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的措施

2020-01-02 23:11王敏丽
考试周刊 2020年38期
关键词:花篮纸杯教师应

王敏丽

一、引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对自然的不断探索,正是因为人脑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研究与思考问题,推动我们从敬畏自然实现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转变,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国家更需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而探究能力作为创新能力发挥的前提与基础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小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环节,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小学教育的特殊性,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学生日后的长远发展提供助力。

二、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与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之间的关系研究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是一门有着较高系统性与操作性的学科,对学生理解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其能有效引导学生去感受劳动乐趣所在,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其良好劳动品质的形成,有助于其树立良正确的劳动观念。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更加突显,也受到学校、家长与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就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对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着力提高劳动技术课程教学质量,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教师要以我国人民的优秀劳动品质作为主线贯穿于劳动与技术教学之中,以实践为主、以理论为辅助,以人格塑造为主、知识技能教学为辅,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锻炼与提高自身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其思维意识,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探究性思维,善于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科学的思维处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小实验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利用自身对事物好奇的天性来主动进行探究,同时教师应以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掌握科学、适用的探究方法,着重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与探究质量,在实践过程中有效培养与提高探究能力,真正发挥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关键教育作用,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助力。

三、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中有效促进学生探究能力提升的措施

(一)教师应采取有效方式调动学生实践兴趣

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与培养的重要性所在,而劳动与技术课程相对于小学阶段的其他学科来说更容易开展实践教学,其中包含诸多的趣味性内容,不仅能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劳动所带来的乐趣,还能让学爱劳动、勤劳动,认识到劳动是一种值得骄傲与自豪的行为,收获劳动果实的同时培养劳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去有效激发学生好奇心,以好奇心为原动力让学生积极地融入课堂与实际劳动中去,要注重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着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劳动知识与技能,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看看在同一劳动问题中能找寻到多少种不同的解决方法,有效发挥其创造力,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劳动经验。

1.巧创教学情景

教师可结合课程内容去着力打造生活化情景,比如在三年级《纸杯的小创意》中教师要对纸杯这一生活常用物品进行深入剖析,在上课之前要预留作业,让学生把自己家中的纸杯带到学校来在上课时与大家分享,有的学生从家里带来了高矮胖瘦皆不同的纸杯,有的学生从家带来了五颜六色的纸杯,有的同学带来带来的纸杯更是已经盛满了水,教师在课上应先让学生跟小组成员去讨论这些纸杯,去分享自己美好生活中的事物,让同学去分析为什么家里会有这样的纸杯。在讨论结束后可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讨论过程中有什么最吸引你?”有的学生说:“纸杯的颜色吸引了我。”有的学生说:“纸杯的形状吸引了我。”还有的学生会说:“可以用多个纸杯摆成各种形态,像积木一样,这深深地吸引了我。”以此教师则可以引出“纸杯桌椅”这一概念,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以纸杯为原材料的手工艺品产生兴趣,去能动的分析如何去坐纸杯座椅作用,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会有一种自己也想动手操作的冲动,以兴趣为突破口让学生积极投入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相框的制作中。

2.合理开展多媒体教学

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借助网上的优势教育教学资源为课程开展提供助力,弥补纸质课本的不足,以视频等动态形式为学生去展示更多生动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打造良好教学氛围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活动小屋的设计》一课中,教师可以先播放与建筑知识相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看一看建筑作为凝固艺术中所包含的人类文化精粹,在欣赏与品位之余引入本课主题,唤起学生对建筑的共鸣,随后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活动小屋制作有关的视频,让学生更加具体地了解制作的步骤与制作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全班同学都开始躁动起来,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地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小屋。

除了视频资源的引入外,教师还应精心准备与制作课件,改变传统多媒体课堂中课件被当作放大型书本的问题,从内容丰富度、思维连贯性、主旨鲜明等角度出发有效提高课件质量,意识到小学生的形象思维需求,为学生动手操作提供更多可视化素材,以课件贯穿授课的全过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着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结合课程内容去合理选择课件中应插入或引出的教学素材,真正起到帮助学生观察与思考的效果,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奠定必要基础。比如在植物标本制作中,教师除了要拿真正的标本外,还可以在网上搜罗各种类型的植物标本图片,让学生去欣赏一个个栩栩如生,且能长久保存的植物标本,感受到标本的美丽与神奇,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助力。

(二)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分析与思考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应着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方式让学生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实践探究活动,以探究能力的培养为突破口,打造优质劳动技术课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以兴趣作为突破口,更要让学生在实践的同时去思考探究的意义所在,逐步认识到劳动的深层内涵;不仅要以学校教育为主线,更要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在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提高学生的分析与思考能力。

如在《花篮组合与装饰》一课中,教师可先布置问题让学生在课下时间去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花篮?”学生可通过网络或询问家长等方式了解到花篮以及其与植物、花朵相结合所迸发出的美感,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 等社交软件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告诉家长本课的教育重点,让家长在学生课下搜集信息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给予其正确的引导,遇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加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次数,更能有效拉近亲自距离,以问题探究为主线协调学生、家长与学校间的关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带去品种不唯一的真花篮,或者带学生在学校中寻找花篮,让学生在贴近大自然的同时去了解花篮,感受花、花篮的美丽所在,认识这层相互依存共生的状态正像是我们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体表现。除了交给学生各种制作纸花篮、纸花的技巧外,教师还可以真真正正地给学生来讲讲一些常用的修剪、浇水等常用的种植技术,这样不仅能够起到知识延展的效果,更能将手工与劳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教师除了让学生制作纸质手工作品外,还可以布置花篮中种植作业,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集体购买一个花篮,并在其中养入自己喜欢的鲜花,定期组织评比活动看看哪个小组的盆栽状态最佳,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自主选择想养护的植物,每天去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培育,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这时学生就会主动地查找有关资料、学习相关知识,在爱心与评比活动的助推作用下有效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同时还能用绿色去点缀与装饰班级环境,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应逐步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成果,往往以成果的优劣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虽然有效但不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更不利于其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进行有效融合,对学生整个实践操作的全过程进行把控,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看到其进步与成长,用鼓励性的话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其更主动地投入到劳动技能学习之中,切实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良好评价制度的引导与保障,教师应通过评价体系改革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以课堂表现为学生制订一个个容易达成小目标,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长久保持。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完善奖励制度,结合阶段性教学内容来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与提高技能水平的小奖励,还是以植物种植为例,教师可以为盆栽种植评比中表现优异的小组或有突出贡献的个人颁发小铲子、浇花壶、肥料、植物种子等,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开展提供引导与帮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性所在,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劳动当作一门艺术,以兴趣为突破口,结合课程内容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劳动的魅力所在,在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着力提升其探究能力与综合素养,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出的更多勇于探索、敢于拼搏、吃苦耐劳、奋发图强的优秀劳动者。

猜你喜欢
花篮纸杯教师应
纸杯快跑
花篮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编花篮
编花篮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纸杯提气球
纸杯的艺术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