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1-02 03:59薛伟业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网络媒介互联网+素养

董 慧, 薛伟业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53)

大学生是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互联网对他们的学习、社交、思想等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与此同时,大学生在网络媒介使用过程中呈现出的素养高低也影响着自身的健康发展和成长,甚至影响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互联网+”时代,需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健全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一、网络媒介素养的含义及构成

关于 “网络媒介素养” 的概念没有统一界定,它实际上是由国际上广泛倡导的“媒介素养”概念发展而来。媒介素养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学者利维斯提出,他在其著作《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大声疾呼要提升学生对信息的甄别和抵抗能力。在国外研究网络素养就是研究媒介素养,认为网络素养是媒介素养的组成部分[1]。网络素养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学者麦克库劳(McClure)提出,他认为“网络素养是了解网络资源的价值,并能利用检索工具在网络上获取特定的信息并加以处理、利用以协助个人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2]本文对“网络媒介素养”的含义解读倾向于后者。网络媒介素养的构成主要包括知识、安全、沟通、评判、发展五个方面。知识素养包括对网络媒介的操作、功能、特点的掌握;安全素养包括对不良信息的选择、质疑、抵制及自我保护能力;沟通素养包括对网络信息的运用、制作、传播、创造的能力;评判素养包括对海量信息分析、筛选、甄别和客观评价的能力;发展素养包括利用网络学习、娱乐、购物、工作等,为自己服务和发展的能力[3]。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江苏省9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632份,回收有效问卷628份,回收率为99.4%。综合以上调查得知,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水平参差不齐,现状不容乐观。

(一)网络媒介依赖性增强而自控力减弱

根据调查,大学生每次(天)上网时间超过 3 小时的占77.6%,超过 6 小时的占 30.1%。由此可见,不少学生每天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较多,甚至出现过度现象,表现出对手机、电脑等依赖性增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问题。当被问到“是否有本来打算学习却被电影、游戏、广告等打扰而不能控制自我行为”时,经常和偶尔有此情况的学生数占79.1%,很少有和基本没有的学生数占20.9%。“互联网+”时代,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在信息发布上追求眼球经济和高频率关注度,多采用短视频、音频、图片等复合型信息传播方式。大学生长期浸泡其中,容易养成碎片化阅读习惯和猎奇心理,形成心浮气躁的学习状态,系统思维和深度思考能力被不断削弱。

(二)网络信息运用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调查显示,只有 29.7%的学生对于网络信息会主动过滤,思考和验证其真实性。70.3%的学生对网络信息不会主动过滤,对个人信息保护不太重视。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辨别能力不强、安全防范意识不强。访谈发现,部分学生面对内容低俗化、目的功利性及消费主义观念的不良网络信息时,认为自己只是浏览消遣,真实程度无所谓,相信自己的直观判断,更不做认真甄别。在自由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一些虚假、暴力、色情和价值观扭曲的信息,冲击着心智尚不成熟的大学生,他们对信息的评判能力较弱,因而安全防范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不足。

(三)对网络资源学习和利用能力欠缺

调查对象中用手机上网的学生有401人,在被问到上网目的时,选择“听音乐、看电影、看小说”有373人,排名第一,“玩游戏”有348人,排名第二,而“浏览新闻、学习提升”有262人,排名最后。几乎所有调查对象都开通了微博、微信、QQ等社交工具。由此可见,互联网已经像空气和水一样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但大多数学生对网络媒介的作用发挥侧重于娱乐休闲、交友聊天,在价值功能的开发中用于知识获取、学历提升、就业创业等比例较低。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网上资源,绝大部分学生比较了解,但对网络资源的运用不够深入,只停留在完成学习任务等浅表层面。

(四)对网络信息传播的道德和法制意识淡薄

统计表明,65%的学生认为网络世界的自由度大于现实世界,70%的学生表示网络上可以充分发表个人观点,顾忌较少;58.1%的学生认为网络传播的黄色、暴力信息不道德,但会浏览。经常沉溺于虚拟的网络环境,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大学生,往往对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产生混淆,甚至过度向往、享受虚拟世界带给他们的自由而不愿回到现实社会,造成自我约束能力下降、社交能力退化。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在撰写论文时对网络信息的引用能注明出处,近一半的大学生表示在论坛、贴吧,可以毫无顾忌地发表个人观点和渲泄情绪。对于网络暴力,约六成大学生采取随波逐流态度,转发他人文章或观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大学生对于网络上不实、不良信息的伦理道德、法律法规认知不够,意识淡薄,特别是匿名状态下自律与他律意识十分缺乏。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存在问题的成因

互联网是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产物,对大学生成长既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关键是找出问题的原因,化负面影响为正面效应。

