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糖化产品真的那么神奇吗

2020-01-01 03:21钱程
健康博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糖丸拉德碳水化合物

□文/钱程

继“抗氧化”之后,“抗糖化”的概念近期也被热炒起来,在网上出现了各种抗糖丸和抗糖口服液。还被各种明星代言推荐。商家宣称,肌肤衰老其实就是由于糖化反应造成的,而吃了这种“抗糖化”产品,就能延缓肌肤的衰老,使人青春永驻。于是,很多人不仅花大价钱购买这些保健品,更有甚者,为了“抗糖化”坚决戒糖,连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都几乎不碰了。

那么,“抗糖化”到底靠不靠谱?靠抗糖丸和极端限制碳水化合物来护肤真的有用吗?

什么是糖化

其实,糖化反应确有其事,它确实是一个学术概念,但有可能跟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样。说到糖化不能不提的就是美拉德反应。美拉德反应是还原糖和蛋白质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复杂反应的总称。面包、蛋糕烘焙过程中发出的香气、牛排烤制时的香气、铁锅大火爆香时的香气,这些我们熟悉的味道,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美拉德反应的产物。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一系列反应,在我们的体内也在时时刻刻发生着。美拉德反应的两大主角——还原糖和蛋白质,在我们的体内也广泛存在。比如血液中就存在着大量葡萄糖,这就是一种还原糖;而血管壁、皮肤组织中就含有大量胶原蛋白。两者接触后,就会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发生美拉德反应(在体内的我们称为糖化反应),最终生成一系列糖化终产物(AGEs)。和做菜不同,这种产物是身体不想要的。现在我们知道的事实是:老年人体内的糖化终产物水平比年轻人高;糖尿病人体内的糖化终产物水平也会比正常人高不少。现在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糖化终产物可能是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动脉血管瘤的原因之一。也有一些研究认为阿尔茨海默症、骨质疏松等疾病也有可能和糖化终产物有关。

但是,糖化终产物和衰老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目前还在继续研究中。确实有一些研究认为皮肤的老化和糖化终产物积累有关,但这还远远称不上是定论,也无法证明其中的因果关系。还有一点必须要指出:糖化终产物在体内是时时刻刻都在产生的,它一旦产生,通常会经由肾脏直接排出体外。所以,它的产生和排出是一个动态平衡,虽然这东西不好,但大部分人没有必要过分担心糖化终产物在身体里面积累的问题。

如何“抗糖化”

很多人可能会想,既然身体里面的糖分是导致糖化反应的罪魁祸首,那杜绝碳水化合物,把食物中的糖全部去掉,这样身体里面就没有糖了,那是不是就能阻止这种反应了?事实上,就算几乎不摄入任何碳水化合物,只要还吃东西,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就还是会维持在正常水平——因为蛋白质、脂肪都能在体内转换成葡萄糖,用来维持血糖平衡。身体里面的糖,本身就发挥相当重要的生理功能。

“抗糖化产品”有用吗

一句话总结:没用。网上宣传得火热的那些抗糖丸和抗糖口服液,主要成分大多是一些植物提取物、比如说艾草提取物、樱花提取物、南非红茶提取物、葡萄叶精华、鱼腥草精华等等。目前对于“抗糖化”,科学界还正在研究中,没有非常成熟的方案面世。这些植物提取物宣称的“抗糖化、防衰老”功效,更是没有高质量的科学证据可以支持。

减糖还是必要的

话说回来,减糖还是非常正确和健康的选择。但这里所说的“糖”不是碳水化合物,而是游离糖,或者叫做添加糖。饮料、零食中的糖,炒菜时加的糖,果汁里面的糖,都是游离糖。这部分的糖摄入过多,对身体有各种潜在危害,比如:导致肥胖、龋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等。长期大量摄入游离糖会增加糖尿病风险,而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糖化终产物水平比普通人更高,这些结论都是得到公认的。

而关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一直以来的建议都是按照均衡膳食的要求去吃。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碳水化合物摄入占总能量比例为50%~65%,是比较正常和健康的水平。我们可以用粗粮、全谷物去代替精制米面类的碳水化合物,这是比较推荐的吃法,而一点碳水化合物都不吃是不可取的。

猜你喜欢
糖丸拉德碳水化合物
“糖丸爷爷”顾方舟
奇迹糖丸制作及市场推广研究
说说碳水化合物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一口袋的吻(上)
减肥不能吃碳水化合物?
“糖丸之父”顾方舟逝世,择一事终一生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益于长期减肥
运动健身要补碳水化合物
帮别人拉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