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体育平台的运营模式研究

2019-12-31 08:32郝仕芳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非营利全民智慧

郝仕芳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体育系,湖南长沙410009)

关键字:智慧体育;运营模式;风险控制;信息共享平台

1.引言

2019年8月10日,国务院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依托已有资源,提升智慧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1]2016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鼓励开发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体育服务,提升场馆预定、健身指导、器材装备定制等综合服务水平。”[2]显然,智慧体育是未来体育行业发展的助推器,政府致力于利用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来推动国家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基于此,本课题对智慧体育平台运营模式进行风险识别,着重研究智慧体育平台运营模式的最佳选择,努力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总战略目标。

2.智慧体育平台建设现状

图1 智慧体育的需求与供给关系图

智慧体育平台是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一部分,它可以满足所有或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体育信息需要。因此,平台的主体包括了不同阶层、年龄、职业或地区的所有公民。智慧体育平台的供给主体是指为满足公民的公共健身信息需求,直接参与平台运行的实体。智慧体育平台的供给是一种管理决策,国外主要形成了政府供给、企业供给、非营利组织供给模式,我国智慧体育随着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发展初见规模,其供需呈现多样特征(见图1)[3]。我国现阶段智慧体育平台信息供需关系极不对称,现有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刚性需求,尽管未来潜在的需求巨大,但初步建成的公共体育服务网络体系、政府对“智慧体育”的重视、社会资本参与服务平台的建设,体现了较强的潜在供给能力,以满足人民群体的体育信息需求。

3.智慧体育平台的运营模式

智慧体育平台作为公共服务平台,不局限服务对象和服务区域,具有较高的开放性,属于门户类公共服务平台。全民健身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根据投资主体、运营机制和运作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政府运营模式”、“企业运营模式”和“非营利组织运营模式”。

3.1 智慧体育平台运营的三种基本模式

3.1.1 政府运营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即由政府体育部门直接负责智慧体育平台的规划、建设、运营以及维护。该模式最大特点是可以较便捷准确地获取到政府资源和平台建设与运营的资金投入,以支持平台的启动与正常运转,因而政府主导模式适用于具有良好的政策性引导机制的时期和地区,运用于政府财力充足,对体育事业发展高度重视,政府决策部门极力推动其发展的政策环境下。但是从长远来看,政府主导模式必然会存在很多弊端,如政府主导容易影响运营主体的积极性和灵活性,造成平台发展与市场结合的紧密度不够,需要国家长期投入等问题,不利于智慧体育平台在充分市场化竞争下的生存和发展。

3.1.2 企业运营模式

企业主导模式即智慧体育平台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完全由企业自己负责。该模式最大特点是所受限制较少,利益关系也较为简单,市场化运作、组织管理和运营机制都比较灵活,并能够建立良好的服务体系,满足市场需求,保持行业竞争力,保障平台的快速发展。同时,这种模式的建设主体来源于具体的体育产业市场,因此,需求明确,建设速度快,建成后能很快发挥作用,产出效益高。但是,由于企业主导模式对于运营企业的资金、技术和其它资源要求较高,只有拥有精良的专业化运营团队、能为智慧体育平台提供先进技术、充裕资金、雄厚实力并具备丰富的现代管理经验的企业才适合这种模式。

表1 各种运营模式的主要优缺点分析

3.1.3 非营利性组织运营模式

非营利组织主导模式指由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组织负责平台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该模式最大特点是能够有效克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相对高效率、低成本地提供智慧体育,并弥补了政府、企业服务范围和能力的空缺。这样模式建设的平台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主要通过经营非盈利行为提供健身信息服务,在今后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可能将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但现阶段我国对非营利组织采用双重管理体制,导致非营利组织“形同质异”或“组织外形化”,造成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始终在体制内徘徊,更多的是对政府行政决策的执行,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回应。另外,以非营利组织主导模式的平台发展,除了受到制度环境和体制约束的限制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由此所带来的人才、资金等资源不足[4][5]。因此,体制转型背景下智慧体育平台的建设与运营采用非营利组织主导这种模式还为时过早。各种运营管理模式的优缺点见表1。

3.2 “政府大力引导、企业自主运营”模式—我国现阶段的理想选择

课题组结合对各种运营模式特点的对比分析以及专家访谈意见,从我国智慧体育平台的发展现状看,社会经济转型期,由政府为单一主体进行投资不可取,纯粹地依靠企业投融资也困难重重,而由于性质与功能异化采用“非营利组织运营”模式任重而道远。因此,专家们认为,现阶段智慧体育平台的理想模式选择应该是“政府大力引导、企业自主运营模式”,它集“政府运营模式”、“企业运营模式”、“非营利组织运营模式”的优势于一体,避免了单一模式运营的弊端。

首先,以信息需求为导向,形成“自下而上”的协同模式,有利于发挥政府的作用[6]。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智慧体育平台建设与运营要根据项目资金状况,分阶段逐步规划实施平台建设。企业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协同模式即由市场自发形成,企业主动发起并逐步整合各类全民健身信息系统的资源,完成各子系统模块构建与应用,在全民健身行业内构建全面的感知体系;而政府负责引导与支持,同时承担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信息化时代大规模数据同步传输的功能,满足不同体育参与者对全民健身信息的需求,优化整合体育行业资源,实现全民健身信息协同。其次,政府引导下的企业市场化运作,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企业为主导的协同模式能有效促进全民健身信息平台实现“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即由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基于互联网信息化的智慧体育平台的软环境,包括相关政策法规、业务流程、技术标准的配套实施以及对信息服务价格进行指导,宏观上对平台的管理进行综合协调;而企业作为平台的运作主体,应完善平台运营模式,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和行业制度制约,引入体育行业准入机制和用户管理方式,对加入信息平台的用户和企业可收取服务费、广告费以及平台管理费用等方式进行市场运作的自主运营,提供有偿服务[7]。最后,非营利性组织参与平台建设与运营,作为“政府主导、企业运营模式”的有益补充。如图2所示,随着相关非营利性组织(如中国体育场馆协会等)的成长与发展之后,将承担行业的规划、监管等职能,形成多方参与平台运营的良好局面。

图2 “政府主导、企业自主运营模式”实施路线图

因此,企业主导型协同运营模式具有很强的市场操作特征,有明显的赢利性质[8]。这种运作模式符合我国国情和体育行业的发展现状,有利于推动全民健身信息技术在体育行业的示范应用。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智慧体育平台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共同努力和协调,推动体育产业化发展,整合体育企业信息资源,优化平台运作模式,从而实现全民健身信息平台运营的可持续发展。

4.小结

自全民健身计划实施至今,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得到提升,体育场地设施大幅增加,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基本形成,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成绩显著。然而在全民健身信息化方面,我国现阶段智慧体育平台供需失衡,现有供给不能满足现实的刚性需求,未来需求巨大但潜在供给能力较强;智慧体育平台有政府运营、企业运营、非营利性组织运营三种模式,但采用“政府主导,企业自主运营”是现阶段最理想的模式选择。随着人们对全民健身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智慧体育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智慧体育平台为进一步提升体育信息化能力,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加快了“健康中国行动”的进程。

猜你喜欢
非营利全民智慧
全民·爱·阅读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非营利组织为有需要的人量身定做衣服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台湾城市更新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启示
有智慧的羊
美国非营利新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智慧派
俄罗斯修订《非营利组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