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中医院:在传承、挖掘中医中谋发展

2020-01-03 03:28
中国医院院长 2020年5期
关键词:专病门头沟门头沟区

坚持中医特色道路、以传承和发展中医为己任,是门头沟区中医医院63年来,一直恪守的原则。

“以坚持中医特色道路、坚持传承和发展为己任”,一直是门头沟区中医医院(以下简称“门头沟中医院”)的座右铭。

据院长马永军介绍,医院于1956年由三家中医诊所组合起家,可以说是一所把中医写入骨子里的医院。2012年,门头沟区中医医院由门头沟区委区政府及区卫生健康委与华润医疗以ROT模式合资共建,即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由华润医疗投资、运营,以引领医院进入发展新阶段。

通过全方位的行业分析以及结合医院定位,门头沟中医院着眼于打造“传统中医、精品中医、专病中医和国际中医”四大方向。

马永军解释道,传统中医,即传承、发扬中医院文化,打造中医特色突出的中医院;精品中医,即注重成本管理,而非规模优势,打造一所精益、高效的中医院;专病中医,即鼓励每个科发展优势病种,发挥中医整体医学、固本扶正的优势,培育中医妇科、中医儿科等专病科室。

他分享称,医院首先从最易见成效的环境入手,在不停诊的前提下,对医院环境、流程进行改造。“我们要打造一所新现代中医院,在现有约束条件下,将中医药文化糅进环境中,从视觉上提升就诊舒适度。”具体而言,医院环境避开了以往传统中医院的色调,重在体现春夏秋冬的色彩,融入梅兰竹菊、金木水火土五行等中医元素。

值得强调的是,医院十分注重品牌学科的铸就。目前,医院有多个响当当的招牌科室。尤其是骨伤科为该院的优势特色学科,拥有京西正骨学派的悠久历史,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为市级重点专科。该科室日门诊量可达500人次;院内制剂的活血痹痛膏(黑膏药)获得国家专利。

脑病科是院内的重点专科,2012年被批准成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国家级重点专科脑病科协作组成员。糖尿病科是以中西医结合为主的特色科室之一,是门头沟区的糖尿病防治中心。

对人才这一学科建设、医院发展的根基,医院更是不遗余力。医院尤为重视人才传承,鼓励青年医生继承老一辈中医专家的衣钵;强调做实师承,通过师带徒模式,让中医传承下去。目前院内为四级传承体系,除有国家级中医传承、市级中医传承、区级中医传承和院级中医传承外,还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医三院等多家优秀医院合作,为医院人才赋能;同时,医院积极引进针灸穴位埋线、王修身宫廷针灸秘传手法、宇泉罐诊罐疗等传承疗法。

“中医院最大的创新,便是对中医的传承与挖掘。”马永军称。

除了科室建设、人才培养外,医院日常管理中更是时刻引导大家使用中医诊疗。2016年,医院首次提出“针药融合”,从转变理念入手,让医生认同衡量中医的标准;同时,采取准入制,组织培训、考试;同步监管每个科室饮片使用情况以及中医非药物治疗情况。

与此同时,医院实施“口碑工程”,使中医做好慢性病防治、让中医服务辐射更大群体,而不仅仅局限于院内就诊人群。因此在“对内提升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将工作延伸到“对外开展精准服务”上。

据了解,医院组织多科高年资医师组成专家团队,精准“把脉”当地群众健康需求,开展体验式宣讲,让当地群众不仅能了解中医保健知识,还能体验针灸、拔罐、推拿等中医疗法。马永军表示,“口碑工程”实施以来,受益百姓逾万人次,医院口碑得到更好的传播。

在马永军看来,文化应该是中医院一切举措的根,医院管理更需要渗透传统文化。据马永军透露,2020年为医院文化建设年,将重点发力医院文化建设,通过调研、梳理,围绕“精诚、仁德、传承、创新”的核心文化,完善医院的文化价值体系。

这一切均在向“医院成长为一家三级中医院”的目标迈进,期待门头沟区中医医院能早日将梦想照进现实。

猜你喜欢
专病门头沟门头沟区
“互联网+医疗”背景下中医专病人工智能诊疗系统的现状及探讨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专科与专病护士合作模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专科(专病)联盟建设成效评价调研报告
门头沟区委:着力系统打造“红色门头沟”党建品牌
报社春季公益演出 门头沟开锣了
专病一体化管理理念在血液透析合并低血压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门头沟红叶银杏节
门头沟区医院燃煤锅炉改燃气锅炉安装工程
门头沟冬季温暖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