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的筷子

2019-12-30 09:43刘诚龙
前线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主政鱼肉筷子

刘诚龙

祭神如神在。逢年过节,老家祭祀祖宗,是蛮恭敬的:鸡鱼肉是真的,不是画的。特别是鸡肉,都是正宗的家养土鸡,绝不是市场上买来的商品鸡,山中放养十天半月便冒充的那种。祭神那会,鸡鱼肉,饭茶酒,一色俱全,一样不漏,好像是我们自己要吃要喝那般。略有不同的是筷子。也不是什么专用箸,而是筷子摆放的式样不同罢了。祭神,筷子是直插,直竖竖插入碗中;自吃,筷子是横摆,是斜搭,横放在桌上,斜搭在碗沿。

祭神,筷子是站立的,仿佛一根天线,传递着天地人的对话。站立的筷子,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除却祭神,我没看到筷子是站立的。只有一回,是在阮元赈灾济贫的故事里。

阮元,江苏扬州人,为官为文,都有善可陈。1805年,他主政浙江时,正遇上浙西水灾。那三天三夜的倾盆大雨引发了洪水,把田里的农作物冲了个一干二净,农民颗粒无收。

面对灾情,阮元开仓放粮,煮粥救民。他周密部署、周到安排。他说:“杭、嘉、湖三府散筹赈粥,分男女两厂,择佛寺立大芦篷,无雨淋日炙之苦。道路出入次第,皆以木栅梆炮为号令纪律,日赈数万人,无拥塞之虞。”他的意思就是说,要求杭、嘉、湖三府都要开设粥厂。另外,他考虑到灾民众多,为防止发生事故,要做制度安排:男女分开,要防咸猪手;粥厂上面搭个棚子,下雨淋不着,太阳晒不着;开粥时候要放铳三声,讓人人都知。还有个细节,颇令人感动:“老病发疾别有厂,妇女有厕篷。”可见,他为了保证老弱病残孕以及妇女儿童能够领到救命的粥,专门制定了分粥保护法。

除了这些安排,阮元为防范官员贪腐,想出非常有效的一招——“其煮粥浓厚,以立箸不倒、裹巾不渗者为度”。粥的好坏薄厚,在地方官自由裁量权里,一碗多放一些米,是粥;一碗少放一些米,也是粥。如黄河水般浑浊,是粥;如下水道般脏污,也是粥。

官员煮的粥都是粥。吃了这样的粥,百姓能不能保住命,就难说了。一碗粥,多的是米,百姓老命保得住;一碗粥,皆是水,百姓的性命就堪忧了。锅里煮的不是米,是官员良心,是官员廉政大德。在阮元主政时期,杭、嘉、湖三府,凡是百姓遭遇洪灾的,都设立国家救济所,都在显要之地设粥厂,开仓济民,施粥救民。每个粥厂,都有一双几双筷子。在开粥钟声响起时,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将筷子立于锅里。这让我想到了我老家,祭神祭祖宗时,那双兀自插立在饭碗中的筷子,那是我们对神明的虔敬。阮元这双高高插立在粥锅里的筷子,是对百姓的敬畏。

责任编辑 / 金蕾蕾

猜你喜欢
主政鱼肉筷子
鱼肉是控制血糖的“好帮手”
海南官场掀起反腐风暴
妙取喉中鱼钩
Chopp ed!
易炼红“闯关东”
筷子礼仪
善良的美味
巧做鱼肉松
筷子的神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