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学“疑趣融合”课堂浅探

2019-12-31 09:15付旭东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活动课构建

付旭东

[关键词]传统益智玩具;活动课;疑趣融合;构建

建国后,国家进行了多轮的课程改革,课程中多个要素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对学生的智力培养依旧处于重要地位,且最新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所提到的科学精神、问题解决、实践创新等要素都与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数字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教育教学环境,使教学形式和课堂结构更加多样化,对挖掘学生智力的深度和广度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物极必反,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滥用数字化技术,导致课堂教学的“边际效应”比较突出。因此,传统益智玩具的独特优势更加突显,如利用魔方、七巧板、华容道、鲁班锁等传统益智玩具进行教学,更容易构建“疑趣融合”课堂,取得更好的智力培养效果。

一、“疑趣融合”课堂的内涵与本质

“疑趣融合”课堂,指以“疑趣”为统领形式,让学生主动感悟、沉浸并享用“疑趣”的课堂教学。其中,“疑”指问题,即对教学内容的不解之处生“疑”;“趣”,从字面上看是“从走从取,快步趋之,积极向前,必有所取”,指使学生感到愉快的一种体验。

1.激发主动的“疑”

发现问题往往是由质疑开始的,课堂教学中生“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设“疑”;二是学生自主生“疑”。从本质上讲,这生“疑”的两种形式并没有高低之分。教师设“疑”是发挥其主导作用的重要手段,指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而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独立研究,也可以合作探究。教师设“疑”,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奉为“完美”的教学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在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大环境下,教师设“疑”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暴露出不足之处,即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被严重抑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动生“疑”的比重是十几年来课程改革的方向。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质疑,学会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核心。构建“疑趣融合”课堂,关键就是激发学生质疑的主动性,把学生置于课堂学习主体的位置,优先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

2.激发能动的“趣”

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乐于解决问题并非易事,受教师、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能否使学生获得“趣”的体验是关键。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真正获得自主时,“趣”的生成相对容易些,前提是有适宜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魔方的活动课中,教师给学生独自尝试的机会,这样他们的求知欲就易于被激发,多种感官协同运作,从而产生愉快的体验。“趣”是一种情感体验,它的形成和保持依赖学生通过思维与实践,主动地、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反作用于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疑趣课堂”主要以“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主观能动性保持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趣”,实现习得新知的目的。

3.“疑趣融合”课堂是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和主动解决问题的理想状态

因疑生趣,又因趣生疑,“疑趣”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作用,不断促进生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愉悦的体验,获得向上的动力。一些教师有过这样的担心: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进入“无视”教师的状态,把自己当作课堂的主人,导致课堂难以调控。这种学生自主解决自己遇到的、发现的问题的现象,是课堂进入“疑趣融合”的外在表现,是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教师不必过分担心课堂调控,因为兴趣必然会减弱,可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的兴趣保持在合理区问,或者引导其转向到更有价值的思考之中。一般情况下,教师不能为了获得所谓好的课堂效果而抑制学生的求知欲,这样会降低学生的愉快体验。

二、传统益智玩具在“疑趣融合”课堂中的优势

傳统益智玩具的种类多样,常见的有中国古代四大益智玩具,即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孔明锁。匈牙利厄尔诺·鲁比克教授在1974年发明的魔方更是风靡全世界,距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也属于益智玩具。运用益智玩具开展活动课,构建“疑趣融合”课堂的优势更明显。

1.文化传承的优势

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中国古代四大益智玩具就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形式,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人文情感。作为教学用具,益智玩具自带光环,学生对益智玩具背后的故事充满好奇,自然产生疑问,而疑问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助推并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得“疑趣”自然融合。同时,传统益智玩具所具有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成为构建“疑趣融合”课堂的催化剂。

2.入易成难的优势

在传统益智玩具活动课上,教师一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初始接触传统的益智玩具时跃跃欲试,积极尝试探索,不久后发现独立完成非常困难。这就是所谓的入易成难,即人手容易,独立完成困难。例如,在魔方学习的活动课中,很多学生尝试还原魔方的六个面时发现难以实现,就试着还原魔方的一个面,这种还原方法显然是不合理的,但他们的兴致不减;一些学生偶然还原魔方的一个面后,会激起其他学生追赶的兴趣。学生沉浸在渴望有所突破的同时,会发现很多问题:还原魔方,不可能是一个面一个面地还原吧?随意转动能实现魔方六个面的还原吗?还原魔方会有什么规律或者方法吗……入手容易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去尝试,而完成困难则促使学生不断思考,产生疑问,形成探索的动力和方向。因此,学生一旦接触益智玩具,“疑趣融合”就开始了。

