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策略

2020-01-01 13:08徐庆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幼教幼儿教师幼儿园

徐庆

(曲阜市机关幼儿园,山东曲阜273100)

幼儿园体育活动必须要把幼儿身体健康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这也是当前体育课程要实现游戏化背景的一个主要基础。我们如果先从游戏化的角度开展下去,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性发展。第一,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应该把有效果的体育活动实施手段运用进来,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参加多样化的体育活动。而从当前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具体实施来看,幼儿在运动方面缺少主动性和参与性的热情,教师也没有很好的教学方法,致使幼儿园体育活动教学的氛围不是很理想。要想彻底改变现在幼儿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体育教学的形式上加以不断改变,课程游戏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广泛应用起来的。

1 幼儿园体育活动实施游戏化教学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对以往教学形式的改变

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游戏化可以弥补一些以往体育教学的不足之处。很多幼儿教育,只是告诉幼儿在入园时要听话,努力学习教师所教的体育知识,以此才能受到教师的喜爱,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的思维被固化了,丧失了应该拥有的创新性能力。在体育活动当中,合理化的引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可以不断调动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开阔,增强了整体创新的意识[1]。

1.2 丰富幼儿知识,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开展体育活动的游戏化教学,其实比过去要有很多的优势,因为现在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游戏器材又多种多样,适用于体育教学的游戏形式越来越多,教师在指导幼儿体育运动时,可以使用的体育器材不止一种,依据幼儿的个人身体素质或是自身的喜好来选择适合的体育器材来参加体育活动。实施体育游戏化教学的时候,当中也有很多关于体育教育的一些因素存在。良好的游戏化教育能够强化幼儿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能全面提高幼儿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能力。不少幼儿园现在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可以说是为幼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努力,在园内会给幼儿们配备适合幼儿年龄使用的游戏性设备,如小型的篮球场,还有足球场等,像这样的游戏运动可以促进幼儿良好合作意识的培养。

1.3 帮助幼儿实现人格的完善

人格是一个人成长中最为重要的,而良好人格的形成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或是保持一种行为,日积月累下慢慢演化成一种习惯,最后形成一种适合自身发展的性格。在人格的教育上面,幼儿园是人格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儿时若形成了良好的人格物质,未来成长道路上会走些弯路,有不错的发展。相反,如果儿时没有形成相对比较完善的人格特质,长大走向社会遇到的卡点会比较多些,继而可能也会影响到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为此,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之下,应用游戏化的策略开展体育活动,一方面让幼儿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体,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体育活动教学中给幼儿灌输良好的人际情感关系,促使幼儿在情感变化中体会到游戏互动的影响力量,并且促进幼儿人格的不断完善,帮助幼儿在未来成长道路上实现良好的心理素质[2]。

2 幼儿体育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幼儿体育活动在进行开展的时候,幼儿教师以为课程游戏化是为了让幼儿实现自由,不被束缚,完全放松做自己。第一,在这样的状态下,如果幼儿教师没有特别强的幼教教学水平,对幼儿的安全就不会有太多的重视,而幼儿园体育活动就无法顺利地进行下去,影响了幼儿体育活动的良好发展。在幼儿感觉到特别需要自由的时候,体育活动课程的游戏化可能也就因为发挥不当只能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展现出实际的作用。第二,幼儿教师在做教学工作以前,很多人可能缺少相应的教学经验,在体育活动开展上无法专注,也不是特别认真,相对就比较随意化,只是认为给幼儿玩乐的空间就可以了。与此同时,有的幼儿教师不会合理化的分配时间,致使幼儿出现运动量过大的情况,也可能产生运动量很少的情况,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3]。第三,组织体育活动过于局限了,简单地把材料放好就觉得是完成任务了。出现这样的情况,幼儿就会认为游戏的玩就是机械的,不需要什么规则,什么制约,随意自己掌握就好。

有的幼儿园教师对课程游戏化不是很理解,进行游戏化教学时往往抓不住重点,东一下,西一下,没有一个整体性的知识架构,不知道怎么样去引导幼儿,只是负责与幼儿和平的相处,没有从幼儿心灵教育方面入手,更没有引导幼儿学会在游戏中加强合作,致使幼儿们在游戏中消磨了时间,无法提升整体的创造能力。另外,幼儿长时间面对一种体育器材,慢慢会失去玩的兴趣,此时幼儿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用一些方法让幼儿引起注意。

