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荷斯坦牛的饲养与管理

2020-01-02 10:20潍坊市经济学校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2200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5期
关键词:产奶量初乳精料

朱 旭 (潍坊市经济学校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2200)

我国饲养的奶牛是以“中国黑白花奶牛”为主,本品种是利用引进国外各种类型的荷斯坦牛与我国的黄牛杂交,并经过了长期的选育而形成的一个品种。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国荷斯坦奶牛的犊牛、育成牛、成母牛以及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方法,同时讨论了中国荷斯坦奶牛的常见普通疾病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中国荷斯坦奶牛的饲养

1.1 犊牛的饲养

犊牛是指出生到6月龄的牛。犊牛培育是奶牛生产的关键,培育好坏直接影响奶牛一生中生产性能的发挥,因此应根据犊牛的特点来掌握犊牛科学的饲喂技术。

1.1.1 及时喂初乳 (1)母牛产后5~7d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初乳中含有多种抵抗疾病的免疫物质和维生素,其中蛋白质含量比常乳多4~5倍,脂肪含量多1倍左右,维生素A、胡萝卜素和各种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2)刚刚出生犊牛对免疫球蛋白的吸收率为50%,出生后20h后吸收12%,36h后吸收极少或不吸收。初乳的酸度高,能有效地刺激胃黏膜产生消化液,能抑制细菌活动,使机体免受侵害。初乳中的蛋白质可被消化道迅速吸收入血液,以补充仔畜血浆蛋白的不足(周其虎,2008)。并且初乳中含有的溶菌酶和抗体,溶菌酶能杀死多种细菌。r-球蛋白可以抑制某些细菌的活动,K-抗原凝集素。能够抵抗特殊品系的大肠杆菌。初乳中含有较多的镁盐,具有轻泻作用,能促使胎便排除,初乳中这些作用会随着时间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所以犊牛出生后1h内必须吃到初乳,没有吃到初乳的犊牛很难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

1.1.2 补食 补喂干草,犊牛7~10日龄开始训练其采食优质干草任其自由采食,这样可以促进瘤胃发育。

1.2.3 断奶至6月龄阶段的饲养 犊牛一般是在60日龄,采食犊牛量0.7~1.0kg时断奶。刚刚断奶的犊牛,犊牛粗料应以优质干草为主,适当补喂一些青绿饲料,少喂青贮饲料。断奶至4月龄继续饲喂犊牛料,并逐渐增加其喂量,同时补喂干草。日喂量根据粗饲料的品质来决定,优质饲料可达1.4~1.8kg;一般的为1.8~2.2kg;太差的为2.3~2.7kg。

1.2 育成牛的饲养

育成牛是指7月龄到初次产犊。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对成年后奶牛的体型结构和产奶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此阶段分为3个饲养阶段。

1.2.1 第一阶段(6~12月龄) 此阶段为犊牛培育的继续阶段,为犊牛的性成熟期。在此期间,母牛的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很快,体躯向高度和长度方面急剧生长,其前胃已相当发达,容积扩大1倍左右。因此在饲养上要求既要能提供主要营养,又必须要有一定的容积,以刺激前胃的生长。育成牛时期日粮除了补充优良的干草和青饲料外,还必须补充一些混合精料。精料比例约占干物质饲料总量的30%~40%左右。每头日喂精料2~2.5kg,青贮饲料10~15kg,干草2~2.5kg。日粮营养需要:干物质5~7.0kg;粗蛋白600~650g;钙30~32g;磷20~22g。防止过度营养使青年牛过肥,从而对未来的繁殖系统和泌乳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应控制日增重,日增重不能超过0.9kg,发育正常时,12月龄体重可达280~300kg。

1.2.2 第二阶段(12~18月龄) 是第二性征的出现,生殖器官进一步发育的主要阶段。此阶段牛的消化器官更加扩大,为进一步促进其消化器官的生长,其饲料应以青、粗饲料为主,其比例约占日粮干物质总量的75%,其余25%为混合精料,以补充蛋白质和能量的不足,每头日喂精料3~3.5kg,青贮料15~20kg,干草2.5~3.0kg,日粮营养需要;热能单位13~15;干物质6.0~7.0kg,体重应达400kg。