3.评价便捷的优势

评价是判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价值高低的方式,且评价依赖于效果的反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及时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不容易,原因是很多时候教师没有办法迅速获得学生的有效反馈。传统益智玩具活动课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教师能直观地看到学生的进展情况和掌握程度,便于及时调整策略,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学习华容道的通关技术时,教师可巡视学生的操作,短时间内即可获得学生的研究进展情况。获得反馈信息后,教师及时调整策略,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方便快捷地构建“疑趣融合”课堂。

三、利用传统益智玩具构建“疑趣融合”课堂的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而让学生思考的动力就是兴趣,因为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研究的乐趣。因此,“疑”和“趣”是构建“疑趣融合”课堂的灵魂。利用传统益智玩具构建“疑趣融合”课堂的策略,就是在使用益智玩具过程中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途径和方法,而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并保持乐趣是“疑趣融合”课堂的根本。

1.化难为易,避免学生焦虑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传统益智玩具的方法,从开始接触到完全掌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时,由于学生问客观存在个体差异,一些水平低的学生易产生焦虑,因这种焦虑的起因是企盼,所以伤害更大。从初次接触时的充满好奇、满怀希望的企盼到遇到困难停滞不前、落后于人时产生焦虑的过程,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心理落差,这是许多学生开始积极参与,后来选择放弃学习的原因之一。学生因失去信心产生焦虑,进而放弃学习是“疑趣融合”课堂要绝对避免的,因此教师要事前进行预判,避免发生学生焦虑的情况。

为了避免学生产生焦虑,教师既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根据学情调整课堂教学的难度与节奏,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又要保证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事可做,避免发生人等人的情况。

例如,在学习三阶魔方的活动课中,要从研究魔方的背景开始,而不是从学习魔方的还原方法开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这种欲望或动机是暂时的,既需要持续的激发和鼓励,又需要适度的“压制”,让其“细水长流”。当学生迫不及待地想把魔方还原时,教师要让他们明白这需要一个过程和掌握一定的方法。可从观察魔方的结构开始,先给魔方的各组成部分命名,再练习逆时针旋转、顺时针旋转等操作,之后分课时、分步骤学习魔方的还原方法。由于每一步学习都建立在前一方法掌握的基础之上,所以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使学生的兴趣保持下来,中途放弃的学生大大减少。另外,对于能力突出的学生,教师应适当布置一些有难度的任务给他们,如在探索出某种方法后,让他们成为其他学生的“小老师”,教会其他同学。

2.注重过程,避免片面看待结果

通过益智玩具构建“疑趣融合”课堂的关键在于过程,包括教学过程、研究过程、学习过程、评价过程等一系列要素,因为只有注重过程,才能生“趣”质“疑”。因此,拉长、放大过程链是构建“疑趣融合”课堂的基本策略。

通过益智玩具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但一些教师把课程打造成“口诀课”,让学生用记口诀的方式来学习,看似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实则失去了学习的意义。这样的课堂,不仅无“趣”,更无“疑”;不仅没有活力,更没有灵魂。虽然类似口诀等总结性的知识也很重要,可以帮助学生长久地保持学会的技能,但这种总结性知识一定要在“疑趣融合”课堂中产生,不能是教师开门见山地广而告之。例如,在课堂教学的中后段,教师可引导学生绘画,即把学到的知识用图文的形式表示和提炼出来,作为一种可视的物化成果,和大家一起交流,这样可促进教学相长,使教師和学生获得更多的思考。因此,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到消极地掌握知识上去,让学生记忆现成的结论是“疑趣融合”课堂的大忌。而拉长、放大过程链,使学生在充分思考与深度体验的过程中学会提炼、总结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所以开展益智玩具活动课要遵循这一原则。

3.使用技术,避免手段传统化

传统益智玩具活动课,教学手段应多样化,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抓住“疑趣融合”的关键点开发课程,常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有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华容道的通关技术过程中,通过动画演示曹操逃出华容道的过程比教师手动演示更清晰、更形象、更有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师可设计一些卡通形象或者配上魔幻一些的讲解声音,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虽然方式多样化,但教师要把握好“度”,否则过犹不及。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再高质量的课件,用多后效果都会减弱,因为学生是“喜新厌旧”的。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否则功倍事半,所以教师在以传统益智玩具构建“疑趣融合”课堂中要认识到这一点。如很多教师课前虽然准备充分,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但在课堂上却遭到学生无“趣”又无“疑”的“反抗”,就是这个原因。运用传统益智玩具进行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信息技术滥用而产生的“边际递减”效应。

传统益智玩具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学校开展相关的活动课,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利用传统益智玩具构建“疑趣融合”课堂的优势明显,在为教师拓展构建课程空间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平台,这些都依赖于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的“疑”和“趣”。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疑趣融合”课堂的特征,探索运用传统益智玩具构建“疑趣融合”课堂的策略,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活动课构建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低年级的实践与探究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