(一)良莠不齐的网络环境对大学生造成影响

对大学生而言,缺乏良好的网络环境是客观因素。首先,互联网的过度开放、隐匿虚拟、功利商业等特点造成网络文化的良莠不齐[4]。当前,来源于互联网的非主流文化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和追捧,而网络媒介上诸多商家出于功利目的,不断提供层出不穷的消费娱乐类信息,迎合当下大学生碎片化、娱乐化的阅读习惯,侵蚀着大学生的理想与追求、内涵与修养。网络文化有着成风化人之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5]其次,互联网的边界无限、规则不明、把控不严等特点造成网络行为缺少道德规范与法律约束。互联网的加速发展,推进自媒体的快速普及,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人人都是自媒体。他们既是信息接收者、传播者,又是信息制作者、发布者。由于低门槛或无门槛审核,少数大学生会制作甚至发布低俗、粗烂、虚假的信息以获得个人利益,而将“弘扬主旋律、发挥正能量”的价值追求和道德规范抛在脑后。由于缺乏必要的网络道德标准和社会舆论制约,缺乏有效的线上监督管理,大学生在互联网上的行为无所顾忌,法制意识淡薄,很难养成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

(二)大学生自身存在心智能力的局限

当今时代,扁平化的互联网让全世界一览无余,作为“网络原住民”的“95后”“00后”大学生群体,他们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时代特征。一方面,大学生自我认知和管理能力不足。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有活力、有想法,自我意识强烈,敢于表达自己。但思想上、心智上不够成熟,好奇心、虚荣心、好胜心使得他们极易受到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一些盲目攀比的行为。单一、浅薄的社会经历,造成他们思考问题深度不够,行为方式过于简单、草率,自我保护和自我管理能力薄弱。一些大学生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不能自拔,感性大于理性,表现出网络道德规范有意识、无行动的现象,甚至少部分大学生出现网络犯罪行为。另一方面,大学生处于心理和行为上的不稳定、不成熟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诱惑和不良思想的冲击,缺乏相应的抵御能力,贪图一时享乐,放弃理想信念的追求。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社交中的大学生容易陷入不真实的自我满足中,自我约束能力不断下降,逐渐放弃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塑造、自我修炼和自我超越。

(三)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育缺位

当前,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不容乐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育缺位。在学校培育欠缺的情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提高绝大部分属于自学成才、自我培育。一方面,政府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重视不够。网络媒介素养从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发展进程缓慢,国家、社会还没有将国民的网络素养培育提到议事日程上,缺乏政府引导,未见出台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的具体举措,仅停留在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层面。缺乏政府部门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投入,仅靠民间自筹和众筹,培育工作的开展必然困难重重,推进缓慢。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们获得了更多的网络媒介运用平台,这也给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查、监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另一方面,高校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严重缺失。尽管大学生早已成为互联网的主力军,但高校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其教育内容、形式及层次水平较为落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系统教育缺少顶层设计和引导,除新闻、信息传播等专业外,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很少出现关于该素养的必修课或选修课。高校在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缺乏课程设置、读本开发、师资培养等,使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与互联网发展不匹配。

四、“互联网+”时代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对策

(一)为大学生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习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6]首先, 塑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引,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支撑,培育大学生“意见领袖”和“青春榜样”,用网络创新手段在青年学生中弘扬主旋律,增强主流文化的引领作用。其次,发挥媒体融合的传播效应。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自媒体进行优势组合,打造立体式的融合宣传矩阵,构建多维度、多方位的网络生态环境。借助于热点事件,用大学生喜爱的方式、融媒体的合力做好网络舆论宣传,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健康网络环境。最后,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技术监管。近年来,为了治理网络乱象,国家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立法进程不断推进。但在时效性和覆盖面上,还不够及时和全面,不良文化的网络传播仍存在空间,因此还需完善和健全网络安全使用和审核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大对监管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用高科技手段对网络上随时出现的不实、不良信息进行技术侦查和处理,保障网络空间健康运行。

(二)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外因是发展的条件,内因才是发展的根本原因。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最核心的途径是自主建设。首先,大学生要唤醒自我意识。素养与知识、能力的区别在于其隐性的特征,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是一个长期渗透的内化过程。大学生必须在诸多外化的网络行为中激发自我意识,通过甄别、总结、思考等培养自律和自省意识,构建牢固的核心价值认同,增强不良网络信息的抵制能力。其次,大学生要加强自我学习。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的学习黄金期,一些大学生视自主为自由,忽略了课堂外的自我学习和成长。对大学生而言,尤其要重视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意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有计划地做好个人学习规划,将网络媒介素养内化为自我品质。最后,大学生要明确自我追求。大学生不能因长期沉迷于网络而忽略自我成长与追求。在网络使用中,要增强自己对是非曲直、真善假恶的辨别能力。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大学生才能在良莠不齐的网络世界里不迷失方向,才能用自己的信念、意志、才智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三)健全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建议把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融合为一个学科并建立课程模型, 正式提出筹划发展媒介与信息素养, 并与教师培训课程相融合[7]。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需要高校做好顶层设计。首先,完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世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英国,并将其作为独立课程纳入第一课堂教学中。我国专门开设网络媒介素养课程的高校除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外,其他高校大多借助形势政策课或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普及教育。整体而言,缺少完善的课程体系。高校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引,结合“互联网+”时代特征,构建符合新时代大学生需要的课程体系,用课堂主渠道助推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水平提升。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校要通过培训、指导、考核等方式提升全体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只有通过全员育人,将网络媒介素养融入日常课程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才能有效发挥高校的教育功能。最后,构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评价体系。高校通过研究大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建立网络行为档案、诚信银行、奖惩考核、评估反馈等四个积分点,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助推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水平的整体提升。

猜你喜欢
网络媒介互联网+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城市老年人网络媒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基于网络媒介的中医药信息传播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