1.2.3 第三阶段(18~24月龄) 这时母牛已配种怀胎,生长强度逐渐减弱,体躯显著向宽、深方向发展。若营养过剩,在体内容易积蓄过多脂肪,导致牛体过肥,造成不孕。但若营养缺乏,又会导致牛体生长发育受阻,成为体躯狭浅、四肢细长、产奶量不高的母牛。怀孕的最后4个月,营养需要明显增加,应按奶牛饲养标准进行饲养,饲养喂量不可过量,保持中等体况,体重保持在500~520kg,防止过肥造成难产以及其他疾病。从初孕开始,饲料喂量不能过多,以粗饲料为主,妊娠初期视牛膘情日补精料1.0~1.5kg。怀孕5个月后日补精料2~3kg,青贮饲料15~20kg,干草2.5~3.0kg,日粮营养需要;热能单位18~20;干物质7~9kg;粗蛋白750~850g;钙45~47g;磷32~34g。分娩前30d,可在饲养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添加精料,但饲喂量不得超过怀孕母牛体重的1%,日粮中应注意添加维生素、钙、磷等矿物质含 量; 粗 蛋 白640~720g ; 钙35~38g ; 磷24~25g(李来平,2010)。

1.3 成年母牛的饲养

成年母牛一个繁殖周期或一个泌乳周期约为12个月左右,其中泌乳期为10个月,干奶期为2个月,空怀期为2.5个月,怀孕期为9.5个月。在一个泌乳期中产奶量的变化,在开始时较低,20d后急剧上升,70d达到最高峰,高峰期在40~50d,90~150d 基 本 平 稳,150~210d 逐 渐 下降,210d以后急剧下降,至300d干奶。母牛在一年当中,需要营养两个高峰期,一个是泌乳高峰期,一个是妊娠后期。抓好这两个高峰期的饲养,以及平时的饲养,母牛的产奶就有保证。

1.3.1 泌乳牛的饲养 (1)母牛产后即喂益母草红糖汤及适口性良好的饲料,以优质的粗料为主,产奶量及消化情况逐渐增加精料和青贮喂量。精、粗比逐渐达到50:50后向60:40过渡,即“料领着奶走”。在加料过程中,要注意消化器官和乳房的变化情况。产后母牛不宜饮用冷水,尤其冬季应坚持饮用温水,1周后饮水温度可降至常温。(2)泌乳高峰期最好把头胎牛与成年牛分开集中饲养;过瘦牛集中起来加强饲养。坚持以“料领着奶走”的原则,精料增加到产奶量不再上升为主,并持续饲喂一段时间。泌乳中期仍然采用分群饲养,并且精料喂量以“料跟着奶走”为原则,即随着产奶量的下降而逐渐减少精料的喂量,还应供给充足的饮水。为防止产奶量下降过快,应增加饲喂次数,提高干物质进食量;注意能量和蛋白质的平衡,还应在精粗比合理的情况下,适当保持精量的喂量。

1.3.2 围产期奶牛的饲养 (1)围产期指奶牛产前21d至产后15d,在奶牛生产周期中最关键的时期就是围产期,饲养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胎次泌乳周期产奶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高低。围产期奶牛经历着巨大的生理与代谢变化,以及一系列应激,如分娩、泌乳、日粮结构改变、环境改变等。(2)调整日粮结构平稳过度。因为瘤胃微生物从高纤维日粮转变到高淀粉日粮的完全适应需要3~4周的时间,所以,于分娩前21d开始增加精料,料量5~6.5kg/头·d,其中谷物的添加量可达到2.5~3.5kg,以促进瘤胃细菌与乳头状突起的生长。另一方面,在围产前期应将该阶段日粮种类与围产后期日粮种类尽量调整为一致,逐渐将日粮结构向泌乳期日粮结构转化,全程应提供均衡日粮,严防奶牛出现挑食现象,以减少产后真胃移位的发生。(3)提高镁、磷指标。低血镁和低血磷也常常造成围产期奶牛产乳热的发生,围产前期给奶牛饲喂含镁量为0.35~0.40%的日粮,可以防止产后血镁浓度的降低,每头奶牛每日饲喂40~50g磷,可满足磷的需要量。(4)严禁饲喂缓冲剂并控制食盐饲喂量。降低食盐的含量可以避免母牛产前催奶过急,有利于母牛产后食欲的恢复,多数牧场,产前食盐的喂量由原来的每天75~100g降至30~50g。(5)重视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含量。在日粮中要有足够的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因硒和维生素E有抗乳房炎的作用。产前第10天,用亚硒酸钠VE或维生素A、D、E注射液30~40ml,肌肉注射;即提高初生犊的健壮水平,提高成活率,又会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还会降低胎衣不下和产后瘫痪的发生,提高母牛的繁殖率。(6)提高钙含量保证蛋白水平。奶牛分娩后立即改为高钙日粮,日粮含钙量不低于150g、磷100g;由于新产牛DMI采饲不高,且动员体内蛋白质的能力有限,因此提高日粮蛋白质浓度很重要,日粮粗蛋白含量控制为18%~19%。(7)饲喂质量最好的粗料。将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尽可能维持在40%以内的水平,并保证有效纤维长度大于2.6cm。可每天给奶牛饲喂3~4kg优质苜蓿和燕麦草、全株玉米青贮、多叶料等,确保瘤胃充盈状态和健康功能。