3 幼儿体育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3.1 设计游戏重点要考虑幼儿兴趣

课程游戏化背景的提出,让幼儿体育活动游戏化成了主流教学形式。游戏本来就是促进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方法。但也要在这个过程中高度注意,不是所有游戏,幼儿都会喜欢,他们有自己的个人偏好,教师在设置体育游戏的时候必须要把幼儿的兴趣放在主要考虑的点上。经常关注幼儿的思想变化,调研幼儿生活里的喜好,所关注的游戏类型,喜欢静态游戏,还是动态游戏,喜欢什么形式的,体育活动实施中就把什么样的形式纳入进来。也可以针对不同幼儿的喜好,设置不同的游戏,在体育活动中喜欢玩哪个游戏就可以融入哪个群体的游戏中。任何一种学习,一个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于幼儿自身而言,兴趣在某种意义上其实都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游戏化的体育教学活动就是要依据幼儿的兴趣来做合理化的设置,进而让幼儿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而幼儿教师也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实际身体情况,依据幼儿兴趣设计军事竞技、名人故事等方面的有关体育游戏内容,以此促进体育活动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比如,进行体育活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对幼儿做合理化的一个分组,根据个人喜好,每4~5人分为一个小组,开展不一样的游戏活动内容,让幼儿参与到自己喜欢的游戏当中来,同时派一个组来做公正性的监督,以此让幼儿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游戏过程[4]。

3.2 游戏要与生活实际贴近

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虽然依靠游戏可以实现,但若是游戏没有很好的贴近日常生活,也就发挥不出游戏的真正教学意义了。比如,幼儿体育活动融入游戏时,刚开始或许幼儿们会很有兴趣,也很愿意积极去参与游戏化的体育活动。但是如果所设置的游戏与幼儿实际的生活根本不相关,甚至是大相径庭的话,幼儿也会从有兴趣到慢慢弱化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性。换句话来讲,游戏化的体育活动,与幼儿的生活实际不够贴近,幼儿就觉得与自己没有关系,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帮助,自然不会坚持太久[5]。一个体育运动,没有和生活建立很好地连接,最终幼儿就会忽略掉,产生不想参与体育活动的想法,前面做再多也都成了无用功。

3.3 多样化游戏教学方法并用

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幼儿体育活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不止有一种,教师需要了解每一种游戏教学形式的优势与劣势,并在具体教学时能够扬长避短,发挥各种教学方式的有效性,抛弃不足的地方,让优点更加闪光。在游戏化教学当中,每种游戏效果不一样,有的在幼儿思维提高方面有作用,有的能帮幼儿提高合作能力,还有的游戏起到的是强化体育知识的作用。为此,需要在幼儿体育活动教学中,应用不一样的游戏类型,依据不同效果在不同的体育活动中应用,进而促进幼儿的整体性发展,同时帮助幼儿掌握学到体育基础知识。进行游戏化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分组进行抽签,由选中的幼儿轮流回答关于游戏活动的看法,回答最积极的一组为获胜的组,若是出现平等,打平的现象,可依据幼儿速度评判哪一组是胜利的组,同时幼儿教师要给获胜组奖励,可以是精神上的奖励,也可是物质上的奖励,进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游戏活动,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团结互助精神。

幼儿体育活动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基于此要运用合理化的层次性投入模式。幼儿教师可从有特色的体育活动去入手,增强幼儿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可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促进幼儿的平衡能力发展,从不一样的训练出发,确保幼儿体育活动的顺利实施。幼儿教师也可以用多变的场景,让幼儿发挥本身的潜能,并在活动中形成与幼儿教师的良好性配合,还可以让家长参与到游戏化的体育教学活动里,发挥家长与教师的各自优势[6]。除此之外,需要确保幼儿在游戏化体育教学中能获得快乐,从而让幼儿的体育活动质量得到强化。

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体育游戏化的有效性实施,对于幼儿来讲其实也倾向于户外的游戏活动,因此可以依据幼儿的爱好,到室外较为宽阔的地方来做体育游戏,实施分批式的体育教育,教幼儿肢体的有关动作,再给幼儿灌输动作的体育理论知识,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实际理解能力,多从健康运动的视角去讲解,鼓励幼儿运动可以带来身体的健康,减少去医院打针的次数,这样灌输强身健体的意识,有利于幼儿更好地参加体育活动,从而也让幼儿对自身的健康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

