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困境与突围

2020-01-04 07:16戴冲
传媒 2020年23期
关键词:职业发展融媒体时代主持人

戴冲

摘要:曾几何时,节目主持人作为栏目的标识、媒体的脸面,是万众瞩目的公众人物。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媒体融合进程的加速,传媒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如今由于人工智能、仿生学等高科技的快速迭代,以及受众接收习惯的改变,节目主持人正面临着被边缘化甚至被取代的风险。本文从主持人的位置、功能和传播效果三个维度来分析主持人职业的发展趋势,尝试提出提升主持人竞争力的几点培养路径。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 主持人 职业发展 专业培养

技术的发展使媒体使用门槛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传播的主体。在这一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面临着话语权转移与人工智能主播应用挤占传统主持空间的多重发展困境。基于此,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如何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又该怎样调整未来的培养方向?值得进一步探究。

一、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面临的困境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媒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仿生学等高科技快速迭代,使得主持人群体正面临着被边缘化,甚至被替代的危机。

1.有些类型节目主持人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当前,各类型节目中主持人被边缘化的情况普遍存在,在综艺娱乐节目中,这一现象尤其明显。其一,越来越多非播音主持专业出身的从业者出现在话筒前,行使主持人的职能。其二,目前人工智能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很多场合主持人被智能主播代替。201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全球首位AI合成女主播“新小萌”正式亮相,其是以主播屈萌为原型开发的新一代AI主播,目前已承担大量新闻播报工作。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影响力大幅下降。如果说融媒体时代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在信息传播制作階段对主持人实现了部分替代,那么在信息接收阶段,受众接收习惯的改变则对传统主持人提出了又一重挑战,这在广播行业尤其明显。闫丽琴在《融媒时代播音员主持人的转型与发展》一文中发现了这个问题,“用传统收音机收听广播的群体越来越少,‘收听平台正在发生大迁移,受众可以在网络上根据喜好来选择自己喜欢听的节目,不受时间的限制。在固定时间固定节目出现的传统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受关注度大大降低,老一辈播音员主持人开创的‘明星时代已近终结。”

2.电视行业受新媒体冲击,盈收能力下降,影响主持人发展。21世纪初,我国电视行业曾拥有一段“黄金发展期”,中央台和头部的几家卫视凭借各自的王牌节目和知名主持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处于收视率和市场份额的前列。近十年,随着各类互联网自制内容的迅速发展,新生代观众的收视媒体由电视台转移到互联网,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均出现断崖式下跌,而作为节目标识的主持人的影响力也大不如前,主持人队伍面临青黄不接、人才断档的困境。

以上这些现象使得节目主持人这个职业和播音主持这门专业都面临一系列严峻的问题:融媒体时代,主持人这个职业会消失吗?如果不想被淘汰,应该如何突围?播音主持专业培养是否要进行改革?

二、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势

要解释上文提到的主持人被边缘化等职业危机及主持人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势,需要从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位置、功能和传播效果三个角度来分析。

1.主持人的位置。从传播学和信息论的角度看,在主持人节目传播从“信源(节目)—接收终端(受众)”的传播过程中,主持人处于节目与受众之间的中介位置,是传播中连接信源与信宿,起桥梁纽带作用的中介人物,具有驾驭节目进程的主导作用。可见,主持人在节目中主要是起连接和推动节目进程的作用,其绝大多数时间都不是节目的主角,在节目所占时长上、语言量上也不占优势,因此这在理论上就有被其他节目元素替代的可能。

2.主持人的功能。从功能角度而言,吴郁在她的书中曾做过归纳,“我们将主持功能大体归纳为五个方面:衔接功能、叙事功能、沟通功能、评论功能、掌控功能”。仔细分析主持人的这五种功能,不难发现,衔接功能、叙事功能主要用于信息的播报、资讯的串联等方面。随着科技的突破,目前AI在这两个功能上已完全胜任,只要程序没有乱码、电源可持续供应,AI的优势就会体现出来,其在持续性、准确性和稳定性等方面都将超过人类的播音员主持人。

而主持人其余的三种功能:沟通功能、评论功能、控场功能,从目前的科技水平预测,短时间内人工智能仍然无法替代人类。首先,沟通功能主要体现了“人际性”的传播特色,主持人需要和嘉宾、受众进行观点、情感乃至心理的互动,这就要求主持人要有同理心和共情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人工智能目前所不具备的。高贵武教授指出,“主持传播,即以主持人、出镜记者等人格化传播者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其实是一种实现了大众传播主体的人格化,并在传播过程中体现人际性特点的大众传播方式,其中的人格化、人际性及大众传播是构成主持传播的关键,亦是主持传播的特点和优势所在”。因此具备人格化、人际性的沟通功能只能由真人来实现。

其次,评论功能需要主持人对人或事做出实事求是、合情合理的分析评论,需要从海量的信息中,披沙拣金、条分缕析,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而不仅仅是信息本身。因此,对主持人而言,言简意赅的评论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主持人的信息能力和评论能力既是主持人作为一种职业其自身发展为未来主持人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主持人适应主持人传播的立身之本,更是未来主持人得以致胜的关键。”

最后,控场功能在综艺娱乐类节目和新闻事件动态直播中是主持人的核心能力。因为“在直播形态或现场互动形态的各类节目中,报道对象的动态变化,节目环节的推进,话题讨论的平衡,现场气氛的调动和控制,突发情况的应变处置等,主要通过主持人对节目起主导、驾驭、掌控的作用,来保证节目安全播出和有效传播”。可见在这种直播互动的节目形态中,播出安全有很大的挑战,这就需要主持人有超强的控场能力。汪涵在主持《我是歌手》第三季总决赛直播时,面临歌手孙楠临时退赛的紧急状况,他即兴的一段现场主持就体现了高超的控场能力,这种能力是人工智能在可预见的未来无法达到的。

猜你喜欢
职业发展融媒体时代主持人
阳原县第四实验小学
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挖掘音乐节的声音价值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浅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
小蛇圈圈绕的答疑会