1.3.3 干奶期的饲养 经产牛从停止挤奶到产犊前15d,初产牛妊娠7个月以上到产犊前15d,这段时间称为干奶期。干奶期以60d为佳,过长或过短对产奶量和保持母牛健康都不利。干奶期要停喂多汁饲料,饲料以青、粗饲料为主,并适当搭配精料(司国民,2007)。一般在干奶前期(停止泌乳到临产前22d)每头每日精料3~4kg,干物质一般为12~13kg,粗饲料占干物质的60%~90%,青粗饲料占干物质的10%~20%,粗蛋白质占干物质的12%~13%,防止食盐喂量过高。而干奶后期(临产前21d)影以优质粗饲料为主,粗饲料占干物质的60%~80%,粗蛋白质占干物质14%~16%,注意矿物质的平衡,控制食盐的喂量,确保维生素的数量。

2 中国荷斯坦奶牛的管理

2.1 犊牛的管理

哺乳期犊牛的管理主要是卫生工作,预防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等,保证犊牛健康正常发育。断奶后在犊牛舍内可按5~15头一栏群养。为了方便管理,犊牛必须戴耳标。

2.1.1 卫生管理 (1)犊牛进行人公喂养时应切实注意乳和哺乳用具的卫生,尤其是桶式哺喂法。每次喂奶完毕,用干净毛巾将犊牛口、鼻周围残留的乳汁擦干。犊牛栏应保持干燥,并铺以干燥清洁的垫草,垫草应勤打扫、更换,犊牛舍定期消毒。同时犊牛舍保证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冬暖夏凉。(2)犊牛皮肤皮肤易被粪便、尘土黏附而形成皮垢,需要经常擦拭,保持清洁,保证皮肤的保温与散热。刷拭亦可起到按摩刺激皮肤,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和呼吸,增强皮肤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犊牛生长发育。同时能防止体表寄生虫孳生,驯化犊牛,建立感情。皮肤刷拭每天1~2次,用软毛刷辅以硬质刷子,用力宜轻。

2.1.2 加强运动 犊牛生后8~10d,即可在运动场作短时间运动,对促进体制和健康十分有利。运动时间长短应根据犊牛的日龄和气温变化酌情掌握。运动场内设置干草架和盐槽。

2.1.3 健康观察 平时对犊牛进行仔细观察,发现有异常的犊牛,及时进行处理,可提高犊牛成活率。每天要求观察4次,观察的内容包括:观察每头犊牛的被毛和精神状态。每天两次观察犊牛的食欲以及粪便情况是否正常。注意是否有咳嗽或气喘。发现病犊,应及时隔离。

2.1.4 检测身高和体重 犊牛从初生开始称重,以后每月称测一次体高和体重,并进行记录,以检查犊牛的生长发育情况。

2.2 育成牛的管理

只要做好预防,育成牛很少发病。所以育成牛的管理主要在于育成牛的发情及妊娠的管理方面。

2.2.1 分群 育成牛以40~50头组成一群,每群的月龄差异不超过1.5~2.0个月,体重差异不超过25~30kg,并根据牛的体况及时调群,防止牛群因采食不均而发育不整齐。舍饲时,平均每头牛占用运动场的面积应达10~15m2,使牛充分运动、健康发育。

2.2.2 配种前的发情鉴定技术 (1)育成牛的初配一般在16个月体重达350kg才进行初配,没有达到350kg的须在20月龄后方可配种。(2)配种前应进行发情鉴定,以提高受精率。牛常用的为外部观察法,将母牛放入运动场或再畜舍内查看,早晚各观察一次。其在发情初期表现为食欲下降,兴奋不安,四处走动。个别牛会停止反刍。外阴部稍肿胀,阴道黏膜潮红肿胀,子宫颈口张开,有少量的稀薄黏膜流出,几小时后进入发情盛期。发情盛期时是受精率最高的时候,这时食欲明显下降甚至拒食,精神更加兴奋不安,大声哞叫,四处走动,外阴部肿胀明显,阴道黏膜更加潮红,子宫颈开口较大,流出的黏液呈纤缕状或玻璃棒状,以手拍压牛背十字部,表现为凹腰和高举尾根。以后进入发情末期(朱兴贵,2014)。