3.4 幼儿体育活动游戏化教学情境创设

幼儿教育改革当中,素质教育的要求逐渐提高,幼儿除了要学习基础的文化知识以外,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所以幼儿教师应该在幼教工作上多做努力。幼儿们的年龄比较小,喜欢动来动去,不喜欢一成不变,并且在变化中喜欢不断探索,这也是幼儿拥有强烈好奇心的一种体现,所以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的时候,可以为幼儿创设游戏化的体育情境,并在情境过程中帮助幼儿更好的锻炼身体,为未来的身体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体育活动中融入游戏化的性质,幼儿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可以形成从小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幼儿教师组织体育活动要重视营造游戏化的教学情境。举例子,障碍跑技巧的教学,幼儿教师就可以设置游戏化的主题,确保能够把幼儿喜欢的玩偶放在障碍跑的疑点处,有效引导幼儿,不断冲破阻碍,对自己喜欢的小玩偶进行拯救,第一个拿到小玩偶的小朋友就是获胜乾,可以拥有拿到的玩偶。进行跨越障碍跑的体育活动,幼儿教师可以合理化的引导幼儿,把跑步的基本技巧教给幼儿,促使幼儿可以学习体育基础知识。体育活动游戏化的教学,教师可以经常性的组织,幼儿参与体育游戏会充满兴趣的,也能在这个过程里对教师讲的障碍跑技巧,还有一些跑步的方法有更好地掌握,从而也让幼儿园体育活动实施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3.5 增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树立正确幼教念

幼儿体育教育不同于其他的学习教育。谈到幼儿体育教育,不得不提到幼儿教师,看似普通的职业却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以前幼儿教师的要求不高,能把幼儿哄好,不哭不闹就可以算作合格的幼儿教师了。但是伴随着国家对于人才的高需求,越来越倾向于综合能力,还有自身素质的提高,这些要求不是长大成人后才开始培养,而是要从幼儿早期的教育开始。幼儿体育活动就是素质教育培养的一种,要求幼儿教师要有比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的知识水平。为此,现在的幼儿园在招聘幼师的时候要重视对综合能力的考核,还有走向幼教岗位以后,幼儿园要负责组织幼儿教师的相关培训工作,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幼教观念,让他们明白幼儿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对于他们身体素质的培养就是健康成长的关键。为此,教师必须要深入理解正确的幼教观念,包括课程讲授的观念和课程游戏化的观念。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明白这一点,游戏是体育活动教学的主要基础,也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一个必要性的因素。为此,从体育活动游戏化的角度入手,幼儿教师要给幼儿提供良好发展的空间,让幼儿找到自己的生存价值。与此同时,幼儿教师要有体育知识的整体架构,可以让幼儿体会到教师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正能量的熏染,从而促进游戏化体育教学的顺利性实施。

4 结语

课堂游戏化背景下对于幼儿园的体育教学,必须加强在游戏化教学方面的重视,尤其是要确保科学以及合理。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良好实施,需要明白目前存在的幼教发展问题,从幼儿身心发展的整体角度,制定适合的体育游戏化教学方案,从而让体育活动的效果得到全面性的一个提高。体育课程的游戏化主要是利用游戏的方法来实施教学工作,并合理化地将游戏融入体育活动教学当中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幼儿的参与热情,并且为幼儿创造了自由探索式的学习性场景,对幼儿智力的培养与开发有着积极性的作用。为此,幼儿园应该以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的着力点,有效应用游戏化的体育教学形式,让幼儿成为参与学习的主角,幼儿教师化身成为一个幼儿引路人的角色,让幼儿在没有学习压力的环境中收获更多的自由,获得体育学习和综合素质方面的成长。总之,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体育活动的游戏化,不仅让幼儿体现了自我的价值感,不断强化了体育参与的信心,而且还让幼儿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放飞了自我,张扬了个性。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幼儿体育游戏化教学会越走越远,进而开启幼教事业的璀璨篇章。

猜你喜欢
幼教幼儿教师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幼教产业复苏在即,2020年CPE中国幼教展 助企业打好翻身仗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CPE中国幼教展365云展会启动,足不出户采购幼教新品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