线,加入“我”对爆鱼背后的深意由不解到有所悟这条暗线,使文章一以贯之。

佳作出炉

被冷落了的年味

“叮叮咚咚……”腊月二十七的早上,奶奶一大早就开始忙活了。

“奶奶,你在干吗?吵死了!”

“婷婷啊,你来得正好!你知道我那把大剁刀在哪儿吗?”

“找它干吗?”

“要过年了,我拿它剁鱼炸爆鱼啊!”奶奶卖宝似的,得意地对我说。

我一听,停下手中东摸西找的动作,埋怨道:“还做爆鱼啊!去年做的全都内部消化掉了,根本没人吃!你别弄啦!”

“你这小孩怎么这么多话!你管我弄什么,你们不吃我自己吃!你要是不帮我找就让开,别碍事!”说着,奶奶便把我推搡出了厨房。

果然,如我所言,爆鱼,真的没有人吃。

“来喽,来喽,爆鱼来喽!快来尝尝!这鱼可是我……”还没待奶奶说完,口无遮拦的小叔叔就嚷道:“舅妈,这年代,谁还吃爆鱼啊!我昨天去深圳,吃的那个才叫真鲍鱼呢。”我察觉到奶奶脸上微妙的尴尬,立刻指向厨房:“奶奶,还不去厨房看看,菜好像糊啦……”

客人离开后,我们一家人才在饭桌上吃饭。其他人吃完都离开了饭桌,只剩下我和奶奶,还有那一盘只被动了几筷子的爆鱼。

“真是可惜啊!这爆鱼是我小时候过年饭桌上最好的一道菜,以前要盼上一年才能吃到!”

爆鱼,不是大家所熟识的鲍鱼,它是我家乡过年必备的一道传统菜肴,老一辈的都会做。将一条大约半米长,又肥又大的鱼去头去尾,将鱼肉剁成块,放入油锅中,炸至半熟,再放入锅中红烧。可能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这道菜,越来越不受欢迎了。

第二天,姑姑来了。餐桌上,奶奶仍旧端出来一碗爆鱼,只是没有了前几次的热情。她机械地往桌上端着一道道菜,游走在厨房与餐厅之间。

“哎呀!”大家都被这一声感慨吸引了过去,只见姑姑满脸欣喜地对奶奶说:“我最喜欢吃爆鱼了,真是太久没吃了。这年代,也只有在您家才能吃得到!”

奶奶一听,忙把爆鱼端到姑姑面前:“喜欢吃就多吃点,多吃点!”她的脸上露出了我许久未见的喜悦。

我悄悄夹起一块爆鱼,细嚼慢咽,咀嚼奶奶手下的年味,咀嚼那份被遗忘了的,却承载着岁月琐碎与沧桑的安稳与满足。

删掉开头的排比句,开门见山,先声夺人,引读者入境。

加入奶奶对爆鱼的情感,为后面文意的起伏做铺垫。

加入“我”对爆鱼的情感,突出两代人之间观念的冲突。

以“我”对爆鱼的认识承上启下,巧妙过渡。

“我”作为参与者,第二次在文中出现,化解了奶奶的尴尬,一来照应前文,“我”是了解奶奶对爆鱼的情感的;二来“我”的善良、情感的细腻为后文“我”认识的改变做铺垫。

“爆鱼”是一种地方菜,加入这段介绍,解释了前文小叔叔那段话中的“爆鱼”与“真鲍鱼”,使文意连贯。

“仍旧”“只是”两个关联词的运用,写出了奶奶倔强而又失落的情绪,这一段看似随意,实则是使文章前后连贯的关键。

删去了那段无意义的环境描写,加入了“我”的感受,首尾呼应。

综合点评

升格文丰富了文章的情感。奶奶兴致勃勃找刀剁鱼炸爆鱼,“我”不解;饭桌上小叔叔嫌弃爆鱼,奶奶很失落;爆鱼受到姑姑的喜爱,奶奶很高兴;“我”独自咀嚼爆鱼,感受岁月的滋味,话题统一。因为有了情感的“一以贯之”,使得表达更连贯,主题更突出。

小试牛刀

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能品味到这些节日背后的传统文化与精神吗?请以“节日”为题,写一篇散文,写写人们对这些传统节日的看法,并表达你的感受与认识。注意使文章的文意贯通,前后连贯。

猜你喜欢
小叔叔年味鲍鱼
人生的鲍鱼
鲍鱼红烧肉
宜帮菜的年味召唤
馒头里的年味
鲍鱼有什么营养价值
海坛年味
山陕:追溯黄土地上的年味
新西兰地震震出上万只超级大鲍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