2.2.3 配种后的妊娠诊断技术和管理 (1)配种后,为了确定母牛配种与否和妊娠月份,减少空怀以及为母牛保胎,应进行妊娠诊断。妊娠诊断的方法主要有:直肠检查法、外部检查法、阴道检查法、免疫学诊断法、血或乳中孕酮测定法以及超声波诊断法。牛常用直肠检查法。(2)妊娠后期应转入成牛舍进行饲养,以适应分娩后的环境饲养。运动时要缓慢,防止意外流产的发生。临产前1周进入分娩舍,进行分娩监视护理阶段。

2.2.4 按摩乳房 按摩乳房可以促进乳腺发育,为产后挤奶打下基础。乳房按摩在妊娠期的前5个月,1次/d,2~3min/次;妊娠5个月后,2次/d,3~5min/次,至产前1~2个月停止,以免擦去乳头周围的蜡状保护物,引起乳房房炎和乳头坏死。

2.3 成年母牛的管理

科学的饲养是维护奶牛健康,增强抗病力,保持正常繁殖机能和不断提高产奶性能的最基本工作。

2.3.1 分群饲养 成母牛群可分为产奶牛群和干奶牛群;从营养角度分为体况适度牛群、体况过肥牛群和偏瘦牛群;从育种角度可分为核心母牛群和种子母牛群。

2.3.2 规范挤奶操作 (1)挤奶正确与否和奶牛的健康、产奶性能、经济收入有密切关系。不规范地挤奶操作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质量,而且还会增加乳房炎的发病率,从而给奶牛生产带来严重损失。(2)高产奶牛在产后4~5d内挤奶时,不可挤得过净。产后第1天每次大约挤出2kg,够犊牛饮用即可。第2天挤出全天奶量的1/3,第3天挤出1/2,第4天挤出3/4或完全挤净。每次挤奶时要充分热敷和按摩热敷,促进乳房手中尽快消失。对于低产或乳房没有水肿的牛,开始就可以挤净。(3)挤奶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挤奶操作规程,保持乳房卫生,以诱发细菌感染而患乳房炎。加强外阴部消毒和对胎衣、恶露排出的观察。保持环境清洁、干燥。夏季注意防暑降温,灭蚊蝇,冬季要保温、换气,加强奶牛运动。

2.3.3 合理安排工作日程 (1)工作日程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工作日程一般是根据劳动力的组织形式、挤奶次数、饲喂次数、牛群大小、产奶水平、交售鲜奶方式以及地域季节等要求而定。工作日程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变动,否则奶牛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将会遭到破坏,使生产受到损失。(2)欧美国家普遍实行日挤奶2次,两次间隔9h。我国多数奶牛场实行日3次挤奶工作制,分别相隔8h或7h,但不论采取2次或3次挤奶,必须保证使人、牛得到充分休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可因地制宜。

2.3.4 干奶方法 干奶方法包括逐渐干奶法和快速干奶法。(1)逐渐干奶法:用1~2周的时间使奶牛的泌乳活动停下来。此法需要时间较长,适用于高产奶牛和有乳房炎病史的奶牛。在预期停奶前的10~15d开始变更饲料组成,逐渐减少精料和多汁饲料的喂量,增加干草喂量,控制饮水量,停止乳房按摩,改变挤奶的次数和时间。减少挤奶次数,由正常3次/d挤奶改为1~2次/d,由原来每日挤奶改为隔1~2d,每次挤奶必须完全挤净,当产奶量降至4~5kg时,即停止挤奶。(2)快速干奶法:从进行干奶之日起,在3~5d内使泌乳停止,一般多用于中低产牛。从干奶的第一天开始,适当减少饲料,停喂青绿多汁饲料,控制饮水,减少挤奶次数阖打乱挤奶时间,如从开始干奶第1天起,先挤2次,第2天挤1次,以后隔日挤1次,使产奶量显著下降,即可停止挤奶。(3)无论使用哪种干奶方法,最后一次挤奶都应将乳汁完全挤净后,立即用酒精进行乳头消毒,然后将含有长效抗生素的干乳膏分别注入4个乳头内,封闭乳头孔,可有效防止乳房炎的发生和避免瞎乳头。约10d后乳房收缩变软,干奶结束。

3 小结

只要从实践中不断提高中国荷斯坦奶牛饲养管理水平,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中国荷斯坦奶牛的地区优势,就能提高其产奶量,稳步地提高奶农收入,增强养殖积极性。

猜你喜欢
产奶量初乳精料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荷斯坦牛泌乳速度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初乳口腔护理对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的影响
小尾寒羊春季节气饲养法
中甸犏牛的产犊季节、泌乳期分布及产奶量变化规律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对宝宝和妈妈都有益的初乳, 你了解多少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荷斯坦牛产后前7 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
附表3 湖南省获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单一饲料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