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演绎阅读课堂的精彩

2019-12-31 09:12陈梅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11期
关键词:阅读课堂文本细读切入点

陈梅

[摘要]文本细读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更是课堂教学的精彩之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自己细读文本,更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抓住传神的词句等进行细读,让学生养成慢读细品的习惯,具有静心潜读的能力。在细读文本中,学生能走进作品的特定世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文本细读;阅读课堂;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1—0041—02

在小学阶段,文本细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余映潮老师说:“深入细致的课文研读,是阅读教学设计的开端与奠基。对课文研读的领悟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设计的质量。只有确有心得的阅读才能成就有质量的课。”文本细读,是解读文本的最好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备课上课需要文本细读,由读懂单元导语到读懂课文的内容,由读懂写作方法到读懂课后思考题,由读懂课文背景到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这样才能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可以说,文本细读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更是课堂教学的精彩之源。

一、养成慢读细品的习惯

语文课堂应该适当适时地咬文嚼字,细读、慢读。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慢读细品课文的好习惯。朱光潜先生曾说:“慢慢走,欣赏啊。”这就要求学生要把书读进去,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在理解词语时,可联系造字法,看这个字属于什么构造,从字义来理解词语;还可将词语放在句子的语境中进行揣摩,体会它的意思、作用。例如,阅读文段:“提起读书,人们都希望有个安静的环境,但这又谈何容易!在读到明人李乐句‘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时,我好像立即受到一种启迪,悟道关键在自我调整。调整好了,即使身处闹市通衢,不也像没有‘五浊干扰的可独享读书之乐的深山古寺一样了吗?”画线句子中“调整”指什么意思呢?以下四个选项选择哪一个?( )

A.调整好读书的环境 B.调整好读书的心境

C.调整好心情和环境 D.调整好读书的情趣

在通读的基础上,我们发现要选择正确的答案,就要仔细品读文段中诗句“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的意思。经过深入细读,我们理解到它是指将门关上,没有任何人来干扰,那种感觉就像住在深山一样,随处都是净土,关键是自我调节。因此,“调整”的是读书的心境,答案显然是B。当然,有时要一目十行,这是对为了解文章大概意思所用的阅读方法。在语文课堂上,大多时候是要慢读细品的。

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上例中,教师找到了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慢读细品中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样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具备静心潜读的能力

在细读文本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没有浮躁和干扰的安静场。在这个安静场中,学生原原本本地细读、平心静气地细读、整体联系地细读,与文本对话,与文中的人物、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比如,《台湾的蝴蝶谷》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在读这句话时,我这样引导学生:“先不着急分析句型,先闭目用心用情去听、去想。”于是,我朗读句子,让他们静静地听并想象画面。不一会,他们有了感悟,有的边说边做起了蝴蝶飞舞的动作。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范读,引导学生静听默想,使学生深度走进文本,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情感波澜,充分体会到语言的美妙。

三、斟酌传神词句的内涵

阅读教学应加强对课文传神词句的品读,理解其内涵。只有对文本的词句进行反复的咀嚼,理解它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分析它具体深刻的含义,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细读时,先找到该词语所在的具体的句子或段落,然后联系具体语境理解它的特定含义。如,教学中,让学生看下面三个的句子,理解“沉重”一词的意思。

①挑山工挑着沉重的担子,却比游人走得快。

②这件事使他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③他心潮澎湃,准备担起上级交给的这副沉重的担子。

结合具体语境,学生细读发现,第一句的“沉重”表示担子的重量大,第二句的“沉重”是指思想上的负担大、压力大,第三句的“沉重”是指责任重大。这样,教师引领学生透过具体语言环境去探寻词语背后的秘密,使学生学会联系生活经验,通过想象进行感悟,从而体会作者的用意,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四、抓住文本细读的切入点

在阅读过程中,我以重点句作为教学细读的切入点,让学生迅速把握文章主旨,准确理清文章层次,真切体味作者情感。抓住重点句是学习语文、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有效策略,是一种耗时少、收效大的做法。哪些是重点句呢?一是直接点明文章中心或主旨的句子,也叫中心句。它使读者对文段内容一目了然,一般在自然段的开头或结尾,也可能在自然段的中间。二是特殊作用的句子,如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这些特殊句子往往能起到总结引领和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条理清晰。特殊句类型所在文本的位置如表一所示:

三是含义深刻的句子。这是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只要在阅读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这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适当的补充、修改,就能顺利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含义深刻的句子特点如表二所示:

“随风潜入夜,如无细无声”。在阅读教学中,坚持不懈地让学生抓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品味、积累,能逐步提高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使他们充分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五、打开文本细读的视角

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阅读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展开阅读,进行多角度的體验,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理解。例如,在解读白居易的《忆江南》这首词前,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此词的写作背景,了解到作者的《忆江南》共有三首,描绘他在苏杭为官的经历以及苏杭民众送别诗人的情景等。于是,我找到教学设计的主线,那就是:江南好,好在风景,好在人情,好在曾经那些美好的经历!作为语文教师,应深入细读文本,读出自己的感悟,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读出感悟。课堂上,我带领学生走进白居易的诗词,体验感情,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真真切切地感受白居易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与文化美。这些课外文本的细读,不仅使学生对诗人的情感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也为我拓展本课教学资源指明了方向。这样的课堂教学立足于文本,让学生多视角的品味文本,简约而丰满,厚重而灵动,充满语文味!

总之,文本细读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音的过程,就是逐字逐句地摸索作者的行文思路的过程,就是慢走细赏经典和精彩的过程。文本细读,让师生共同品尝到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共同体验审美快感,使生命的花朵在课堂上尽情绽放,这是语文课堂自然的回归!

(责编 韦雄)

猜你喜欢
阅读课堂文本细读切入点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紧贴新课标,反向设计阅读课堂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